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更优秀,一直是人们争议不休的话题。两人并列为十二钗之首,难分伯仲,作者甚至将两人合二为一。红楼梦第四二十回开篇便写到: 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在这种情况下,贾元春为宝玉选媳妇,为何选了薛宝钗,放弃了林黛玉呢? 1.表面上来看,贾元春对两人是一视同仁的 因为无论从血缘关系上来说,还是从相处时间,以及对两人的喜欢程度,基本是一样的。两人和贾元春是一样的远近——一个是姑妈的女儿,一个是姨妈的女儿;见面的时机和时间也是一样的——都是在元春省亲的时候,初次见面,且只见过这一次;对两人的赞赏也是一一样的——作诗过后,贾元春对两人赞不绝口:"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2.贾元春做的一些举动,表达出喜欢林黛玉的倾向 贾元春省亲当晚,众人听戏,贾元春表达出对龄官的特殊喜爱。众所周知,龄官是黛玉的影子。不仅长相,甚至是性格作风,都是林黛玉的翻版。贾元春在听戏过后,先是赏赐给她两匹宫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等,后来又让她喝了一场,并嘱咐不可为难了她。更主要的是,后期贾元春还让龄官进宫去唱戏,龄官竟然恃宠而骄,借嗓子不好"罢演"。所以,贾元春对龄官的喜爱,其实暗中表达的是对林黛玉的偏爱。 3.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贾元春为何赏赐端午节之际,选定了薛宝钗当弟媳呢? 因为贾元春见了一个身份特殊的人——妙玉。 贾元春省亲结束前,将未到之处,复又游玩,看见山环佛寺,便盥手进去焚香、拜佛,又题一匾云:苦海慈航。又额外加恩与一般幽尼、女道。大观园内,山环佛寺之地自然是妙玉栊翠庵。贾元春此举,表面是烧香拜佛,实则是与妙玉相见。 妙玉来历不明,是一个身份特殊之人。 妙玉的师父圆寂后,她听从师父的安排,等待命运的安排。结果等到了贾府修建大观园,王夫人派来来请她。贾母到栊翠庵品茶时,妙玉给她用的是成窑五彩小盖钟,其余人用的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私下里请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喝茶时,给薛宝钗一个"分瓜 瓟斝",上面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给林黛玉用的是"杏犀盂",给贾宝玉用的是绿玉斗。 这些都表明她有着皇家身份,她进贾府里修行只是幌子。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为了她能在贾府里生存,她的师父死了,贾元春也跟着沾光了。为何这么说?因为从贾元春的判词推断,她入宫十多年,一直当着女史,就在她自己和贾府上下对她受宠不抱希望,反而为她的安危心惊胆战时,她却被封为贤德妃。在皇宫内呆了十多年,青春都将逝尽之际,突然受到皇帝的赏识,这种违背常理的背后,其实是妙玉背后势力发挥了作用。 4.妙玉为何会选薛宝钗? 作为皇宫之人,妙玉虽然人不在皇宫内生活,但是在她的思维意识里,她没有改变权力者的眼光,她看一个人,不仅看重才能,更看重个人的社会影响力。 贾元春省亲之时,林黛玉的父母早已死去。人死如灯灭,虽然林如海出身好,官做的也好,但是一死百了,留下的林黛玉除了依靠贾府,没有任何社会力量。薛宝钗则不同,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薛宝钗的父亲虽然已死,但是皇商的地位没丢。虽说在那个时代,是按照士农工商标准来衡量个人社会地位的,但是能与皇家做买卖的人家,是很受尊重的。更重要的是薛家一直是四大家族之一的重要成员,在官场上是很实力的。妙玉虽然出家,但六根不净,自然会权衡两人影响力的高低,为自己避难之所的贾府,选择将来的女主人,保证日后能够安然无恙,最合适的人选肯定不是林黛玉,而是薛宝钗。 贾元春也是皇家之人,妙玉的倾向性选择自然也就是自己的选择。所以,虽然只有一面之缘,她还是坚定选择了薛宝钗。她的这个做法受到了贾母和宝玉的反对。接到端午礼的第二天,贾母安排宝玉进宫去谢恩;后来利用打平安醮之际,贾母还拐弯抹角的否定了薛宝钗。但这些举动都没有动摇贾元春的决心,不仅如此,她还亲自让太监门下了一道口谕,以让大家搬进大观园居住为由,再次暗示自己对薛宝钗的器重。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的原文如下: 命太监夏守忠到荣国府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在园中居住,不可封锢;命宝玉也随进去读书。" 口谕是皇家旨意,她点了薛宝钗之名,就是再次强调自己选中了薛宝钗。在这情况下,贾母有心成全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事,也一时无法开口。而有了贾元春的撑腰,薛宝钗不仅光明正大地在大观园内住了下来,而且最终熬成了"宝二奶奶"。 朋友们,贾元春选钗弃黛,原因自然不会仅仅是因这一点,它是一果多因,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你对贾元春这样选择,还有什么新的见解,欢迎留言探讨。 【文/小涵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