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和创新策略


  【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各项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事业单位改革非常迫切。面临新的形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应与新的外部环境和新的市场体系相适应。因此应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促进资产管理和预算编制的有机结合,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财务队伍建设、建立绩效管理系统,加强单位内部审计,推进财务管理机制创新等对策,以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进程,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保障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務管理;管理工作;创新策略
  此次事业单位改革明确提出完善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具体指加大财政对公益事业发展支持力度,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方式,推进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在此背景下,事业单位要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增强理财意识,以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的理论基础,探索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及措施来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绩效,保障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增强预算管理的法制观念,提高编制的科学性
  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尤其是负责人,在预算管理方面,要改变过去偏重分配、轻视管理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摒弃过去预算编制采用的基数增长法,科学采用零基预算法,并真正地贯彻使用于本单位的预算编制中去。科学合理的预算能改善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优化财政资源配置。预算管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及各责任人共同参与完成。预算管理体现在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的全过程,增强预算管理的法制观念,从预算编制方法上做到科学化。
  要实现此目标,首先需要在财务部门内部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或工作小组,负责预算工作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及时处理预算编制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深入分析。其次要利用不相容职务分离、风险控制等方法,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约束和监督,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强化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三是通过定期的审计对预算支出和持续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建立以审计部门的监督为常态,以新闻媒体的监督为主导,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预算监督机制,从而完善预算监督。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目前,仍有许多事业单位需要提高资产的信息系统化管理程度,通过现代的信息化管理,各事业单位能及时掌握资产的状况。资产的变动情况通过资产管理的信息系统同步更改,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完善、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每一项固定资产,要按部门按人设置实物资产使用卡片,每个部门推选一名资产管理员,将资产的管理落实到具体的使用人或责任人,并明确其要承担的责任,明确划分单位领导、资产管理员、资产使用者之间的职责范围,并严格执行资产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定期实行资产盘点制度。需要定期盘点的实物资产包括登记在册的固定资产、没有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一般性资产。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经常对账,做到财务的资产账与实物资产账相符,实物资产账与实物相符。购置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一定要先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效益评估。要达到配置条件或者是现有的资产已经不能满足履行工作职能的需求,或者是很难与其他单位、部门共用使用相关的资产。
  三、规范部门预算,保证政府采购价值目标的实现
  首先,规范的部门预算,可以集中采购任务,把一定范围内相互关联的采购项目进行打包采购,从而形成采购规模。一定规模的政府采购能吸引更多的供应商参与竞价投标,产生的影响更大。其次,规范的部门预算是考核政府采购效果的必要条件,通过规范的部门预算,可以准确了解政府采购的节约资金情况,考核采购人和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业绩;第三,规范的部门预算是监督执行政府采购法规的重要前提。政府采购当事人在采购时,应严格执行部门预算的规定,不可以超预算或超范围采购及变更采购项目,也不可以无预算采购;监管部门可以依据部门预算来监督、检查政府采购的执行和落实情况,以此规范政府采购人的采购行为。由此,为保证政府采购价值目标的实现,编制预算的规范是基础,预算执行的规范是关键,监督预算规范是保障。如果把部门预算规范贯彻落实到各个环节,政府采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四、强化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要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事业单位在制定和规划经营目标的同时,也应以书面形式明确相应的风险控制目标,阐明风险产生的内外动因,明确风险控制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以及风险事件发生后降低损失的对应之策,旨在把风险事件的发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把风险事件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当然,风险控制目标所涉及的各项工作,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在财务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信息,应确保真实、可靠。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要始终贯彻相互制约和互相协调的原则,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适时修改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堵塞财务管理工作的漏洞,建立完整与规范的内部控制机制,以促进决策的程序化、规范化与科学化。要定岗定责,明确分工,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互相牵制。要做到印章和支票等分开保管,会计、出纳不由一人兼任,出纳人员不兼任稽核、会计档案管理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规范财务流程,规范财务审批程序和制度。明确各级领导的审批权限,重大经济事项要依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单位一把手要主管审计部门,保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单位内审部门、内审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单位内控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及早发现问题堵塞漏洞。
  五、加强财务队伍建设,建立绩效管理系统
  各事业单位要严格把好用人关。严格遵循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的制度,对于没有会计证上岗、新上岗的人员,必须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事业单位要结合单位具体情况,遵循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把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切实融入到财务人员的管理、监督、考察评价、激励等各个环节中去,使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使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成为每一位财务人员的自觉行为。根据财政部颁布的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各事业单位及其上主管部门,应按照其精神,定期安排财务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学习,让继续教育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使财务管理人员得以不断学习、掌握法律法规,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并创新专业技能,做到与时俱进。引进竞争机制,逐步淘汰低水平的会计人员。将绩效管理系统运用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之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也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是组织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形式的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并不是盈利,充分发挥并利用现有的资源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才应是其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研究,试图为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做出有益探索,力求为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财务管理创新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岳华,魏蓉,杨仁良,张根红,李圣,肖力.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基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的调研分析[J]. 会计研究,2013(10)51-58+97.
  [2]长青,吴林飞,孔令辉,崔玉英. 企业精益财务管理模式研究——以神东煤炭集团财务管理为例[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4,7(02)162-172.
  [3]王李. 加强产学结合,培养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民生班"为例[J]. 教育研究,2014,35(09)145-149.
网站目录投稿: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