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提出,课堂教学过度使用PPT对基础教育和大学人文素质教育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她建议,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重新审视学生记笔记、教师写板书的重要意义,不能过分依赖PPT,应更加注重学生听、说、写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淡化PPT在教师职称评定、教学比赛、公开课中的权重,不要助长PPT带来的形式主义风气。 不知从何时起,大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要使用PPT,甚至成为评优课、公开课、汇报课的"标配"。如果不使用PPT,即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再好,也不能获得评优课、公开课证书,评委还会说"如果使用了PPT就会是好课,获奖没问题"之类的安慰话。不使用PPT,教师基本不可能参加高一级别的选拔比赛。 比起传统的教学手段,PPT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确有优势。比如,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创造特殊的情境,有助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所以,十多年来,不管是中学还是小学,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在积极推广、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此过程中,PPT被"异化"的现象也日益凸显——PPT比任课教师更有存在感。部分教师把重点放在PPT的制作上,而非课堂气氛及与学生互动上。课堂上,任课教师手忙脚乱地操作着多媒体课件,学生看着银幕上出现的一个个画面,看似很热闹,但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教学效率不高。 学生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对待板书的老师,我们一般都独立笔记;对待PPT的老师,我们一般都集体拷贝。"这是对PPT"异化"的消极回应。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信息(知识),更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及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既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少用PPT、多用板书,才能有更多时间和空间与学生一起思考、讨论,才能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不是工业化的、机械化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也曾提到:技术进入教育绝不是塑造一个统一、标准化的教学流程,而是通过优化教育资源优势,让教育变得更有智慧。"互联网+教育"无法完全替代教师,PPT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课堂上,教师应该多"裸讲",少用PPT,多看学生的眼睛,多听学生的发言,感受他们真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