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民企境外上市备忘录五传统民企崭露头角


  自2000年底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整个互联网行业进入了长达三年的"冬天"。大批互联网企业因为没有备足过冬的棉衣,而冻死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境外上市也全面低沉下来,自2000年7月12日搜狐上市后,在长达三年的时间跨度中,竟然没有一家互联网企业实现上市。在互联网企业境外上市失去昔日光芒之后,谁来接棒继续民营企业境外上市之路呢?
  此时,一些逐渐成熟的传统行业民营企业,便成了自然而然的"接棒者"。创维、比亚迪、国美便是这一时期民企境外上市的代表。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的彩电行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并且催生了中国彩电四强:长虹、康佳、TCL、创维,这四强中排在末位的创维是唯一的民营企业。
  虽然创维号称四强之一,但是其所拥有的资源、获得的政府支持、面临的经营环境,却明显不如其他三家。仅以上市融资为例,当时国内A股上市实行配额制[1],而且上市资格是严重偏向于国有企业。在当时的配额制下,彩电四强中的前三强因为是国有企业,因而从1992年到1994年陆续获得上市资格、实现A股上市。但是,作为民营企业的创维,却长期拿不到国内A股的入场券。这无疑体现了国内国企与民企的"区别性国民待遇"。
  面对当时的行业老大长虹发起的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缺乏资本平台支持的创维显然处于守势。为了扭转自己的资金窘境,创维不得不寻求境外资本的支持。就在这时,国际私募股权(PE)机构也开始跟着VC机构的后脚,进入了中国市场物色处于成熟期的民营企业。已经成长成型、步入成熟期的创维,自然进入了他们视线,双方一拍即合。
  1999年8月,世界最大的投资集团之一的ING集团、东方汇理、华登国际等三家国际资本向创维集团注资3000万美元,占股份15%左右。
  8个月之后的2000年4月,创维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融资11亿港元。而推动创维香港上市的,正是8个月前投资创维的主导者——ING集团,它成为创维香港上市的牵头保荐人。
  ING这种"PE投资+上市保荐"的模式,后来在中国民营企业境外上市过程中,一再被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全球顶级投行在中国发扬光大,比如蒙牛乳业、分众传媒、雨润食品、永乐电器、百丽鞋业、阿里巴巴等等。
  [1] 依据当时企业上市的配额制,证监会每年确定上市的总数,然后将上市指标分配至各省,各省再将上市指标分配至企业,只有拿到上市指标的企业才有上市的资格,而各省政府基本上将上市指标分配给了当地的国有企业,这一制度一直实施到2000年结束。
网站目录投稿: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