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制造型企业,物流活动伴随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其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生产。本文从钢结构车间物流路线和物料存放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ERP系统,提出改进方案,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物流路线;工位配送;ERP 物流成为企业继资本和人力以后第三利润的源泉,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之一。制造企業的特性决定了物流渗透到其各项经营活动之间,物流是否合理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一、钢结构车间物流现状分析 钢结构车间车体检修流程大体分为拆车、组装、焊接、交验四大步骤,所需物料包括大五金物料、备品物料(底架、端墙附属件)、检修旧部件、车门、铆钉螺栓等。主要采用天车和叉车作为搬运工具。车间应用ERP系统产生的生产领料单进行取用物料。 (一)物料的物流配送线路交叉明显(如图1所示:) 突出存在三点问题: 1)由于制备工区需要向两个方向发出大五金料,备品库中的物流路线和制备工区的大五金料物流路线互有交叉,并均由叉车运输,车间物流通道狭窄,在运料高峰期,出现两辆叉车相向行驶让路的情况,导致路线折返,增加时间,造成工区相应工序的物料延时等待,同时产生安全隐患。 2)工区南侧既为进口又为出口,车体及转向架进出都由南侧牵车台完成,造成工区南侧通道拥挤。在完工后天车调运距离较长,出现调运等待,不利于作业流水线的形成。 3)旧件检修场地和库房离工区较远,加上旧件数量信息无法在ERP系统中实时查询,需要拆解后及时收集、及时检修,距离远造成时间浪费,不利于旧件的集中管理。 (二)物料存放比较分散 目前,钢结构车间主要需存在两种问题。 1)检修配件流转时混装、二次分拣现象明显。主要是库房距离车间较远,工区料斗有限,为保证生产,需要混装。导致送至工区后,需再次按照台位进行物料的二次分拣。 2)检修旧件数量在ERP系统上显示不够及时准确,诸如脚蹬、扶梯、绳栓等利旧检修件只能依靠勤沟通多联系,存在疏忽风险以及成本浪费。 二、改进方案 根据设施规划和物流路线优化理论,提出改进方案。 (一)物流线路优化 将备品库移入钢结构工区,车门检修和旧件检修并入配件检修工区。改进后的物流路线如图2所示: 方案优点如下: 1)车门检修采用U型流水线布置,这样能够保证检修完毕的车门能够及时地配送至工区车门组装工位。 2)组装工位需要的备品和大五金料与车门分开配送,各自独立配送,有利于现场5S管理和流水化生产。 3)缩短了利旧件的运送时间,同时也便于利旧件检修完成后入库,为准确掌握旧件数量打下了基础。 (二)实现物料的集中存放与配送 建立综合物料超市,进行集中配送,其中设置备品物料,大五金存放区、直接配送区域以及旧件补货配送区;单独存放大五金料,设置直接配送区专门存放现车所需物料;按照分类存放的原则放置在旧件补货配送区。 对于备品物料的集中存储有以下要求: 1)策略的改变,即物料存储区依据流水线上的工位划分。建立"物料超市",这种物料的存储方式是面向工位的,即以工位为中心的存储。存储区配送不再需要在整个物料存储区范围拣货,而是由"物料超市"对工位实施分区域的物料配送。 2)遵循以下原则:①上轻下重,使货架受力稳定;②普通物料采用通用器具存放,专用物料(冲击座和从板座)采用专用器具存放,保证零部件在存储、搬运作业中的经济性和安全性;③同区内,重物料分散存放,避免因集中存放造成货架受力不均匀;④物料出库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避免物料因长期积压,折旧报废。 在配送方面,改领料制为配送制,解决配送人员在工区和库房间折返的问题。运输设备可以考虑采用"物料列车"的形式,即按照工位通过物料储运一体化小车配送,形成移动式货架,既节省固定式货架的使用量,也减少二次分拣,有利于"准时化"配送的形成。 (三)多种改善并行 生产作业指挥方式和员工在物流中的作用两个重要方面: 1)在生产作业指挥方面,由于货车检修车辆修程差异程度比较大,会给流水线作业带来不便,这就需要生产调度人员要根据待修车预检的情况,分线送入或按工作量的轻重搭配后送入流水线,这样在保证各台位的工作量较为稳定,使相应更换的物料具有一定得稳定性,配送路线具有相似性,有利于根据流水线形成规范的配送路线和配送节点。 2)重视员工在物流中的作用,对于配送小车等专用器具,由专人负责维护,做到谁使用谁修理;提倡员工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对于员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核实改进。 三、结束语 经过本文的分析,得出了钢结构车间物流路线和物料存放优化方向,但是物流改进后的效果仍需实践,需在加强物流人员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其他员工观念的与时俱进,从而树立完整的现代物流理念,真正达到不断改善、不断优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方庆琯,王转,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 [2] 马士华,企业生产与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 [3] 黄毅,陈雷,铁路货车检修技术[M],北京,中国铁路出版社,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