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新的一年,教育部将重点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在谈及读物管理时,他强调,"读物管理要以推荐目录为主,注重内容管理和推荐方式的管理,具体用什么东西由家长去选择,教育部门主要是把好关"。 课外读物是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精神食粮,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但在现实中,部分家长只认分数,对课外读物不关注、不重视。有的家长一到开学季就质疑学校要求自费订阅的课外读物,认为孩子只需要教材和教辅,没有时间读自愿订阅的课外读物,更何况又不考试。月刊、读本等一个学期都很难翻阅一次。花钱订了"废品",浪费资源。 翻开中小学生的书包可以发现,中小学生课外读物两极分化严重——教辅、作文选、试题集等应试类课外读物偏多,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推荐目录上的读物几乎没有。上课、作业占去了绝大部分在校时间,学生没有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受"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等应试思想的影响,将学生课外阅读视为"洪水猛兽",一旦发现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没收者有之,批评者有之。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网络的便捷,中小学生被网络手游等"俘虏",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 目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尚未形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风气。学生疲于应付功课,很少阅读课外读物,从未尝到过阅读的甜头,也没有体验过阅读的乐趣。二是课外阅读的品味不高。名著阅读遇冷,玄幻穿越小说、格调低下的漫画书籍却在中小学生中"走红"。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宣传色情、暴力等内容的不良文化产品悄悄流传,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是课外阅读的兴趣、目光、见识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很多中学生仍然爱看少儿初级读物,而科普读物和中外名著、经典国学却少有人问津。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低效、无序,实质上是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出了问题。第一,教育管理部门功利思想严重,义务教育"一费制"政策实施之后,以"自愿"的名义将学生不愿意阅读的读物塞进学生的书包。笔者查阅各地义务教育学校收费文件发现,这些"自愿收费"的读物种类繁多,诸如一教一辅、中小学生月刊、寒暑假作业、各种读本等,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义务教育免费教材的价格。学生完成教辅和作业耗尽了课外时间,没有时间阅读中小学生月刊、各种读本,更不用说阅读经典了。第二,书香校园建设重形式轻实效。当前,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如火如荼,各种阅读案例满天飞,但出现了形式主义倾向。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考试能拿个高分就够了,至于课外阅读就拍拍照片、做做样子,敷衍了事。第三,中小学教师没有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做表率。学生阅读的趣味和价值观的形成,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很多中小学教师很少阅读,一本教案用几年,既不紧跟时代步伐更新知识,又多年不买、不读一本书。不阅读的教师自然难以引导学生阅读。 如何做好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具体来说,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加强中小学自愿收费的读物管理,减少"进校园"的读物,分年级配发中小学阅读推荐目录里的读物。二是加强中小学图书室馆藏图书的更新,配齐中小学阅读推荐目录书籍,严格开课设节,确保阅读课足额开设,配备专兼职图书室管理员,实现开架借书。三是中小学教师要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教师可以和学生共读经典名著,开展阅读分享、班级读书报告会、读书交流、主题读书演讲比赛和讲座、评阅读之星和书香家庭等活动,促进学生阅读。四要争取家长的支持,通过召开家长会,让家长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同时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五是课外阅读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学时,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情况,通过班会、家长会、学生谈心等方式鼓励学生去阅读。六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向课堂要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留出更多的课外阅读时间。 加强中小学生读物管理,既需要顶层设计,又需要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通力合作。如此,中小学课外阅读之花定会万紫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