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入职前的背景调查到底在查什么


  今天跟大家介绍一下入职前的"背景调查",到底在查什么?
  前段时间,遇到一个求职者咨询,说已经收到入职确认书了,但是上面需要填写每份工作当时的直接上级联系方式,还要签订背调同意书,实际这个求职者中间的一份工作经历,延长了几个月,也跟原公司HR打好招呼了,但是他自己还是很担心,其实求职者在接受某些中大型企业面试后,时长要接受背景调查,一般情况下这步通过了,下一步就发送offer,为保证顺利入职,针对背景调查这个事,求职者需要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背景调查是什么?
  背景调查指的是企业在面试应聘者的同时,对应聘者的资历信息进行调查核实的过程,通俗来讲,就是HR通过调查来佐证你在面试中的回答以及简历上的信息。
  对于企业来说,招聘一个新员工可能会遇到很多风险:胜任力风险、法律风险、职业操守风险以及成本风险。一份完整的背调报告可以为企业规避风险,节省不必要的花销。
  值得关注的是,背调可以从多方面对员工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帮助企业挑选出最可靠的人才。它所呈现出来的事实不仅关乎候选人信息准确度,还可以帮助企业为候选人的道德、诚信提供建立判断的一个依据。
  2、什么情况下会进行背景调查?
  在外资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里,对于候选人的背景调查是非常普遍的。即便是中小型企业,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岗位,都会采用背景调查,只不过调查的深度不一样。
  那么,有哪些职位是企业普遍愿意进行背景调查的呢?
  (1)与金钱有关的专业岗位。比如会计、出纳等等,出于对资金方面的安全考虑,企业会对这些岗位的员工进行背调,来了解这写员工的工作能力以及有无犯罪记录和职场诚信状况。
  (2)能接触到核心技术的岗位。比如技术总监、研发团队的成员等等。企业在招聘这类人员时都会很谨慎,宁可花费一定的费用也要对拟录用者进行犯罪记录、诚信状况等进行背调。
  (3)中高层管理岗位。这些人员涉及到企业运营策略,以及核心客户资源的客户,比如销售总监、客户主管等等,他们对于企业的日常运营甚至企业未来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大多数企业都会对中高层岗位求职者做背景调查。
  在实际案例中,大型企业对于求职者背调的关注点有不同的侧重方向:
  一家大型互联网企业,对于候选人的个人道德与违法记录方面的信息比较关系,一旦求职者存在及记录在案的违法事实,入职就会泡汤;另一家软件公司则对个人履历的完整性比较苛刻,对于任何形式的隐瞒或者履历美化都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关注的点则集中在基础信息的真实性,比如学历、证书。可以说,只要没有明显的简历造假行为,背景调查不会对求职过程产生过多的干预。
  3、求职者如何应对背景调查?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背调出现在招聘的那个环节:
  招聘岗位发布->筛选简历->初试->复试->背景调查->发放offer->录用入职->试用合格->工作转正。
  从招聘流程可以看出来,背景调查是在发放offer之前这一步,公司为了规避风险,是一定会做背调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1)在面试中说的工资与实际不符,怎么办?
  到新公司去面试,提高原来的薪资去回答,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是要做背景调查,怎么办?其实不需要担心。
  第一、原单位是不会告诉新公司你的具体薪资的,薪资数据是比较敏感的东西,告诉了不就等于泄露了公司的薪酬吗?万一是竞争对手故意打电话或者同行业做薪酬调查岂不是泄露机密?所以原单位HR是不会说的。
  第二、如果HR要你提供半年银行工资流水怎么办?在单位的收入远不止工资这一笔吧?比如年度奖金、餐补、生日福利等等,这些是不会体现在工资里的,如果HR问为什么工资单上是六千,你可以说是平均下来七千工资,也说得过去。
  (2)简历上的工作经历多写了3个月,怎么办?
  如果只是多写了3个月,可以打电话给原单位的HR让他帮你,原单位的HR可以说自己在外面办事,没有在单位,具体时间记不太清楚了,说个大概,也没法查。这样他既没有说谎也能让你过关。3个月的时间,一般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离职后,自己休息了一段时间才开始找工作面试,花这些时间也是差不多的。
  如果写长了半年乃至一年,这个问题就大了,建议不要这样写。如果这样写了,非要做背景调查,这个很难过关,千万不要再工作经历上延长这么多时间。
  (3)调查真实离职原因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你的直属领导最有发言权,如果你的工作业绩不怎么样,背调又要给你前公司上级打电话进行调查,怎么办呢?其实没有必要担心,人家既然是领导那就有领导的风范,你都离职几个月了,他还好意思说你的坏话吗?如果你是因为跟领导闹矛盾而离职,那HR打电话过去调查,时间过去好久了,在办公室他也不好意思说你坏话。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关键的时刻,可以给HR或者前领导发一个微信或者短信提前打个招呼,说明这个事。
网站目录投稿:静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