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教师要具备哪些能力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新时代教师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应具备哪些能力?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明确要求:"实施全员轮训,突出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培训,强化师德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
  这段文字不仅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应当具备的能力,而且还明确了教师全员轮训的内容和途径,是新时代教师培养、培训的行动指南。
  在以往的文件或文献中,对教师教育能力的表述大多聚焦于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普遍认为一名教师只要具备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辅导学生、作业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就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对照《意见》提出的要求,教师仅仅具备这些能力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还需同时具备"育德"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一是教师要具备育德能力。通常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先要育德,学生没有良好德性,难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就无法达成育人目标。但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书和育人常常泾渭分明,任课教师只管埋头教书,育人似乎是班主任的事情,与任课教师无关。"孩子哭了抱给娘",即使发生在自己课堂上的学生违纪事件,课下也往往要交给班主任处理。
  其实,在一些发达国家,并不存在"班主任"一说,每位任课教师都是班主任,既要管教书,又要管育人。此次《意见》明确提出教师要提高"育德"能力,事实上是对教师职责使命的升华和回归。
  教师提高育德能力,首先自己要做到爱党爱国,品德高尚,正直无私,遵守公德,严守私德,敬业爱岗,做学生的道德表率。其次要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特长,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再次要在"育"字上下功夫,教师既要掌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般要求和方法,还要结合学科特点,将德育要求有机融合在学科教学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因喜欢教师而喜欢其所教学科,进而在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是专业能力要精益求精。在课堂教学方面,《意见》提出要"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这些要求结合教育改革趋势,对教师如何教、如何指导学生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优化教学方式,转变以往"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作业考试命题设计方面,《意见》要求教师要"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既要重视基础性作业,又要重视创新性作业。同时,还要提高自身考试命题设计能力,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段要求设计高质量试题,不能东拼西凑,或者照搬复习资料成题。
  三是教师要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作用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教师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而家长教育能力参差不齐,许多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和教育孩子方面存在误区,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合力,这是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提高家庭教育能力,首先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家庭教育水平。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本领恐慌,自家孩子都教育不好,在面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时,就缺乏说服力。打铁先需自身硬,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除了具备必要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具备丰富的家庭教育实践经验。其次要创新家庭教育指导方式,及时化解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家长进课堂、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找准问题,精准指导,以此提升家长育人水平。
网站目录投稿: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