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的人物形象分析 《汤姆叔叔的小屋》揭露了奴隶主的冷血残暴和以汤姆为代表的受尽剥削与压迫的黑奴的不幸灾难。小说主人公汤姆这个虔诚、善良的基督徒形象引起了读者深深的同情,同时引发人们对废奴制的深思。本文将全面详尽地分析汤姆这个人物形象,汤姆的不抵抗主义在激烈斗争的年代虽不可取,但他的刚直不阿的品质和他的信念及人格力量是不可分的。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斯陀夫人于1852发表的一部反奴隶制小说,她笃信宗教,关心社会及道德问题。她的父亲和丈夫是著名的废奴主义者。在家人的影响下,她对美国蓄奴制所产生的将黑奴当成没有灵魂的牲畜肆意虐待和进行买卖的行为深恶痛绝。另外,发生在她身边的一些买卖奴隶事件和人物使她决心创作一部鞭笞奴隶制的作品,这就形成了我们今天读到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一经出版立即风行全国,一年中销售了三十万册,并相继被译成四十二种文字。 故事的主人公——汤姆叔叔,一位诚实善良,虔诚的奴隶,他在被最初的主人谢尔比先生抵债之后,毫无怨言,强忍着内心巨大的痛苦,离开他最亲爱的妻子和孩子,默默无闻地承受着一切悲伤的感情。可是,他很幸运的被一个好心的绅士圣·克莱尔买走了,这使得他曾经度过了一段轻松愉快,甚至是幸福的美好时光。期间,他可以自由的阅读他最爱的圣经,歌唱赞美他的上帝,一切似乎都那么安逸美好。然而,正所谓好景不长。当我们看到无比可爱的人间小天使伊娃和她好心的父亲相继离世后,可怜的老汤姆这种平静的日子便一去不复返了。他很不幸的落到一个凶恶残暴禽兽不如的雷格里时,此后便受尽百般凌辱和折磨,不论是肉体亦或是心灵,以致于最后被凶残的雷格里给活活打死。他虔诚地笃信上帝,以致于最后唤醒了庄园上每一个麻木无知的奴隶的灵魂。 今天即使没有读过这部小说的人也大都知道"汤姆叔叔主义"一词,它集中概括了汤姆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身上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不抵抗主义、寄希望于奴隶主的仁慈、把宗教作为全部精神寄托的特点。这一称谓成了一切具有上述特点的黑人的统称,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汤姆身上确实具有上述特点及与之而来的消极因素,同时也是由于一百多年来在黑人争取自由和种族平等的斗争中更需要呼唤抗争式的英雄人物才有助于斗争取得胜利。但是現实社会不会因为政治斗争的需要而造就出同一个类型的人来,在任何时代都会有各色各样的人物以各自的方式来面对各自的人生、解决各自的问题。汤姆的不抵抗主义在激烈斗争的年代固不可取,但他的刚直不阿、宁被打死也不出卖其他黑奴的这种品质和他的信念及人格力量是不可分的。当"汤姆叔叔主义"已经从文学范畴变成了社会学范畴中的一个概念时,我们不能反转来用社会学的概念替代文学中的人物,把"汤姆叔叔主义"和汤姆完全等同起来。 在斯陀夫人创作这部小说时,她的主要目的是唤起北方信奉基督教的白人的良知,使他们站到同情并支持废除奴隶制的斗争的立场上来,她需要一个能为大多数白人接受并引起强烈同情的人物,连这样忠厚善良的黑奴都难逃厄运,蓄奴制的罪恶更是可见一斑了。万恶的奴隶制是最恶毒最该诅咒的东西,它残害了那么多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黑人,使得可怜的深肤色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整本书中有几句话留给我极深的印象并带给我思考和启迪。当可恶的奴隶主雷格里强迫汤姆叔叔欺压黑奴时,老汤姆说,"我不能这样做,我做的是我认为是对的事,如果再碰到这种情况,我还会这样做的。不管发生什么事,我绝不会去做残忍的事。"这告诉今天的我们,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做任何事情决不能对不起自己的良知,不管别人怎样做,一定要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当我们可爱的小天使去世后,她父亲圣·克莱尔是多么痛苦,但是他隐忍坚强。因为正如书中所提到,在现实生活中当一切使生活美好的事物全都失去以后我们并不会死去。还有着繁忙和重要的吃饭,喝水,穿衣,走路,访友,买进卖出,谈天,读书,以及一切构成叫做生活的事要做。不论怎样,生活还要继续。最长的白日也会有个尽头,最黑暗的夜也会消逝成黎明。当我们行走在黑暗和低谷中,一切都会过去的。不论是哪个时代的作品,有些东西总是相通的,譬如真善美永远是作品中包含的。 汤姆叔叔带给读者心灵上最大的震撼,伴随着我们主人公的还有形形色色的奴隶主和黑奴,这些人物同样给人极深的印象。就连许多"小人物"也令人难以忘怀,如机灵世故的小托普西,受尽折磨,玩世不恭的老黛娜,为了自己生存在蓄奴制下丧失了本性的黑人工头山宝和昆宝等。《汤姆叔叔的小屋》流传近一个半世纪而经久不衰,正是由于其巨大的艺术成就所致。不得不承认《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不朽的巨著,感谢斯托夫人留给我们后人的这笔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