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假期预习新教材并非抢跑


  距离新学期开学不足一月,许多家长忙着帮孩子收心,在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的同时还提前购买了新学期的教材,方便孩子预习。针对家长的"预习焦虑",语文特级教师给出建议,提前预习教材相当于"抢跑",其实没必要,孩子跟着学校的教学进度学习,可以掌握课本内容。
  预习,即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提前学习,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课前预习、单元预习和整册书预习。在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一般强调前两种预习方式。事实上,整册书预习与前两种预习方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并无"抢跑"之嫌。
  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近年来已引起普遍重视。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在这样高级别文件中强调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足见预习的重要性。
  第一,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自学习惯和能力,是近年来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就是培养这一习惯和能力的有效手段。无论是整册书预习,还是单元预习、课前预习,都强调一个"习"字,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脑力,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才能逐步提升自学能力。
  教师和家长要充分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大脑并非一张白纸,预习的过程实则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与单元、课前预习相比,整册书预习内容多,难度较大,但有些知识学生也能学得懂,也能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小学语文,小学生掌握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后,完全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整册书的生字、生词问题,为新学期的学习扫清文字障碍,这既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第二,预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预习可以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学习新知识时有的放矢。预习的结果无非两种,部分知识能看懂和部分知识看不懂。能看懂的知识,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加以印证;看不懂的知识,就是课堂听课的重点。课堂上解决不了,可以在课下问同学、问老师,直到弄懂、弄通为止。如此,学习知识就能避免出现死角,大大提高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预习不等于让学生对教材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而非"他主"。有些培训机构为了吸引学生和家长,打着辅导学生的旗号,超前、超纲教学,提前介入新教材学习,这不是自主预习,而是真正的"抢跑",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不高,背离预习的初衷,违背了教育规律。
  第三,预习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不问学情,一讲到底,常常是学生自学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仍大讲特讲;学生有疑问的问题,教师反而不讲。有了预习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提前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据此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
  不过,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指导。预习既有通用的方法,也有不同学科的预习方法。就语文整册书的预习而言,教师可以事先教给学生查工具书的方法、文章阅读的方法、对疑难问题圈点批注的方法和提出问题、整理问题的方法。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如果教材不发生太大变化,可以在寒假或暑假前将新教材发放到学生手中,以便学生在假期进行整册书预习。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都是免费教材,为避免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不提倡家长到书店或网上购买新教材。
网站目录投稿: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