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留守儿童痴迷游戏花光家里8万元、湖南9岁娃偷奶奶5万元充点卡……近年来,这类事件常见诸报端。解决留守儿童沉迷网游、手游问题,需深刻反思教育监管体制,对症下药,积极行动。 首先,防止留守儿童沉迷游戏,家长的陪护不可或缺。留守儿童一般被隔代或委托他人照管,与父母长期分离,容易造成留守儿童的心事内化,情感陪护诉求受挫,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网络游戏趁虚而入,成为了留守儿童情感诉求受挫的发泄口。因此,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应尽量保证父母一方近距离陪护,确保情感陪护不缺位、不打折;另一方面,在儿童留守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需切实提高隔代情感陪护和家庭教育质量,满足孩子身心成长需求。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视频通话进行远程情感陪护。 其次,网络游戏生产者须厚植教育情怀。网络游戏生产者在逐利的同时,不能见利忘义,忽视青少年游戏产品的教育功能。网络游戏生产者应厚植教育情怀,在产品开发时,充分考虑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升网络游戏的教育品质,赋予网络游戏更多的教育价值,为青少年身心成长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再次,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学校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仅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同样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乡镇政府、村居要牢记自己的教育责任,建立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组织网络,激活和优化乡村少年宫、学校图书馆等优质教育资源,以优质教育资源占领留守儿童的心灵空间。学校还要在摸清留守儿童底数的基础上,主动开展工作,确保留守儿童的"第三学期"不放假。 最后,网络游戏市场须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基于教育考量的网络游戏分级分类制度,是网络游戏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游戏生产者应按照级别提供面向青少年群体的游戏产品,文化监管部门按照"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对于违反规定,"越级"向未成年人提供不良游戏的生产销售者,责令整改。此外,相关部门还应指导留守儿童的看护人学会甄别游戏等级,给孩子选择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游戏,有效监管、适当引导、趋利避害,培养留守儿童正确游戏观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