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再侃红楼:小丫头坠儿的"罪人儿"命运 红楼人物 同为女奴不相怜 一位年轻的红迷朋友跟我说,跟许多人相反,他很不喜欢晴雯,尤其是晴雯病中责骂小丫头,看见坠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她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具有尖锐细头的金属簪子一丈青,朝坠儿手上乱戳,疼的她乱哭乱喊,晴雯还借势自作主张,当即把坠儿撵了出去,这些描写,使他对晴雯产生厌恶,并且非常同情坠儿。 另一位红迷跟我说,曹雪芹何必要在"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这回里写这么一笔呢?写比如说周瑞家的那样的妇人去处治坠儿不就行了吗? 曹雪芹那个时代,还没有诸如典型性、人民性等文艺理论概念,他就是写活鲜鲜的生命存在,他笔下的晴雯就是那么一个既能让人爱得颤抖又能让人气得牙痒的生命,"撕扇子作千金一笑"那回里,贾宝玉就让她先气黄了脸,后来又被她逗得惬怀大笑。过去有的论家,按晴雯的地位,将她说成是"具有反抗精神的女奴",她的性格里确实有叛逆的因素,但她何尝想"挣脱奴隶地位",她和大观园里一大批头、二等丫头一样,非常珍惜自己已经获得的地位,满足自己所过上的"二主子"生活,她们所害怕的,恰恰是被撵出去,失去了"女奴"的地位。晴雯喝斥比她地位低的小丫头,张口就是"撵出去",对坠儿,她何尝有"同为女奴应相怜"的"阶级感情",尽管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镯,其行为确实欠妥,但我们细想想,那戴在"准主子"平儿手腕上的金镯,本是许多底层百姓血汗的结晶,作为身处相对底层的坠儿来说,她把平儿为了跟着湘云、宝琴等吃烧烤而暂时捋下的金镯藏起,不过是以非规范方式,将含有自己血汗的一件物品,从剥削者那里收回而已,怎么晴雯就那么不能容忍,必欲撵之而后快? 偷镯行为非贪小 大观园里的丫头里,也有清醒者,小红就是其中一位先知先觉者,她说出了"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的箴言,当然她也绝不希望被作为"罪人儿"给撵出去,但她一点没有长久留在府里,去争荣夸耀,谋个副主子、小老婆的想法,她一方面大胆追求府外当时还相当寒酸的西廊下的贾芸,一方面不靠背景关系,而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先在府里拣高枝儿飞——她获得了王熙凤青睐,学得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就见识多多,这样,她就真正把握了自己的命运,根据脂砚斋批语,我们知道,在80回后,当王熙凤、贾宝玉被命运捉弄,狼狈不堪时,在社会上获得自立地位的贾芸、小红夫妇,挺身而出,去救助他们。 值得注意的是,曹雪芹有意把小红和坠儿设计成一对密友,在滴翠亭里,是坠儿把贾芸拾到的帕子送还给了小红,而且,那交给小红的帕子,很可能是贾芸自己的,小红又把自己的一块帕子,托坠儿带给贾芸。这在那个时代,那种社会环境里,特别是在赫赫森严的贵族府邸里,她们的作为,她们的话语,才是真正具有叛逆性的,是晴雯等望尘莫及的,放射出真正的人性光辉。由此可以推想,坠儿其实也早看破,大观园并非久留之地,被撵固然不好,但自己对出去一定要有所准备,而平儿那虾须镯,取来恰好作为将来出去后的谋生之资,坠儿的这一行为,并非一般的贪小,而是有长远考虑的一次冒险行动。晴雯那样的完全倚赖宝玉宠爱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平日张口要把这个那个撵出去,一旦轮到自己被撵出,那就无法再生存,只能夭亡。不知80回后还有没有坠儿出现,但我们可以想见,这位早打着出去自己过算盘的女性,被撵出去以后,一定会撑得住,顽强地生存下去。 坠儿等于"罪人儿"? 小红和坠儿那高度机密的谈话,不曾想被人偷听去了,从她们的角度,真是不知道究竟被薛宝钗还是林黛玉哪位窃听了去,小红的反应,是怕林甚于怕薛,80回后是否会有小红戒惕甚至误会、不利林黛玉的情节?很难说。坠儿的反应却是:"便是听了,管谁筋疼,各人干各人的就完了。"前面说了坠儿一些好话,现在却必须批判一下她的这一意识。"管谁筋疼",只为自己个人谋利益谋前程,这是一种狭隘自私的想法。正是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坠儿以偷窃为改变自己人生状况的手段,尽管上面我分析了其中的某些可理解可谅解因素,但这种手段毕竟是有违各个时代的普遍被认同的道德准则的。我们当然不能要求坠儿具有现代社会的那种群体意识,但也在曹雪芹笔下,就写到芳官她们那一群小戏子,能够团结起来,同仇敌忾,让来兴师问罪的赵姨娘和辖制她们的婆子们,大受挫折,争了一口群体的气。 坠儿是个值得一再琢磨的艺术形象。她究竟何罪?要摆脱"罪人儿"的命运,她那样的生命,究竟该往一条什么样的路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