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市场、竞品、用户调研以及自己这个产品经理价值观,我们形成了初步的这款产品的需求池,需求池就是产品经理的武器,无法掌控自己的需求池,那么就无法掌控自己的产品。 笔者会从以下几个维度逐步拆开来写进程,慢慢形成一个系列。之前的文章,可以在笔者的个人中心阅读。 一、市场分析篇:市场分析(上);市场分析(下) 二、竞品分析篇:竞品分析 三、用户调研篇:用户调研(上);用户调研(下) 四、需求管理篇 五、架构流程篇 六、原型设计篇 七、UI设计篇 八、PRD文档篇 九、开发管理篇 在此声明:本系列的产品内容原创且非商用,如有雷同,你抄我的。 一、前言 进入这篇之后,我们正式进入产品设计章节。那么就从一切设计的源头:需求开始讲。需求也是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最挂在嘴边的词。有人说代码是程序猿的武器,那么需求池就是产品经理的武器。对需求池的掌握有多精准,对产品设计就有多少掌控感,也就是所谓的owner。 需求,是个大命题。在道的层面上可上升至人性、用户心智等,需要各自去领悟。笔者能力不在此献丑。因此笔者将从术的层面来讲讲0-1做App中怎么管理需求。 二、要点分析 先说结论:先做加法,建立自己的需求池,后做减法,版本排期。 关于需求的术,对于某一个需求,笔者自己按照下述4个阶段进行。 需求收集 需求的转化 需求的甄别 需求优先级 笔者接下来将从这4个阶段来复盘我们0-1设计App的需求池管理 三、需求收集 首先是需求的来源。笔者总结分为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一共是8个来源: 对于我们从0-1做一款产品来说,基本依靠外部需求:市场、竞品、用户三个大方向。所以,我终于可以和你们说为什么前期要先做市场、竞品、用户调研了。一切都是为了需求而服务。 笔者这里对市场、竞品、用户三个再拆开稍微细讲一点,着重讲讲三者的侧重点。 3.1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最宏观,用比较容易理解的话,叫"风口",市场需求往往是宏观趋势,普遍性强。 市场分析,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什么产业链条)上发现了(某种风口/趋势)存在(可见/不可见的机会点),我们如果要做,会面临(竞争格局、政策环境、用户习惯等)挑战。 那我们的0-1产品呢?,化为一句话就是:在互联网职场在线教育上发现了回归教育本质的趋势,存在从碎片知识共享到系统技能陪练的机会。但是仍面临模式创新、优质老师少、教育周期长等挑战。 作为产品人,日常做市场分析又看些什么呢?同样地,笔者认为从简为好,能保持持续关注比华丽的文档报告更重要。笔者一般会关注以下4个方向: 市场规模、产业链地图 上下游产业的动向 当前头部竞品和潜在竞争者 用户结构、用户习惯 3.2 竞品需求 竞品需求侧重于差异化。一句话:抄的目的是为了不抄。 笔者日常中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关注竞品,通过Excel记录。 竞品定位、商业模式 竞品业务流程、功能框架 竞品产品/运营节奏 前两点可以定期做分析,或者根据竞品大版本和一些资讯来做判断(一些小道消息很有用)。第3点的话强烈建议日常跟进,专人跟进竞品,除了产品角度,运营角度也要核心关注。 持续做竞品的需求发现,笔者相信会有一天你哪怕是看着对方很不错的功能,你也只是会轻蔑一笑。 3.3用户需求 重要性就不赘述了。用户两个字可能是产品嘴边最多的词,没有之一。 这里笔者就提及一点感悟,再次强调。 用户表达的诉求真的不等于需求,大概率是两码事。详细的笔者接下来从需求的转化来说。 值得一提的是,8个维度的需求,大部分都是一个课题可以研究,尤其是内部需求的4个维度,和我们日常工作相关性最大,如何处理这类需求也是有方法而论,而且更贴近PM的市场工作,不过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所以我们在需求池里,可以增加【需求来源】的属性,对每项属性进行分类,将之前来自市场、竞品、用户、产品经理的需求区分开来。 四、需求的转化 什么是需求的转化? 在逻辑上有两个环节。 用户需求–>本质需求 本质需求–>产品需求 插一句,这个本质需求可以是人性(生存、追利、懒惰、虚荣、社交、安全、贪婪等),也就是笔者之前提到过的"本我"。 举个经典的栗子:100多年前,小明周末想要去B城陪女朋友,但是骑马需要一天时间,他就想要去挑选最快的马,正好遇上福特,福特问他为什么要最快的马?小明说想要节约时间早点到女朋友身边。于是后来福特就造了汽车让小明开,小明每周末都能陪女朋友了。 这里其实就是需求的转化: 用户需求:小明为了快速抵达B城,想要最快的马 本质需求:小明要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不浪费时间在路上 产品需求:造出比马跑更快的机器,让小明使用。 我们需要不断思考,Why?why?why?通过几个why来追问自己和追问用户你的本质需求是什么,然后你再给出一些解决方案,即产品需求。 根据我们设计的APP再举个栗子: 用户需求:用户认为课程不错时,希望能继续上该老师的课程,会持续关注老师的动向和新课。 本质需求:对权威的一种认可,想要跟随权威学习知识。 产品需求:设置老师的私密圈子功能,用户加入圈子之后,可一直免费关注老师的动态. 所以我们在需求池里,可以增加【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的属性,对每项新的需求进行转化。这个过程需要思考,也是之前提到的【道】的部分,看似简单确实产品经理的核心功能,因此我建议大家可以针对每项需求做需求转化,哪怕是当作练习也好,久而久之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需求的甄别 什么是需求的甄别?说白了就是砍需求。或者说是一层过滤网。 那么一般通过哪些维度来过滤呢? 用户价值(场景、问题) 商业价值 数据支持(灰度、A/B) 在笔者的工作中,主要依据这三个维度。前两个维度合在一起也叫做战略层(参考《用户体验要素》) 具体怎么判断,笔者也给不出具体答案。但是可以说的是,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侧重不同。 换句话说,需求是有其时空约束的。跟爱情一样,对的需求也要看时间的。 如果很难理解的话,不妨去回看以下抖音的发展历程,抖音是如何从用户价值逐渐偏向商业价值,微信也行。期间不断辅之以数据的支持(A/Btest、灰度测试等)来做他们的需求,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产品功能。 需求的筛选比较偏向主观,但是这也正常,考验的还是产品经理的功底。所以很多人说产品经理是需要人文、哲科都"略懂"的人,大家平时也要注重"无用之学"的积累。 显然,对于我们0-1的产品来说,现阶段一定是用户价值大于商业价值的,不用考虑商业价值,商业产品,只用考虑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即可。凡是不能切实解决用户问题的需求,都是可以直接砍掉的,或者凡是没有用户实际使用场景的需求,也是可以砍掉的。 六、需求优先级 笔者在之前特别信奉多维度进行判断需求的优先级,然后做出了类似如下的需求池: 错误需求池 但是实际工作中,会有3个实际情况。 需求池基本上是给自己看的。 打分数这个看似客观的方法,其实最主观。 往往最后判定优先级的还是一念之间。 因此,笔者建议,给需求的优先级打分,依据脑中的主观意识即可,最多打个ABC三个级别。 错了怎么办? 错误的经验会让你的判断力大幅度上升,会越来越准,越来越有感觉。 所以,现在的需求池就是这样的: 正确需求池 最后奉上我们0-1产品的需求池。需求池主要是给自己看,如果你们看不太懂,请见谅。 完整需求池 七、版本规划 一个字:砍。 两个字:减法。 三个字:去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产品和开发苦版本久矣!产品做不好需求控制,开发天天临时加需求,怎么能不撕逼。 一句话概括:版本==每次封闭的需求集合(两个等号是为了寻求开发理解)。 给出一个比较靠谱的方法:自己的产品每个版本最多就动3个模块,每个模块最多动3个功能,也就是无论大小需求,最多动9个功能。多了就放到下个版本里。俗话说,盯着碗里看着锅里,咱们产品人要盯着这个版本,看着下个版本还要展望下下个版本… 道理不说太多,做不好版本规划也能推进项目,但是能做好版本规划,你一定是人品口碑很棒的产品。 那么针对我们0-1的产品呢? 这里再提出一个更加重要的概念:MVP(最小可行性产品)。 针对MVP怎么做笔者日后再说,这里举一个笔者工作中的例子,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 当时同花顺内部想要上线一个收益计算器的功能,因为涉及的算法和客户端开发比较复杂,工程量较大且无法知晓用户的反馈。我们当时决定做一张图片,简单说明一下多少钱能带来多少收益,放到资讯运营条上测试一下效果,看看数据和评论情况。花了一天做完图上线,在接下来7天内数据大好,评论区讨论热烈。于是我们才决定做这个功能。 MVP可能是图片,可能是个假功能,甚至可能是一句话。通过数据的的分析,再来决定是否做,这将帮助我们砍掉大部分拍脑袋的需求。 因此,对于我们V1.0.0版本的功能,也称Feature Lists,笔者这里直接给答案了。简而言之,就是产品最核心的功能,除此之外,统统砍掉。 OK,本系列第四篇:需求管理篇。现在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第一个版本的功能项,在范围层上打好了基础,接下来要组织好这些需求,搭建一副产品骨架。下一篇,我们将开讲最重要的架构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