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作为整个学习生涯中学生压力最大的一个阶段,文化课非常多,放松身心的机会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作为高中全新设立的一门学科受到很多学生的欢迎。不但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怎样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师的关注重点。文章基于创设问题情境的角度,阐述了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探索欲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学习情境以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之处,二者相互协调、相互发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所依托的必须是真实存在的情境,而提出的问题可以是未知的,学生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回答,需要根据情境,进行深入思考之后方可很好的理解其含义。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有情境而没有问题,那么这节课的趣味性就荡然无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下降很多。因此,问题情境得创设不但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的相关策略 1、創设问题情境要注重结合实际。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关注学以致用,若脱离实际生活,而进行信息技术教学,那这门课程基本没有意义。现在,国内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了:软件的学习以及了解、图像的处理、视频的编辑等。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及不同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问题,创设具体的情境,最好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接受并学习新知识。尤其是是那些计算机底子比较薄弱的学生,老师在创设情境过程中,必须要从最基础的开始设计。 2、抓住重点创设问题情境。信息技术课程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涵盖了不同文本的加工、图片的加工处理、视频的编辑、程序的编排以及数字再加工等。若选择其他学科讲课过程中的演示方式,则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并且课堂教学还会变的枯燥乏味,学习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教师创设情境过程中应该抓住重点以及难点,只要重难点解决了,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就容易很多。不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所提升,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比如说:老师在讲"图片信息的加工"时,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在课堂上提醒学生注意"设置特殊画笔以及绘制路径"、"使用图层、路径与选区的转化"等内容。教学过程中将特定主题的电子贺卡作为背景,将如何制作精美的图片作为问题情境。学生制作前,教师可以先展示几张精美的贺卡,让学生在展示范例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贺卡的制作。在制作方法方面,教师应该先做示范,在学生制作时,教师应该注意强调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少走弯路。 3、注重信息技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并理解问题,进而巩固与联系新旧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问题,不能是毫无目的,而是有目的以及有规律的设置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一定要和本节课的主旨内容强相关,如此方可很好的引导学生探索以及发现知识的规律。若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和本节课所要教学的知识没有任何关系,学生便会把握不住重点,只能将学生引导至错误的方向,如此,本节课没有任何意义。比如说在讲解"视频信息的加工"时,学生学习的重点就是要掌握信息加工的技能,了解动画以及视频的概念等等。教师的教学途径就是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对重点知识进行掌握,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于影视以及动画的观看兴趣较大,如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也可以较轻松,然而信息技术知识和所创问题情境间的内在联系是很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真把握。 4、围绕学生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你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教师通过设置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情境,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吸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此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目前,计算机已成为社会学习以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信息技术慢慢变为人们生存以及发展的一项必要技能。高中阶段就是学生接受新事物的最好阶段,学校必须要提升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教师根据学生以及教材的实际情况,适当创设紧扣学习主题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轻松以及愉悦的环境下对信息技术技能进行掌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方可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而让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让学生的信息素养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曹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2):76-78. [2] 刘雪曼.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3(9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