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usan Johnson 翻译:江舒 在我们的社会中,女人往往都是爱情关系的照料者。她们通常比她们的爱侣更快地觉察到距离,而且他们的依恋需求也通常表现得更多,所以她们在舞蹈中的角色更多的是追赶、指责配偶。另一方面,男人学会的则是压制情感回应与需求,扮演的是解决问题的角色,同时也导致他们扮演回避角色。 如果我向你要求建立情感联结,但你只是理性回答问题,而不是直接回应我,那么从依恋层面来讲,我对此的感受是"无回应"。 这也是为什么针对社会支持的研究都一致表明,人们需要"间接的"支持,也就是来自伴侣的情感肯定与关怀,而不是建议。男人经常说他们不知道如何从情感方面回应,但是他们是知道的!当他们有安全感的时候(多数情况都是和他们的孩子在一起时),他们就会做出情感回应。悲剧就在于,男人可能会尽全力通过提供建议和解决办法来回复妻子担忧的问题,而并未了解到,妻子真正寻求的是情感承诺,而他的承诺则是给他解决方法。 男人与女人都是被反复灌输这样那样的社会信条,这些信条诱使他们陷入抗议之舞,而最具破坏的信条就是,一个健康成熟的成年人不应该需要情感联结,也不具有享受这种关系的权利。一些来访者告诉我:"我不能告诉他我感觉很渺小,需要他的怀抱,因为我不是孩子。"或是:"我不能先提出要求,就算偶尔几次也不行。我从没这样要求过,我觉得自己没有这个权利,也不应该需要这种情感。" 如果我们不能说出并接受自己的依恋需要,那么当这些需要正"炙热"时,我们就根本无法传递清晰的信息。然而,模棱两可的信息又会使得"抗议之舞"继续进行,这似乎比开门见山地要求满足我们的情感联结需要会容易的多。 肯恩说:"当我们再次陷入我们所说的‘螺旋’时,我们没有陷得很深。昨天,我对米娅说,‘我们又困在这里了。我变得越来越疏远你,态度越来越冷漠,你则变得焦躁不安。这就是你感到自己被我拒之千里之外的时刻,是吗?我们没有必要这样,让我们停下来吧。过来跟我拥抱一下。’然后她这么做了。这种感觉真好。" 能够识别且接受对分离的抗议,跳出"抗议之舞",是一段健康爱情关系的关键因素。 如果要维系一段安全的爱情联结并使之茁壮成长,夫妻间就必须能修复分离时刻,并能走出应对分离的死胡同,因为这一死胡同只会毁坏相互间的信任与安全感,从而进一步加剧双方的情感分离。 内容来自《亲爱的,我们别吵了》 版权说明:原文的版权都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林紫心理堂(LINZI-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