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务犯罪是我国犯罪类型中的一个典型,因为犯罪的主体与其他类型犯罪的主体不同,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在现阶段,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并且也提出了一些预防职务犯罪的具体措施。比如,开展心理犯罪预测、落实监督等策略。本文着重介绍了职务犯罪的心理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意在大大减少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职务犯罪;犯罪心理;犯罪预防 当前公职人员贪污受贿、挪用私吞公款、职务侵占等犯罪越来越多。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职务犯罪有一定的犯罪心理,比如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难以自控的矛盾心理、爱慕虚荣的攀比心理和贪得无厌的贪婪心理。本文针对以上心理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并着重探究了预防犯罪的具体措施。 一、职务犯罪及犯罪心理 (一)职务犯罪的含义 职务犯罪就是指国家的公职人员或者是从事公职人员在进行公务活动的时候,违反职责的规定,故意、过失的进行一些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应该受到刑罚的行为。 (二)职务犯罪的心理 1.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 在职务犯罪中大多数的人都是心里存在一定的侥幸。这些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时,并非不担心、不害怕、不心虚,初犯的表现更加突出,然而还会出现犯罪的行为就因为侥幸心理驱使着他们这样做。希望不被发现能够蒙混过关。有些人在刚开始的时候心理十分害怕,但是在几次得手之后,胆子就会越来越大,认为自己的犯罪行为天衣无缝,但是这样的情况终究是逃不过法律的惩罚。 2.难以自控的矛盾心理 这样的心理是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不能够控制自己,在最后就会失去了做人和做事的原则[1]。中国的办事大多遵循讲人情的理念,认识熟人就好办事,不认识就一切公事公办。犯罪分子把这方面表现的淋漓尽致。有些人为顾及情面,就很难拒绝别人违反的请求。有的时候还是处于报恩的心理,就接受对方的请求。在这种施恩——报恩的反复过程中,走向了违背道德和违反法律的深渊,官官相护、钱权交易的现象频频出现,在难以自控的心理下就失去了原则,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3.爱慕虚荣的攀比心理 有的公职人员看着别人开着豪车、住着洋房就会产生羡慕的心理,因此就会想尽各种办法利用职务之便捞取钱财。有的领导干部看到周围的人用非法手段谋取了暴力,过上了不错的日子,就会心理产生不平衡。因此,在这个不平衡的心理下,便也学别人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利益。所以,爱慕虚荣的攀比心理也是产生职务犯罪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4.贪得无厌的贪婪心理 很多的职务犯罪分子都是为了满足自己贪婪的心理。他们有的人贪污了很多的钱,也用不到这些钱,却还在继续没有止境的去贪婪。人性恶魔的贪婪的坏习惯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十分透彻[2]。 二、职务犯罪心理预防 (一)开展犯罪心理预测 心理预测就是针对个别的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可能性作出的预测,这个心理预测包括触犯预测和再犯预测。这个预测的具体内容就是犯罪分子在形成犯罪心理之前或者之后的出现的一系列证照。比如说人际关系的反常,这个现象在青年初犯的身上体现的最突出。对物质产生强烈的贪婪欲望,对学习和工作失去了热情。真对这些预兆进行预测,就会为犯罪的预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面对出现的这些犯罪心理,就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公务人员的认识。通过正面的引导和警示进行教育,消除公务人员的贪婪心理。首先,加强正面的思想引导,让公职人员树立廉洁行政的思想,产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瓦解贪婪心理和虚荣心理。然后,加强警示教育,展示出各个不同的公职人员犯罪的案例,对在职的工作人员进行警示让他们产生畏惧的心理[3]。 (三)落实监督 在监督这一方面,首先,应该加强对领导的监督,对领导的施权行为进行严格的管理,通过简政、放权、公开化的形式缩小领导的权力。防止产生滥用权力的现象。然后,加强对党政班子的监督,强化纪委对同级党委重大决策的参与权、批评权和建议权,对违法违纪的案件要做到及时的查处。最后,加强对权力行使部门的监督,防止出现个人和部门的自由裁定,同时上级还要加强对下级的监督,强化人民群众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意识,大力宣传廉政典型,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 (四)建立完善预防犯罪相关制度 要想做好职务犯罪的工作,就应该积极的建立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纠正损害人们权益的不正之风、腐败现象和职务犯罪。在之前之所以会多次发生违法违纪现象,就是因为,没有建立相对完善和健全的制度。所以,政府的各级组织就应该建立完善的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查处的工作制度,利用制度制约和解决一系列不正之风,防止出现腐败和职务犯罪的现象出现。在行政的审批制度上也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充分利用制度的制约作用,形成良好的行政规范。 三、结论 综上所述,职务犯罪是犯罪中一个典型,政府和党的相关组织应该加强对职务犯罪的预防。并且职务犯罪的预防是一件艰巨和长期的任务。可以从开展犯罪心理预测、加强教育,提高认识、落实监督、建立完善预防犯罪相关制度这四个方面进行预防。从而树立廉洁的服务意识,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频率。 参考文献: [1]卢蓉.从社会环境因素对职务犯罪心理的影响谈职务犯罪的预防[J].法制与社会,2015,(18):159-160. [2]马卉.我国职务犯罪的成因与预防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54-56. [3]劉敏.论我国职务犯罪的预防与惩治[J].长春大学学报,2013,(07):87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