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刘智军+马旭林 2009年11月4日,中国首条在高海拔地区建设的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正式破土动工。2010年4月,中铁五局六公司兰新项目部正式成立,主要承担着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LXS-12标段790孔双线简支箱梁制造及架设,施工产值132 676万元。4年多来,六公司兰新项目部全体参战员工,在公司副总经理兼项目经理刘智军的带领下,按照公司和公司党委提出的"三高"(高标准起步、高质量组织、高效率推进)管理要求,立足项目制定的"四精"(精心策划、精细安排、精准施工、精品工程)管理目标,在工期超常紧张、工作量空前巨大、施工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顶严寒、战酷暑,在戈壁滩上展风采,把宏大工程雕刻成精美的作品,在祁连山下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其中,自2013年11月兰新二线甘青段进入联调联试以来,六公司兰新项目部所承建的甘青段LXS-12标段工程,在业主组织的历次动检和轨检中,TQI轨道综合数据值均达标成为最优,在参建的17家单位中始终保持精调精测第一名的优异水平,不仅获得业主、监理的高度评价,更为中铁五局赢得了荣誉;同时,2013—2014年,兰新项目部QC小组研发的2项QC成果荣获了8项国家级荣誉。 精心策划 为铸造精品工程把好脉 天下争锋,何以亮剑?市场从来就是强者和智者的舞台。从兰新项目部成立那天起,以项目经理刘智军为"领头羊"的项目班子,站在战略的高度,拉开了亮剑兰新高铁施工建设的序幕。 追梦,为梦想插上翅膀。一部中国高铁迅猛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高铁技术日新月异、长足进步的历史。2009年年底,世界上第一条时速达350公里、里程最长的无砟轨道长大客运专线——武广高铁正式开通后,原中铁五局六公司武广项目部一部分人员接到了前往兰新二线参战高铁施工建设的命令。为了确保六公司在兰新项二线高铁建设的施工水平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副总经理兼兰新项目经理刘智军带领项目一班人重点抓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集中精力,认真总结、分析了公司在武广高铁施工中的得与失。二是组织项目技术管理人员,系统学习了当今国内外无砟轨道施工最新工艺工法,针对高原高铁施工环境,有针对性地拟定了无碴轨道施工工艺、机具的研究方案。为承前启后,项目班子经研究后达成共识,提出了以"精细化管理、品牌化施工、人性化倡导、创新化提高"的项目管理思路和"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管理方针,同时规划了"三步棋": 第一是力争实现参建员工观念上的大转变。项目部党工委提出了增强"五个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经济意识、精品意识)的教育方案,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层面的形势任务教育,增强参与这项举世瞩目宏大工程建设的自豪感,为实现公司"创新梦"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 第二是力争实现参建员工整体素质上的大提升。项目部根据首次参建高原铁路的施工环境,组织工程、机备、安质等有关部门提前研究制订出项目各阶段、各工种的培训计划,其中,要以安全教育培训、专业技术培训、上岗操作培训为重点,锻造一支过硬的员工队伍。 第三是力争实现项目施工管理能力上的大跃进。项目部通过科技创新组织的建设,明确责任主体,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保障;按照"高点定位,创新为先,技术为王"的创优工作总体要求,选准课题立项,明确前进方向和攻坚重点,为打造百年不朽兰新高铁提供智力保证。 筑梦,为梦想寻找路径。争做高铁建设"铺架王牌军"梦想,不是喊几句空洞的口号就能实现的,如何才能在兰新二线甘青段参建的17家施工单位中脱颖而出,唯有走"精品树誉"之路。为此,刘智军要求项目上下,凡事要立足于一个"早"字,因为,只有在思想上先人一步,才能在发展上高人一筹,只有通过精细的前期策划,超前预测,才能引领项目精细化管理全局,才能为实现项目既定目标创造条件。在一个个现实而具体的困难和问题面前,刘智军和项目一班人始终保持早人一步、快人一拍、先人一着的工作状态,努力开辟一条通往"精品树誉"之路的快车道。如:在项目购置砼"摊铺机"设备问题上,就是一个典型的超前考虑案例。针对兰新高铁无砟轨道混凝土底座的施工要求以及现场的施工条件,项目一班人在认真研究武广和兰新高铁无砟轨道的有关规范和标准的情况下,提出了采取混凝土摊铺机的施工方案,当时国内高铁施工企业还没有一家使用过该设备。到什么地方去购买此设备?项目部派人四处考察。六公司兰新项目部成了采购这种设备的第一家铁路施工单位。生产厂家得知后欣喜万分,当即将原值270万元的设备以优惠40万元的价格与公司签订了购买合同。由于推铺机的性能良好,完全符合兰新线施工要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赞扬,此后在全线推广使用。 精细安排 为铸造精品工程起好步 管理学上说:"精者,去粗也,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细者,入微也,究其根由,由粗及细,从而找到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为了坚定走"精品树誉"之路,刘智军和项目一班人,要求项目上下不仅做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开拓者,更要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坚持者。 坚持一个"精"字。为了找准攻克"大标段"施工组织管理上的突破口,为铸造精品工程起好步,刘智军与班子成员从项目建场开始,就多次召开班子会,认真研究分析项目在高原环境下进行"综合大标段工程"施工的种种难度,制订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并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序上严格把关,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项目部大力推行标准化管理,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质量管理,从影响工程质量的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入手,严格源头把关、过程控制,做到高起点准备、高质量建设、高标准自验,形成了自下而上、一环扣一环的质量控制链。2011年,兰新项目部制梁生产进入了生产高峰期,预示着项目工程将很快转段进入架梁工程施工和桥面系安装施工,施工一旦展开,将会出现多道工序交叉作业、相互干扰等情况,如果项目前期制架梁工程工期滞后,将造成后期无碴轨道施工措手不及的被动局面。为打有准备之仗,项目部在施工中期就开始着手准备后期无碴轨道的工作预案。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期,来自内外部双重压力着实让项目班子始料不及。2011年,由于铁路建设的"急刹车",造成生产资金严重不足,业主要求停工。项目一班人经研究分析后,相信铁路建设放缓只会是暂时现象,于是决定继续坚持制架梁施工,正是因为这一坚持,为后期无砟轨道施工足足抢出了4个月的宝贵时间,为项目工程最后完美收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施工推进中,业主强力推荐使用6米混凝土施工短框架施工法,但项目部经过现场多次试验,认为这种施工方法费时费力费工,不是最佳施工方法。为此,项目部在认真总结武广高铁施工经验和德国高铁长框架施工法的基础上,最终决定采用12.5米长框架与螺杆托盘调节器组合装置进行施工,不仅提高了无砟轨道施工精度,降低了后期无砟轨道联调联试作业中的挡板更换率,更重要的是节约了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此项创新为公司节约成本上千万元。 突出一个"细"字。"综合大标段工程项目"各项工作展开后,就如同一场多兵种参与的战役打响,要想获得胜利,就必须要做到"准备充分、计划周密,动员及时、奖罚分明,要素配足、物资先行,组织科学、协调积极,督导到位、监控有力,衔接紧密、紧张有序"。为此,项目部迅速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现场管控上,强力落实施工方案,严格执行现场技术交底制,全力确保各个施工要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他们突出抓好了"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抓实现场技术指导。项目部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编写施工技术(安全)交底书,针对施工各工序、各部位的特点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督促和指导各作业面工人按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施工现场各作业面除固定技术员负责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外,还配备相应的领工员从事现场施工组织和人员、设备协调工作,解决、反馈现场施工障碍和问题;交班会和周、月生产例会上对施工情况进行通报,对滞后情况找出原因,制订措施及时调整纠偏,避免出现一道工序滞后、道道工序滞后的连环问题,确保施工管理工作向既定目标有计划、有步骤迈进。 二是注重抓好现场质量控制。项目部督促技术人员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和检查,严把过程质量关。项目部还将工程任务逐一分解到每个班组,确保施工生产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三是注重抓好沟通协调。项目部对沟通协调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从项目经理、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安全总监到项目部其他人员,都有主责任务,各负其责,主动出击,不推诿扯皮,不隐瞒矛盾,按照规定程序多协调、多汇报,遇重大问题集体协商,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协调,理顺了各个方面的关系,有力地促进了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精准施工 为铸造精品工程搭好桥 六公司兰新项目团队,通过科技创新啃下了在高铁技术方面的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以科技为先导。从踏上兰新二线的那一天起,项目部便积极着手科技创新工作,注重发挥科技在项目生产经营中的先导作用、驱动作用和保障作用。他们重点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在强化科技组织建设上下功夫。项目部在建场之初就专门成立了科技攻关领导小组和多个"QC"小组,科技小组及成员深入现场实地考察,紧跟每一道施工作业,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攻关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在精选项目攻关重点课题上下功夫。项目部针对兰新线特殊的气候条件,经过科技小组无数次攻关,成功解决了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混凝土养护困难、桥上和路基上无砟轨道施工难等课题。例如:为区别于以往的内地无砟轨道施工,攻关小组先期创新采用了"双掺配合两布一膜"的养护体系,减少了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纹,解决了多风干旱地区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支承层、底座、道床施工混凝土养护等问题,确保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质量;随后,又研发了适用多风干旱地区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装。通过科技创新,项目部在没有增开作业面和增加施工工装的情况下,使无砟轨道施工进度提高了25%,无砟轨道施工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从而减少了后期缺陷修补作业。 三是在全面提升"前沿"施工能力上下功夫。面对日照时间长、运距远、泵送容易产生阻管、泵送混凝土挠动过程对道床的精度造成隐患等问题,项目科技小组采用国内先进的伸缩式皮带输送车进行低坍落度混凝土浇筑,这一举措不仅在国内高铁尚属首次使用,而其对道床精度的挠动极小,浇灌效率提高了50%,减少了混凝土浇筑时间,间接地降低了施工成本和能源损耗,确保了施工质量。 以人才为根本。项目部党工委坚持思想认识高标准定位,注重从提高员工素质教育引导入手,努力消除参战干部员工攻克技术堡垒的畏难情绪,在科技创新上倡导"没有高标准,就没有高质量"的理念,切实把"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的意识深入人心。兰新项目部现有员工尤其是技术管理力量,大部分是80、90后年轻人,很少经历生活的困难和磨炼。为了锻炼这支年轻队伍,项目部着眼"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人才培养思路,一方面注重教育培养,引导他们在不断学习中去躁气、炼持重,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注重放手使用,大胆把年轻人放在重要位置,在工作实践中去娇气、炼意志,用事业来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除此之外,项目部还把打造学习型班组作为提升项目施工能力的重要途径,坚持送外培训与自我学习相结合、理论业务培训与现场一线实作相结合,并结合生产特点,采取按工种、分班组等多种形式,扎实有效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在提高技能的同时锻炼人才,发现人才。兰新项目部模板班组被评为2014年"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 精耕细作 为铸造精品工程塑好型 坚持"唯实唯美"。兰新项目部始终把确保质量和安全摆在最根本、最关键、最核心的位置。一是重点对物流组织、施工工艺进行配套研究。针对多风干旱地区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在支承层铺设、底座施工、混凝土运输及灌注、道床施工等工序上,创新地开发了多项设备,完善了设备配套配置,尤其是"骑马式"龙门吊的研制和运用,使物流达到了少干扰、快捷化操作性强的目的,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二是重点对检测设备进行了配套研究。项目部落实精调设备尺寸"零"误差,在安博格精调小车的基础上自制了轨行式精调防风棚,委托成都一家测绘厂帮助特制加工了2.1米专用游标卡尺,以机械加工的精准度,来衡量建筑工程的精度,满足了精测精度的需要。 坚持"精耕细作"。轨道精调是高铁施工建设最后最关键的一环,对于每个参建单位来说,工作千头万绪,需要历尽艰辛。项目部在联调联试中,从检测数据、现场测量、分析数据、优化方案、盯控销号,全体参战人员昼夜鏖战。自2014年9月份以来,精调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为了不辱使命,项目部调度联络人员几乎是"足不出户",每天时刻紧盯着施工和行车计划。兰新线入秋后的夜晚,温度常常在零度以下,一接到行车计划,项目部精调人员就立刻备战,每晚根据天窗作业口时间进入线路施工,从头天夜晚的9~10点钟一直要工作到次日凌晨4~5点钟,几个月来天天如此,从没有间断。 4年来,六公司兰新项目部全体参战员工凭借着兰新高铁的大舞台,实现了从追梦到圆梦、从追赶到引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华丽转身,不仅为公司今后在高铁施工技术和人才储备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为中国首条高原高铁的建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图片提供:蒋方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