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历史的现场 ――井冈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培训心得 曾经,井冈山的故事在书中回荡,我读过一些;井冈山的精神在电视传扬,我知道一些。但是,书本和电视都不免有距离,这里的距离没有产生美,却容易产生误解,甚至隔阂。所以,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感谢顺庆教科体局党委在暑假创造了这样一次亲历井冈山的机会,感谢学校党总支安排我参加这次井冈山培训学习。第一堂理论课就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听到课的后半段,我生怕漏掉一个词,一个字,教室里阵阵热烈的掌声,也印证了我的感受。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前,轰轰烈烈的南昌起义部队节节败退,满腔热血的秋收起义部队七零八落,中国革命何以立足,又将走向何方?当时,没有现成的答案。(教书的、读书的常常容易产生错觉,因为书上的问题、试卷上的问题都是有答案的,而且是标准答案,所以大家习惯了有答案的生活,也因此创造力不足,操作力不够)按照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用城市暴动的方式夺取政权为何在中国陷入泥潭?是的,成功可以借鉴,但的确没法复制。时间从未停歇,事情总在变化。谁能看见曙光?毛泽东。毛主席为何能看见?因为他有信仰,坚信中国革命一定能够成功,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因为他有远见,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根据地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神州大地;因为他有策略,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把握政治方向,谋定而后动;因为他重实际,不生搬硬套,不唯命是从,不好高骛远,不急功近利。今天,作为一个教育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何尝不该如此? 印象特别深刻的还有烈士后代现场访谈,对于在井冈山被错杀的王佐、袁文才......英雄血泪令人唏嘘不已。那时候,我们党在成立初期,缺乏斗争经验,代价甚为惨痛。由此深知,今天繁荣和平的幸福生活,的确是当年烈士们的血泪铸就。流血容易理解,革命者从来将生死置之度外。流泪就让人费解,因为书上的历史总是给了我们永远正确的答案,而现实的残酷却远非文字能够记录。错杀的生命永远无法挽回,革命的损失也不能马上进行弥补,麻烦的是,活着的亲属何时能够洗清冤屈?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令人振奋的是,烈士的后代没有怨恨组织,仍然相信伟大的党,相信未来的方向。这在今天看来,是多么难能可贵啊!看看如今社会上的某些人和事,面对暂时的不公,常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甚至迁怒于人,祸及无辜。同时也想想自己,有时在工作中患得患失,总觉得别人得到的多,自己得到的少,比起井冈山的英烈们,真是无比汗颜。 记得上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八角楼上》,这一次真的来到了八角楼。走进八角楼,仿佛走进那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岁月,仿佛站在奋笔疾书的毛委员身边。当年,就在这一方小屋,一间阁楼,在静寂无声的深夜里,一代伟人正在书写共产革命的伟大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那漫长寂寥的深夜,正是中国社会的黑夜,谁能点亮未来,指引前进方向?后来,我们都知道了,是八角楼的灯光,是毛泽东的思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所学校,一名老师,不能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就没有灵魂,没有思想就没有信仰,没有思想就没有方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不生润之,何时是黎明?我们总不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中山先生那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伟人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伟人是万万不能的。在新中国的新时代,习近平主席就是当代伟人,我们伟大、正确、光荣的中国共产党也有了新思想。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物质极大丰富,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当年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当年井冈山英烈们的血不会白流,英烈们的后代也不会再流泪,因为幸福的今天只能让我们更加幸福! 现在,我们虽然面临各种困难,各种挑战――中美贸易争端、香港社会治理、台湾如何统一......但无论什么问题,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胜利的明天回望奋斗的今天,这边风景依然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