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中职院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提升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互联网+"时代的背景,对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中职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提升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为中职院校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中职院校 教学质量 目前,中职院校为应对社会人才紧缺的现状,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在扩大招生的同时,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教学质量不断下滑,这对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中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担,需要对学生的教学进行严密的监控,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受"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中职院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采集大量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寻找中职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 在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是继创新2.0推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具有新形态、新业态的互联网模式。它主要将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广泛扩散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供人类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中国各领域向互联网迈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努力迎合社会的人才需求,在"互联网+"时代,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每个中职院校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的教学现状 1.中职院校教学内容开放性强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中职院校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学素材,使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更好地进行参与式教学。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及时了解学科教学的最新动态以及社会的人才需求,对学生学习目标的修正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网络信息,学生能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中职院校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互联网技术在中职院校教学中广泛应用。例如,中职院校采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了线上教学模式,形成一对一同步教学,学生能够在网络上学习相关教学内容。同时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查找教学资料,完成教学作业,参加研究讨论,实现与名师对话等。互联网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为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 中职院校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教学资源在不断地更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中职学院的教学质量。 2.中职院校教学模式多样化 自2008年以来,微课和慕课等教学模式在中职学院被广泛应用,使得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多种教学模式互相融合,引起了学生的广泛关注。通过微课教学,教师将教学内容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反复观看视频,寻找有用的教学信息,凸显了教学过程的自主性,有效摒弃了传统的陈旧教学模式。 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较多地接触,教师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新的教学模式,以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对位。同时,微课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能够接受学习,对学习中的疑惑能够及时提问,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多种教学模式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易于达到学习目的,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 3.中职院校教育朝大众化、终身化发展 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对人才要求越来越严格,使得中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观念不断转变,以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近年来,中职院校从单一的学校教育逐渐向在职学习甚至终身学习发展,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社会各界人士均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使得中职院校的教育对象更加广泛。同时,教学资源丰富、内容多样,教学方式快捷,趣味性较强,能够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企业人才在工作中也能不断地进行学习,能更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从而促使中职院校的教育朝大众化、终身化发展。 4.中职院校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融合 在中职院校,主要以提升学生自身技能为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较强的操作能力。中职院校学生在毕业进入社会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 因此,中职院校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更好地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融合,满足大众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 三、我国中职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职院校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整,积极寻求网络教学资源,密切监控教学,旨在提升教学质量。但在中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学质量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育体制阻碍中职院校教学的发展 中职院校的发展,受到各级政府的严格限制,中职院校被管理制度所束缚,导致学校的教育目标与当前社会企业发展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学校一味重视管理,出现管理人才和专职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衡,教师的工资较低,未设置相应的激励制度,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性较差。同时,学校的行政部门人数较多,部门分工不合理,衔接性较差,从而导致办事效率较低。 因此,传统的教育体制严重地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进而阻碍了中职院校的发展。 2.缺乏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 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中职院校办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中职院校为企业输送人才时,需要将企业的用人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人才培养,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但是,目前多数中职院校对学生的教学质量缺乏标准的评价,不能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作为评价标准,导致教学目标偏离。同时,一部分院校的教育系统封闭,学生不能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导向,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导致教学质量逐年下降,培养的中职人才就业率较低,无法满足企业用人的要求。 因此,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为企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3.制约了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决于课堂质量好坏。在日常教学中,我国的传统职业教育对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视,突出了教师的教学技巧,但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明确自身的引导作用,调动课堂自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课堂效果。 因此,"互联网+"时代要求教师和学生均能够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重视实践教学,积极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 四、"互联网+"时代下提升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途径 为促进我国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我国生产制造业的发展,为社会输送一批批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学校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教育理念 正确的教育观念是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基础和行动指南。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教育质量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学校的管理应该建立在质量的基础之上。中职院校应该派优秀的管理者外出学习其他优秀职业院校的管理观念,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学校的管理者应该积极了解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与模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必须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树立质量第一的教育理念。 2.积极完善教学硬软件设施 教学的硬软件设施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障,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应该积极完善学校的硬软件设施和教学场所。 例如,可以建立专门的多媒体教室、实训机房、电子阅览室等设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互联网时代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学校也应该迎合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网上建立专门的课程网站,教室也可以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输,积极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微课和慕课等新兴教学方法的使用与发展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师资保证,新兴的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可能性。这些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校企合作共育人才 中职院校的学生不仅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更应该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是培养中职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中职院校应该积极掌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和企业进行合作,特别是要注重和大型知名企业合作,学校课程的开设要针对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进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校要更加注重和企业的合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人才的市场竞争力打好基础。 4.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在新形势下,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仅仅凭某个教师一人之力是无法做到的,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也不是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势在必行。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之间必须学会相互合作,资源共享。青年教师应该从经验丰富的教师那里汲取教学经验,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小结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使得中职院校承担输送人才的压力越来越大。通过互联网技术,中职院校对知识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使得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明确主体地位,以创新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为了提升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采集大量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寻找中职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相关问题,积极地调整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完善教学设施,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可以有效地提升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