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直言,学校体育工作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导致学生体质不容乐观。只要为孩子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就会运动起来,产生愉悦感,这是孩子们保持并形成体育运动习惯的根本原因。学校应该明确规定每天至少有一节体育课,并尽量提供专业的运动设施、有经验的指导老师和运动后的条件保障。 体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素质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教育部再三要求中小学每天保持一小时锻炼,但各地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的落实情况却不尽人意。近年来,不少地方将体育成绩纳入中考总分甚至提高分数比重,其结果是中小学生的考试负担更加沉重,体质愈发孱弱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改变。 无论教育部如何三令五申、千叮万嘱,只要还有升学考试与安全责任的压力,压缩体育锻炼时间的现象就会一直存在。体育纳入中高考,相应的教学会采用"考什么就学什么"的模式,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达标训练只会削减体育的乐趣。这也是体育面临的双重困境:不纳入中高考,体育会被"边缘化";纳入中高考,体育会被"应试化"。 笔者以为,体育困境的根源在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教学、招生、考试一体化:考试处于核心地位,中学教学围绕考试转,大学录取根据分数选,中小学不得已只能追求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和实用性。体育要寻找"边缘化""应试化"之外的出路,势必要从考试、招生、教学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推进考试评价方式社会化。推行社会专业机构组织测评、考生自愿选择参加与否的社会化考试评价方式,变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性考试为一年多考的测试性考试,借助市场竞争,淘汰命题不够科学、注重题海战术的考试机构,让高考发挥更为科学、专业的指挥棒效应。 第二,建立多样化评价录取机制。落实和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进一步打破按总分评价录取的模式,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让不同高校、学科、专业根据需要设置录取标准,以便实现学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 第三,落实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坚持"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落实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减少行政手段对办学事务尤其是体育课程设置的过度干预,保障各地各校拥有稳定、足够、优质的体育教学经费、体育器材设施、体育教师队伍,允许以运动队、运动社团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体育锻炼。 总而言之,"明确规定每天至少有一节体育课"并非治本之策。现代教育改革离不开务实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需要久久为功的毅力和韧劲。如此,才能改变体育课程"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