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论红楼梦中的女性美


  我们知道一部小说最重要的就是成功的塑造多个人物,而人物又由他外在的容貌和内在的性格两方面组成。
  那么《红楼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在其中有很多年轻聪慧的女性,这就是我今天要探讨的"红楼梦中的女性美"。
  我们首先来看宝钗。在书中有一个情节是写宝玉过生日,众姐妹都围坐在一起给他庆生,他们当时玩了一个抽花签的游戏,宝钗抽到的是牡丹花,花签上面写着:"艳冠群芳",有许多女子都赞叹说:"也只有宝姐姐才配这一签",也就是说在红楼梦众女子的心目中,宝钗是最美的,那么作者是怎么来表现宝钗的美的呢?在书中就写到:"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这只是从侧面来描写宝钗,我们可以看出宝钗有一种富态的美,那么下面这一回就是宝玉眼中的宝钗:"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簪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我们可以看到宝钗很钟爱黄色,黄色是一种很高贵很正点的颜色,它象征着宝钗合于正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下面几句就是从正面来介绍宝钗的品貌了:"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宝钗外貌的一些特点:首先宝钗是一个胖美人,书上常把宝钗比作杨贵妃;其次,宝钗很白,并不是所有的红楼女子都是很白的,作者在这里特别强调她的白,比如:脸若银盘,就是强调她皮肤的白腻。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宝钗五官的描写,非常有意思的是作者并没有花很多笔墨在宝钗五官的描写上,只是提到她的眼睛和眉毛:"眼如水杏,眉不化而翠"。从这里可以看出,宝钗是一种很艳丽的美,这种艳丽是不加雕饰,自然天成的,这就是宝钗外貌的特点。
  接下来我们来看宝钗着装的特色,朴素是她着装的一贯特点,书上就写道:薛姨妈说:"宝丫头从来就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她从不佩戴玉佩首饰,也从来不熏香。我们再来看她房间布置的如何,书中有一回是讲贾母把刘姥姥带到姑娘们的香闺中去参观,贾母当时是有选择的,在她心目中黛玉,宝钗,探春她们三个女孩子是最能干的,所以贾母就带着刘姥姥参观她们三个的房间,在黛玉和探春这边她是很满意的,但是在宝钗这边她就失望了,因为宝钗的房间就如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也就说她居室的布置和她平时的打扮是一样的,她非常强调一种朴素,像她在《咏白海棠》中写的一样:"淡极使之花更艳",这也就体现了她很崇尚自然美的一种审美倾向。
  在书中,作者把最美艳,最自然天成的容貌给了宝钗,但是黛玉和宝钗都是很重要的人物,那么黛玉会不会在容貌上逊色呢?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去写黛玉的。
  这段文字写的是宝玉眼中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其实真正写到黛玉外貌的只有前一句,后面的都不是外貌的直接描写,而且仅有的这一句话也并没有描绘出黛玉眼睛,眉毛的具体形状,"似蹙非蹙罥烟眉,"是形容眉毛像飘在山腰上的青烟,也就是说作者描写黛玉的美是区别于宝钗的,黛玉是那种很清秀的美,她其他的五官作者也没有具体的描写,在大家心目中,黛玉一直是一个病美人,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是那种病态的美并不是黛玉最主要的特征,从这几回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黛玉独具的特质,这是黛玉初进贾府时,贾家人眼中看到的黛玉:"年貌虽小,但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接着王熙凤对黛玉也有一段赞扬:"天下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孙女,倒像是老祖宗的嫡亲孙女",在这里作者想强调的是黛玉的一种独特的气质。
  黛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管她走到哪里都给人一种如画的感觉,这一回写的是黛玉误会了宝玉,一个人在花荫底下哭泣的情形:"落花满地鸟惊飞",这实际上就是一副变相的"闭月羞花图"。至于她葬花的情节,是历来画家喜欢画的题材,这就是"黛玉葬花"。
  黛玉能给人画的感觉与她的气质是紧密相连的,那么她的气质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个是从她家庭熏陶这一层面,首先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前科探花,他家里是书香门第,她母亲贾敏是生在贾家最繁荣的时期,也就是说贾敏这种贵族小姐的气质是远在探春,迎春姊妹之上的,黛玉从小在这种家庭之中就养成了一种既文雅又高贵的气质,而她自己的涵养也给她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风韵。黛玉是非常有才华的,在大家的印象中,黛玉经常是哭哭啼啼的,这实际上只对了一半,黛玉虽然爱哭,但她也是很爱笑的,她的语言是非常幽默的,黛玉是一个很懂风情的女孩子,她不像宝钗那样过分的保守,也不像湘云那样情窦未开,并且她把这种风情把握的很好,她高傲的性格又很好的平衡了这一点,给人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感觉,古人审美善柔不善刚,黛玉虽然占尽了这些优点,但是她也有一个弱点,就是她有一种自然流露的病弱之美。
  由于她家中常常熬药,所以她的衣服上也沾有药香,这些都是可以给人一种怜爱之情的,总结一下黛玉的气质,她实际上是满足了中国士大夫的要求的女性气质美的方方面面:高贵,文雅,多才,多情……在作者心里,宝钗和黛玉分别代表了两种美的最高境界,宝钗代表是一种外在的美艳,而黛玉代表的是一种内在的气度。第二十五回讲的很有意思,写的是薛蟠眼里的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这就是说黛玉的这种美是适合各种层面的审美需求的。
  在书中,黛玉抽到的花签是芙蓉花,上面写到:"芙蓉花要自饮一杯,牡丹花要陪饮一杯"也就是说作者在强调牡丹美艳的同时,他也在强调芙蓉气韵的清雅,芙蓉以气韵的清雅是可以和牡丹花争艳的,别的花还没资格和芙蓉花饮一杯,只有牡丹花才有这个资格,也就是说作者在方方面面都是把这两个女孩摆在最高的层面上去对比的。
  黛玉最大的特点就是气质很优雅,也正是这种优雅的气质让她病态的美能得到人们的欣赏。书中还提到的黛玉的几个外貌特征,由于黛玉她得的是肺病,得肺病的人脸上经常是泛着红润的,这种病态的红润更能让人生出对她的怜爱之情;在书中对黛玉的头发也是有描写的,她头发偏黄,在红楼梦中,但凡健康的女子都是头发很黑,皮肤很白的,这里不禁就有人要问了,黛玉头发偏黄,那她的美丽不是打了折扣么?其实也未必,如果偏黄的头发的发质很柔顺,很轻软的话,它也是可以非常美的,那么作者是怎样来描写她的头发的呢?这里用的是一种非常含蓄,非常间接的手法:"黛玉坐在床上,一面抬手整理鬓发 宝玉见他星眼微饧,香腮带赤,不觉神魂早荡"作者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黛玉的头发非常轻软,以至于经常别不紧,很容易乱,而她这种头发配上她这种风流飘洒的气质,给人的感觉就非常好了。
  在书中还有三个人很像黛玉,一个是丫鬟晴雯,她的眉眼很像林妹妹;一个是尤三姐,她的脸盘,身段跟黛玉很像;还有一个是龄官,她的面庞和气质都很像黛玉,那么我们对黛玉品貌的分析还可以在后面这三个人中体现。
  接下来再来看黛玉着装的特点,书中只提到过两次有关黛玉衣着的描写,一次是第八回:"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衿褂子"还有一次是四十九回说:"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这仅有的两次着装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黛玉穿的都是红色的衣服;而且书上还有提到黛玉卸妆,那么有卸妆就一定是会化妆了,这就说明黛玉和宝钗的美是不同的,她是需要装扮的,前面提到她是一个很懂风情的女孩,她的艺术品位也很高,所以她是喜欢打扮,也很善于打扮的一个女子。
  总结来说,宝钗是一种钗金裙布不掩国色的自然天成的美丽,而黛玉则是每一处钗环裙袄都能章显这位旷世才女的品位和万种风情。
  宝钗和黛玉,一个是美艳超群,一个是风度超凡,那么红楼中的其他女子就毫无特色了呢?
  其实不是这样的,接下来我们要看的是探春和湘云,如果说宝钗和黛玉分别代表中国传统的淑女和才女的最高境界的话,那么湘云和探春她们身上有更多的现代气息,从她们的外形上看,她们的个子都很高,像现在的模特儿,都是瘦而不弱;从她们的内在气质来看,她们也有一种现代美,当然在那个时候,现代美这个词是不会出现的,但是现代美所特有的一些内涵:大方,洒脱,开放这些特点在湘云和探春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下面我们来看作者是怎么样来写她们的。
  关于湘云的描写是与黛玉和宝钗很不同的,就是湘云在出现很久以后作者都没有对她的外貌进行描述,这样写是有原因的,湘云的美是不同于宝钗和黛玉的,在众多姐妹中,她显得最孩子气,常常是童心未泯,对这样一个女孩子,作者并没有在她活动的时候写她的外貌,而是依照整个情节的发展,在她睡觉的时候对她的外貌进行了一番描写:"那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那史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这里强调了湘云两个特点,一个是她头发很黑,一个是皮肤非常白,她不同于宝钗的是,宝钗的白是很富态的,而湘云却是瘦和白兼得。
  书上还有一处也是描写睡觉时的湘云,就是很有名的"醉眠芍药荫",但这段文字并没有对她的外貌进行描写,只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烘托她这种娇憨的感觉。作者对湘云的描绘除了写她的睡态之外,还通过写她扮男装的样子来描绘她的外貌,湘云是很喜欢扮男装的,由于她个子比较高,所以她扮男装会很好看,第三十一回写的是宝钗口里描述的湘云,她穿上了宝玉的一身行头,被贾母撞见了,贾母还以为真的是宝玉,贾母就说:"湘云到是扮上男人好看了",那么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湘云肯定是那种很英气的美。
  关于湘云着装最精彩的一次就是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在这一回中,姑娘们大多都穿的是红色的衣服,因为在雪地里,红色可以把人衬的比较好看,这一回作者表面上最突出的是宝琴,因为宝琴穿的是凫靥裘,大家就觉得宝琴好象比画上还漂亮,但是实际上作者应该想突出的是湘云,因为湘云打扮的也非常的与众不同,首先她外面的衣服比较随便的,是里外都有毛的一件褂子,头上戴的是昭君帽,围着一个风领,浑身上下衣服都是毛茸茸的,所以黛玉就取笑她说她是孙行者来了,但实际上湘云把好的留在后面了,她里面的衣服是非常有特色的:"只见众姊妹都在那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 一时史湘云来了,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黛玉先笑道:"你们瞧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也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骚达子来。"湘云笑道:"你们瞧我里头打扮的。"一面说,一面脱了褂子。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褃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麀皮小靴,越显的蜂腰猿背,鹤势螂形。众人都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湘云里面的这套打扮是很紧身的,也就越发显出她的好身材来,"蜂腰猿背,鹤势螂形"这八个字是对湘云外貌的一个最精彩的描述。
  接下来再来看探春,探春的身上也有很多现代美的特质,但书中对探春外貌的描绘是比较少的,关于她的描绘其实只有一次,就是在她第一次出现时,讲的是黛玉眼中的探春:"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从对探春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她是符合古代的审美观念的,顾盼神飞是说她的眉眼之间都是很有灵性的;见之忘俗很重要,探春很有政治家的气度,那么做为一个政治家他就应该要有很大的影响力了,而探春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即便是在不说话的情况下,让人看她一眼,也能辐射出这么一种影响力来,这是体现探春的一个特点。第六十五回写的是小厮杏儿向尤氏姐妹介绍他们家中的几个姐妹:"三姑娘的浑名是‘玫瑰花’","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也是一位神道,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其中把探春比作玫瑰花,又红又香,但就是扎手,那么我们可以总结探春她的气质实际上是现代美和古典美的结合,既有古典所欣赏的削肩细腰,又有高挑的身材,而她的气质也兼具这两方面的美,她在平时看来也像那些闺阁小姐一样,也具有那样一种内敛,腼腆的气质,但是在惩治事务方面,她表现的又如现代女性的那种历练,洒脱,大方的特点,所以在探春身上,无论是她外在的形体还是内在的气韵都是一种古典美和现代美的结合。
  关于探春的着装打扮,书上并没有说,在她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有一段是黛玉眼中看到的三姐妹都是钗环裙袄,穿的都是一样的,但在书中还有一个场景就是探春看到刑岫烟没有玉佩,她就送了一个玉佩给刑岫烟佩戴,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探春是很在意这些身上的佩饰的,她不像宝钗那样认为这些东西是富贵闲装,探春也像黛玉一样是很会收拾房间的,她把闺房收拾的是很大方精致的,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女孩子应该是很喜欢打扮,也应该是很会打扮的,探春应该是很有黛玉之风的,她应该跟黛玉很像,也是一个很有品位的一个女子。这个就是探春的特点。
  接下来我们来看作者是怎么样来描写凤姐的,他写了尤二姐看到的王熙凤怎么美:"只见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眉弯柳叶,高吊两梢,目横丹凤,神凝三角。俏丽若三春之桃,清洁若九秋之菊。"我们知道这种赞叹之词再也没有比从情敌嘴里说出来有说服力了。本来尤二姐应该比王熙凤更自信的,而作者却偏偏从尤二姐嘴中写到王熙凤的美,可见王熙凤这种独特的气韵、影响力、震撼力有多么大。而且她的这身打扮也突出了她的俏丽与清洁,因为这种黑白搭配越发体现她的俏丽与"俏丽若山中之桃,清洁若九丘之菊"。事实上在这里她们两人一见面的这场较量当中,虽然本来尤二姐应该是有优势的,但实际上王熙凤她的这么一种精心设计,不管从打扮、气质、心智哪一方面都可以看出尤二姐其实已经不是王熙凤的对手了,这段话已经见高下了。当然这种朴素的打扮在王熙凤这里是非常少见的,我们可以看到第六回: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
  第六回说的是刘姥姥初进贾府的时候看到的王熙凤的情景。它前面一段文字是非常细致的介绍了王熙凤家中的这套布局。王熙凤家中的装饰也是非常的豪华,非常的奢侈。用的都是一些奇珍异宝,而她自己穿的衣服是"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也就是我们常在电视里看到的人物额前常常套着的攒珠勒子。然后穿着的是"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她的袄子和裙子都是红色的,颜色都非常鲜艳,穿着石青刻丝灰鼠披风。这个披风本来是在外面穿的衣服,它是很正式的衣服,可见她见刘姥姥还是蛮正式的。又因为这个披风是石青色的,我们刚才也说到石青色在清朝是一种很贵重的颜料,王熙凤经常穿的一种很贵重的衣服。紧接着下面几个字是"粉光脂艳",然后又讲到她手里的炉子,平儿给她的细茶盘。作者这里强调"粉光脂艳",因为王熙凤经常是浓妆艳抹的,不管是在外面还是在家里。她的这种喜爱打扮有一个缘故:王熙凤平时给人感觉非常干练,但事实上她的身体并不好,她的体质是很弱的。她比林黛玉好不了太多。只不过她比较要强、逞强,有病也装没病,让人感觉她身体很好。但实际上她天生是血色不足,所以她脸色不太好。她如果不化妆的话皮肤是比较黄的。书上有一段很有意思,是第四十四回,是她撞见贾琏和鲍二家的私情,和贾琏吵了一架,她就在贾母这边过夜。第二天贾琏来陪不是,贾琏看到的是"又见凤姐儿站在那边,也不盛妆,哭的眼睛肿着,也不施脂粉,黄黄脸儿,比往常更觉可怜可爱"。也就是说她平时偶尔因为没有吵架而没有化妆,所以也就显出了没有化妆的效果也就是黄黄脸儿。因为贾琏他也没有见过,反而觉得很新鲜,比往常更为可怜可爱了。实际上不管王熙凤是盛装、淡妆还是不化妆都是很美的,她的确是一个美人胚子。但事实上她的美归根结底还是一种病态的美,像林黛玉一样。但她这种病态美和林黛玉不同的是林黛玉是自然流露,不加掩饰的,而王熙凤她是故作掩饰,因为她是一种柔弱中透着一种好强的性格。关于王熙凤的外貌书上应该是没有涉及到,只是知道她身型应该是比较瘦的。然后别的外貌没有描绘,也就是说在这里作者只要强调这几个最重要的方面就够了,其他的东西都可以是由读者自己想象了。
  下面我们看妙玉。
  关于妙玉书上没有关于她的外貌的正面描述,它唯一提到的是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介绍妙玉说她模样而奇好,就这么简单的一句,没有具体的描绘。第五回《世难容》曲子里面说到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也就是说妙玉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但她的具体形象没有描绘,也是大家可以自己去想象了。那么关于妙玉的气质,可以和林黛玉对比着看。因为妙玉的性格、经历各方面和林黛玉都有相似之处。她们都是仕家出生,从小体弱多病,但因为父母双亡家道中落,所以只能寄人篱下。从小就非常多愁善感,非常细心敏感。所以她在气质方面可以比照着我们前面对林黛玉的分析。她的气质应该和林黛玉比较接近的,但不同的就是妙玉她的年纪比林黛玉大一些。妙玉刚进贾府的时候已经十八岁了,而她们几个还很小,她就比其他的几位更成熟一些。她的气质当中成熟的味道更多一些。
  书上没有妙玉着装的描绘了,我们的分析也非常有限。
  下面看薛宝琴。薛宝琴的描写恐怕是整本书中最吊人胃口的。因为它在人物还没有出场的时候就有大段的铺陈了。我们看他是怎么渲染薛宝琴的美的。首先是贾宝玉的一段话:"你们平时说宝姐姐是绝色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其实宝玉身边不乏美女,但他看到薛宝琴发出的赞叹是他竟形容不出了。我们再看晴雯的描述,没有太多的特色了,只是说她们四个人,大太太的一个侄女儿,宝姑娘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倒象一把子四根水葱儿。那最有意思的就是下面这段话了。下面这段话是袭人的问话,袭人问探春说:"她们说薛大姑娘的妹妹更好,三姑娘看着怎么样?" 袭人还没有看过她们就去问,因为她听说薛宝琴更漂亮一些。我们看探春这段话,因为探春是比较务实的她不会夸张。看她是怎么评价的: "果然的话。据我看,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袭人听了,又是诧异,又笑道:"这也奇了,还从那里再好的去呢?我倒要瞧瞧去。"那这段话就非常吸引人了。探春这段话说的是薛宝钗还有大观园里这些姐妹加起来都没有薛宝琴漂亮,那么这个美就很吸引人了。大家就很好奇薛宝琴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美。也就是说作者强调的是薛宝琴她的这种美艳的外表已经是大家想象的极限了,可是好像袭人说的是"还从哪里再好去呢",也就是说薛宝琴的这种美已经似乎是好到了让人不能想象了。
  但是我觉得作者非常吊人胃口的是作者没有写出薛宝琴到底是怎么美的。其实这里也有个缘故,因为像女性的这种外表的美的确很难用文字来描述,有的时候这种不写之写可能会更好一些。我们看下面还有一段文字也很意思,因为薛宝琴一到贾家来贾母就表现的非常热情非常疼爱她,然后就给了她一件凫靥裘,这个"凫靥裘"就是野鸭子头上的毛皮缝制的一件裘衣。这件衣服我刚开始其实觉得很奇怪,不能理解怎么会有这么一件衣服。可是我后来注意了一下野鸭子,野鸭子头上的毛的确是非常美的。它的这种美不像孔雀的美,孔雀的美是那种五彩缤纷的华丽的美。而野鸭子头上的毛它是一种暗绿色的,只有一个色调。但在不同的光线的折射下它呈现的颜色会不一样。没有光的那一面是呈黑色的,带一点光的折射的是呈紫色,正对着光是呈一种暗绿色。也就是说它本身是一个颜色,但因为光照的不同它会呈现不同的色调。而这种漂亮比孔雀毛这种漂亮更有一种庄重沉稳的气质了。它虽然颜色是单调的,但是它上面呈现出一种变化来。野鸭子头上的毛皮拼成的这件裘衣应该是非常美的,实际上野鸭子最美的毛就是它头上的毛了。电视剧里把这个凫靥裘演成红色的,这个应该是错误的。其实这件凫靥裘应该是暗绿色泛点紫光的那种,不该是红色的。那么这段话很有意思的就是薛宝琴披着这件凫靥裘来了,金碧辉煌。
  这时候史湘云说了一段话, 她瞅了宝琴半日,笑道:"这一件衣裳也只配他穿,别人穿了,实在不配。" 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了,就一件衣服为什么只有一个人才配穿,别人都不配。这个奥妙我觉得就在于绿色本身是一种很好看的颜色,但实际上能把绿色穿得漂亮的并不多,也就是说能把绿色穿得好看的一定是很过得硬的美女。因为穿绿色还有一个条件就是皮肤要很白。黄种人可能不是很适合穿绿色,因为黄皮肤可能被绿色衬得更加黄。黄种人不是很适合穿绿色,当然能把绿色穿得漂亮这一定是上美女。作者在这里就是用穿绿衣服穿得好看这样一种手法来强调薛宝琴的美。关于薛宝琴的美书上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具体的描绘了。它只有说到她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贾母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我们说林黛玉给人感觉像画,薛宝琴却比画还美。但实际上很多事情往往就是过犹不及。薛宝琴这个人物她的形象在《红楼梦》中并不是很丰满的。她出场的时候把她渲染得非常出色,首先她的美貌可以说是艳压群芳,而她这种才华也是可以和其他小姐并齐的。她的这种经历是贾家其他小姐所不能企及的。她从小就跟随父母把四川五岳都走遍了。但非常有意思的就是作者并没有让这个完美的人物有过多的可以挖掘的东西,这个人物形象其实不是很丰满。作者似乎也没有故意要去描画薛宝琴的意思了。
  关于元春应该是《红楼梦》中最吝啬的了,作者是只字未提她的外貌,不管是正面的还是侧面的。
  《红楼梦》中很多人物虽然没有正面的外貌描写,但还会常常有一些侧面的评论。关于元春的话就连侧面评论都没有了。
  我们也只能猜测既然贾家把她选入皇宫的话她应该是四个姐妹当中最美的了。
  然后她的气质应该也是比较端典稳重的,比较像薛宝钗的气质。作者这里对元春的外貌气质都不做描写他也有个缘故,在《红楼梦》的众多女性当中,贾元春应该是最高贵最神秘的。她是远远地在皇宫当中,如果作者对她的外貌擅加评论的话反而会破坏这种高贵神秘的感觉,固然可以满足大家一时的好奇,但这种高雅神秘的感觉也破坏了。所以作者为了保护这种感觉就宁可不去描绘她的外貌。所以非常遗憾的是我在《红楼梦》中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元春的外貌的描写。
  下面是迎春。
  关于迎春的描写书上也不多,它的这种描写方式很像探春,也是一出来就有一段描述。"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红楼梦》中迎春应该算是第二个比较丰满的女子。她是像薛宝钗一样,但他强调的是肌肤微丰,也就是说她可能和薛宝钗的肌肤风格还是不一样的,应该比薛宝钗还是要瘦一些。然后是"和中身材",也就是说她这个人是中等偏胖而且身材不高不矮。迎春她的外型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中庸,不会有什么极端的特征。然后"腮凝新荔,鼻腻鹅脂"。这个也很有意思。作者都是用吃的东西来形容迎春。这种秀色可餐是变着花样在说了。这也体现出了她肌肤的白腻,应该和宝钗有很多相似之处。然后是"温柔可亲"。元春她说话不多,这种微肥而且又沉默的人往往给人比较憨厚的感觉。书上有一段话是小斯兴儿说的,迎春的诨名是"二木头"。也就是说迎春给人的气质的感觉是比较本分、老实,比较逆来顺受、安分随时的这么一种气质。但书上就再没有其他的外貌的描绘了。
  下面是惜春。
  于惜春的描述很多地方都是可以和探春、迎春对比的。本来林黛玉眼中是逐次描写的这么几个姐妹。刚刚从迎春到探春写过,但是到惜春这里就非常奇怪了,只是说她"身小",这是可见的对比。第六十五回兴儿介绍她们几个姑娘的时候每个姑娘都逐次介绍过来。薛宝钗和林黛玉是最出色的,还有探春和迎春都有介绍。可是一到惜春就只是说明她的身份而已,并没有对她的外貌做描述。这个读者一种感觉,就是像这么好几处本来是应该介绍惜春的却又没有介绍,就给读者一种感觉好象惜春在贾家是无足轻重的,没有人会注意到她,她是不会引起人们注意的。但作者还是找了一个机会来描写惜春的美,也就是在第四十回。刘姥姥听说惜春会画画她就跑过来说:"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这是书上唯一一处还有人对惜春的美进行评论。那么其实我们可以想象惜春在这里应该是比较心酸的了,因为惜春她虽然是贾家的人,但她本来是宁国府的,她是被抱养在荣国府。实际上她也是没有亲情的归属感的,在家里也没有长辈去疼爱她。其实她也是很优秀的,但是没有人发现她的优点。所以唯一的一次赞美却是出自一个外人的口里,她应该在听到这话是很心酸的。这是书上唯一一次关于惜春的一个外貌评论而且还不是正面描写,正面的描写书上根本没有。
  我们看惜春的气质是怎么样的。惜春应该是书中姐妹年纪最小的,但是书上有一个关于惜春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情节就是"矢孤戒杜绝宁国府 ",也就是说惜春的性格非常的冷僻,非常的孤僻,所以她给人的一种气质也应该是一种比较冷漠。
  虽然她的脸应该是比较幼稚的,她的年纪比较小,但是却应该透出一种老成和非常冷漠的神情,这是我们可以猜测到的。
  下面还有关于李纨。书上没有她的正面描述,甚至连直接的人物的评论都没有。
  只是在第五回她的册子上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就是说还是肯定她是一个美人了。但是对她的外貌并没有做描绘。
  这样写当然也有一个好处。因为李纨她是青春丧寡,所以她平时为人表现的比较淡泊。尤氏有一次到李纨这里洗脸梳妆,但是发现李纨居然没有胭脂了,还要从丫鬟那里借来胭脂。所以李纨平时是不化妆的比较淡泊的,所以作者这里也用了一种比较淡泊的笔调,就不去直接描绘她的外型了,甚至连侧面的评论都没有就这样直接过去了。这是关于李纨的。
  当然李纨的气质应该是比较像薛宝钗了,跟薛宝钗有很多相似的成分。她也是比较端庄,比较合于正统的。
  下面是刑岫烟。关于刑岫烟的描写和薛宝琴的正好相反,刑岫烟是刚刚上来的时候就很平淡,但是在到来贾母家的四人当中,刑岫烟的形象应该是最丰满的一个。关于她的评论作者几乎都是一笔代过,先晴雯说她像水葱儿,然后也没有具体的描写。在《琉璃世界白雪红梅》那一节里面,刑岫烟因为家里穷,所以她没有避雪之衣,就穿家常衣服。但是平儿有一段话说"越发显的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刑岫烟应该是比较瘦的,她应该也是一个瘦美人。
  关于刑岫烟的气质书上只是简单的提到说"薛姨妈觉得她生得端雅稳重",而贾宝玉赞叹刑岫烟,说她言谈举止像野鹤闲云。书上没有关于刑岫烟的具体形貌描绘了。那我们也可以做一些猜测。首先,刑岫烟这个名字和史湘云的名字有相似的地方,都是云烟。作者经常借名字来象征人物的很多性格特点。像宝钗的"钗"是金字旁,它代表一种世俗的追求。
  宝玉、黛玉他们共一个"玉"字,"玉"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它象征着一种坚贞的精神。而"史湘云"和"刑岫烟"的"云烟"都是代表着道家一种比较超然的境界,她既不会像薛宝钗去主动的合于世俗,也不会像宝黛那样去把自己和世俗对立起来,她是一种比较超然的态度,比较淡泊的一种境界。所以我觉得刑岫烟的气质应该和史湘云是比较接近的,比较淡泊的一种境界,不过她的区别就在于史湘云她是比较外向、比较活泼,刑岫烟相对比较稳重、内向一些。但是她们的价值观念,为人处世的方式,做人的风格方面是很像的,所以这两个人的气质我觉得是可以对比着看的。
  下面是秦可卿。
  关于秦可卿其实争议很大,一直有人认为秦可卿才是红楼第一美人。我们看作者是怎么写的。首先第五回在他的《好事终》的曲子里面就说到是"擅风情,秉月貌",第五回这一回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境"境幻仙子把贾宝玉引到一个女子的房中,向贾宝玉介绍这个女子是"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有如黛玉。"也就是说在这里作者设计的这个秦可卿她是既有薛宝钗的美艳,又有林黛玉的风度。我们知道薛宝钗和林黛玉分别是代表着两种美的最高境界,一个是美艳的外表,一个是超群的风度。可是秦可卿居然可以二者兼得,所以境幻仙子介绍她说汝名兼美,所谓兼美就是兼具钗黛二者之美,也就是说她能够兼具钗黛二者之美,那她就是当之无愧应该是红楼第一美人了。后面的几段话也都是讲得是贾母说到秦可卿也是生得袅娜纤巧。秦可卿也应该是比较瘦的,她在瘦弱方面比较像林黛玉,但容貌方面又应该有薛宝钗的那种艳丽。书上第七回有一段话是很有意思的,这段话是周端家的见到香菱,她把香菱上下打量一番,说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小蓉大奶奶的品格儿。"也就是她在这里说香菱长得像秦可卿。那么这句话我们翻得更加现代口语化一些的话,她说的就是香菱很漂亮,她就有秦可卿那么漂亮。我们看完这段话它背后的含义,当我们平时说哪个女孩很漂亮,有谁谁谁那么漂亮。我们说的后面这个人一定是这个圈子当中最美的那一位。所以实际上在贾家人心中,他们看来秦可卿应该是最美的。秦可卿被贾家当作美女的标准的。所以当她们再看到另外一个很美的人的时候,他们就想到"哎呀她有这么漂亮,居然有秦可卿那么漂亮,"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实际上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在贾家人的心目当中秦可卿应该是个标准的美人。
  这么美的一个人,作者也用的是不写之写。就是不去描写她具体外貌,只是对她气质可以做一些猜测而已。
  秦可卿她的风度是比较像林黛玉,不过我觉得她既然是兼美的话,风度上面应该还是会稍逊一些吧!我觉得不太可能达到林黛玉那种境界,因为毕竟才华无法企及。它这里说的风度像林黛玉应该是有林黛玉那么一种风情,所谓的"擅风情,兼月貌",但是她没有那种高雅来平衡"善风情",秦可卿她是一个表面非常温柔和顺,但实际上内心是非常要强的。张道士看病那一节中说过秦可卿其实是一个生性非常要强的人,其实她一直是希望能够像王熙凤那样。
  秦可卿的气质当中应该是一种柔中带刚的,那么像这么一个"擅风情,兼月貌"的人,她也应该是很善于打扮的。
  但是秦可卿很早出现也很早就消失了,我们可知分析的内容也就比较少。
  下面看香菱。
  关于香菱应该说是很有传奇色彩的。香菱一出现就是冯源看到她,本来冯源是酷爱男风最厌女子的,但是看到香菱马上就决心买来然后不再娶第二个了。薛蟠也是一看到就要买过来,就说打死人也再所不惜。但是书上也没有对她的美有很细致的交待。有一段是贾涟见到的香菱,说她是"生的好齐整模样"具体的特征是葫芦僧,也就是门子说出来的,说这个香菱从小眉心原有米粒大小的胭脂记,从胎里带来的。这是关于香菱的外貌唯一知道的一个比较具体的特征。然后再就是周瑞家的也说她像秦可卿,再就没有别的交待了。那么在书上作都经常用一个字来形容香菱,就是"呆"字,香菱在书中跟其他的丫环不一样的也就是在这个"呆"字上面了。因为红楼梦中很多丫鬟是非常聪明伶俐的,但是相比之下香菱显得比较单纯比较天真,比较有孩子气。还有一段话很有意思。是四十八回,贾宝玉有一段话,这段话是说在香菱学诗之后,因为香菱对诗非常痴迷刻苦,贾宝玉有段话说:"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贾宝玉他的审美也并不是说光美就可以,从他这段话可以看出他觉得不光要有外在的美,也需要有一种内在的涵养。所以在贾宝玉看来香菱的美已经在简单的很低的层次了,她是美到了可以和贾家的小姐和奶奶们媲美的,美如果没有一种内在的气蕴的话实在太可惜了。所以实际上曹雪芹这里也有强调美是需用要内在的气质来支撑的,要有内在的涵养美才更有意义。
  下面是晴雯.
  读过《红楼梦》的都有知道在《红楼梦》的丫鬟当中晴雯是最漂亮的。书上王熙凤有一段话说:"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贾母也是因为晴雯爽利言谈针线这方方面面都是最好的,觉得晴雯漂亮,所以她专门把秦雯安排在了贾宝玉身边。这都是对秦雯的侧面描绘。一次比较具体的描绘是王夫人嘴里说好的,她有次跟老太太进园子,她看到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我们这里看到晴雯的特点就是腰很细,也是窄肩膀,这都是符合古典美的。最好的就是眉眼像林妹妹,也就是说她长得和林黛玉比较像。其实书上这些容貌相像的人有的时候性格也会有相似的地方,晴雯的性格其实和林黛玉的确有相似的地方。她们其实都是本性很聪明但是不愿意把聪明用在人际关系调和上面的,性格比较倔傲的人。书上常用西施来比作林黛玉。这里王善保家的也是用西施来比喻晴雯了。说晴雯本来就模样好,又喜欢打扮,所以像个西施的样子,然后王夫人这段话也是用西施来比作晴雯,说她本来是没有刻意装扮的,结果反而有"春睡捧心之遗风"了。实际上晴雯和林黛玉一样也是病美人。袭人是比较健康的,但是晴雯是比较病弱的。和林黛玉一样的就是她也是经常逞强,明明是有病但还是要强。书上唯一对晴雯比较细的一个细节就是关于她的指甲。关于她的指甲书上有两段交代,一段是她生病有一大夫来看她,她的两根指甲足有三寸长。还有一回是说到晴雯临终的时候见贾宝玉,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铰下。晴雯是书上唯一强调了指甲的人物。她还有几个和林黛玉相似的地方就是她容易生病,就像林妹妹那样有肺病,经常是面上烧得绯红,也就是像林黛玉一样脸上有病态的红晕,有一种让人怜爱的美。
  下面看袭人。
  袭人是宝玉身边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丫鬟。关于袭人书上第五回说到宝玉眼中的袭人是柔媚娇俏的形象。因为袭人是在贾府经常出现的一个人,所以对这么一个人如果你要对她进行描述从某一个人眼中写袭人的美的话不能借贾家人的眼睛。对袭人的描写比较合适的是用贾家之外的一个人的眼睛去看袭人,所以作者就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这么一个人,就是他并不经常往来贾府但是又可以进贾府的这么一个人----贾芸。作者借贾芸的眼睛描绘了袭人的外貌特征。特征是:贾芸眼睛溜瞅着那丫鬟,说她细条身材,也就是说袭人也是很瘦的。"容长脸面,穿着银红袄儿,青缎背心,白绫细折裙",她的上衣是红的下裙是白色的。"青缎披风",青缎是那种黑色的缎子,在古代丫环是常穿黑色的衣服的,可见袭人这个打扮虽然一方面颜色鲜艳,搭配比较好看,但也是还是要注意身份的,这还是穿的青缎背心。还有一段话是二十四回宝玉见到官芳,看到官芳很白,他觉得白腻不在袭人之下,这又可见袭人还是很白的。她也是一种健康的美,其实这一点很像史湘云了。就是说她也是白与瘦兼得的这么一个美人,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她是长脸,因为长脸是很难有那种一等的美人的。书上说的袭人的模样是比晴雯略差一些,但也是非常漂亮的。就是书上对书上的美女层次的排序基本上是小姐们一般要高一个等级,然后丫环们一般稍微低一些。晴雯是丫环里面最漂亮的,然后紧接下来的就是袭人,平儿,鸳鸯,紫娟。这四个人基本上是相当的。袭人的气质特点,薛姨妈有一段话是比较好的:"袭人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也就是说袭人的气质,她给人感觉平时是非常温婉贤淑,非常温柔和顺,但是袭人她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所以她的这种和气里面是带着一种刚硬要强得的,也就是说袭人的气质也是一种柔中带刚的。这是关于袭人,当然袭人这里也有和薛宝钗比较接近的地方,书上说的是"形为黛影,韵为钗赋 "。
  下面介绍的是平儿。
  刚说到平儿的美也是经常和袭人并齐的,我们看他怎么写平儿。书上首先是第六回平儿刚刚出现的时候,"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便当是凤姐儿了。"然后三十九回有一段李纨的话,说"可惜这么个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不知道的人,谁不拿你当作奶奶太太看。"六十八回有一节是凤姐带的一帮人找尤二姐,尤二姐也是第一次见到平儿,她就见她"打扮不凡,举止品貌不俗"。那我们看这三段文字其实写的是非常诱人的,但同时也就非常让人失望的。诱人是说他把平儿烘托的非常美,但是让人失望就说你看来看去看不到她具体的样子。这三段话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突出平儿一个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平儿不像一个丫鬟。首先是刘姥姥看到的平儿,因为她穿得很好长得也很好,就以为她是凤姐了。李纨也是说一般不知道的人都会把她当奶奶太太看。尤二姐也是从来没有见过平儿,但是第一眼就能猜得到她是平儿。平儿她的气质让她放在丫头堆里是可以一眼认出来的,她是具有这种一般的奶奶太太的这种气质的一个人,这是平儿外表一个最大的特点。那么她这个特点和她的特殊经历有关,因为她本来就是个通房大丫环,她是介于主仆之间的,她既是主子又是仆人。而且她实际上她是协助王熙凤在治理这个家庭,实际上整个家庭实际事特都是操控在这一主一仆两个人手里,所以平儿平时实际的权限是非常大的。她的这种特殊的地位也导致她有这么一种特殊的气质,她不会表现的像一般的丫环一样。我们看后面还有几段介绍。这里有贾宝玉对平儿的一个描述,说她是"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也就是突出了她的这种聪慧和美丽。"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就是贾母也说王熙凤和平儿是一对美人胚子了。李纨也说王熙凤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就是强调平儿的这种特殊的气质。平儿和袭人的气质应该是有相似之处了,平时也显得比较温婉贤淑一些。当然她跟袭人不同的就是袭人更多的在于对自己有利的方面,这个平儿却经常显得比较无私一些。
  下面是和袭人、平儿的美并齐的鸳鸯。她"穿着水红绫子袄儿,青缎子背心,束着白绉绸汗巾儿,脖子上戴着花领子",因为在清朝时候衣服和领子是分开的,领子是要另外戴上去的。而后宝玉凑上去后用手摩挲,觉得其白腻不在袭人之下。鸳鸯其实还是应该爱打扮的,她的衣服搭配得还是比较鲜亮的。这段话在具体的外貌上面只是强调鸳鸯的白,就可见鸳鸯也是一个健康美丽的女孩子。下面说的是刘姥姥看到的贾母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丫鬟在那里捶腿,这个美人一般的丫鬟当然也是指鸳鸯。再看下面还有一段话,这段话是"鸳鸯女誓绝鸳鸯偶"那个情节里面的,讲的是邢夫人眼中看到的鸳鸯,邢夫人上下打量鸳鸯,"只见她穿着半新的藕合色的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下面水绿裙子。蜂腰削背,鸭蛋脸面,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我们看她的特点,"蜂腰削背"是身材非常瘦削,"鸭蛋脸面"是非常秀气,"乌油头发"在鸳鸯这里也是强调皮肤的白腻和乌黑的头发,"高高的子"是比较大气,虽然是丫环,但是品貌是比较大气的"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那有人觉得这雀斑是不是不美了呢?但是非常细心的,他写的是微微的几点雀斑,就是说她是因为太白了才显示出来,也许皮肤黑一点这雀斑就看不到了。那么实际上在这里是强调她皮肤的白,也是白璧微瑕,但是瑕不掩玉。刚才那段话还有一句讲的是鸳鸯当众绞头发,她说到她要去当姑子,当然把头发散来绞。众人忙抢上去。抢上去看的时候头发绞得不透,因为她头发极多。绞得不透就急忙替她挽上。这里强调鸳鸯不光头发好而且非常多,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美。因为头发很多所以她绞头发时既可以受到抗婚的效果,同时又不至于让形象损失太大。鸳鸯的气质应该和晴雯有更多的相似的地方。因为鸳鸯、晴雯都是很有反抗意识的女孩儿,但是不同的是晴雯表现的比较露骨比较直接,鸳鸯的这种反抗平时是不露声色的,只有到关键的时候她才会体现出来,平时她有更多的袭人、平儿那样的温婉、贤良,但是她的骨子里又透露着晴雯的反抗精神,这是鸳鸯的一个特点。前面几段文字里鸳鸯的打扮是比较鲜亮的,但自从抗婚以后,书上专门强调了她再也不盛装浓饰,就是说抗婚之后她再也没有特别的打扮,可见她真的是说到做到的。
  前面我们介绍的这些小姐、丫鬟都是贾家内的,她们虽然是各有各的特色,但是都是会透露出大家的气象。
  但是我们最后介绍的尤二姐、尤三姐更多的是像平民的女子了。这两个女孩身上有更多的世俗的狐媚的气息。
  先看尤二姐。其实尤二姐是我们这里介绍的所有的红楼女子中最没有特色的一个。因为她真的是除了美丽再没有别的特点了。书上说尤二姐是比较温柔的,但我觉得她这种温柔和袭人是不一样的。她的温柔更多的是美丽的复赠品。没有太多特色的。那我们还是看他怎么写的。首先是贾琏对她的夸赞,说她标致,言语温柔,举止大方。然后说到:"人人都说你婶子好,据我看哪里及你二姨一零儿呢。"他是对贾蓉说的,意思说人人都说王熙凤好,在他看来,王熙凤是比不上尤二姐一零点的。下面也是关于他对尤二姐的赞叹,说她怎么齐整:"人人都说我们那夜叉婆齐整,如今我看来,给你拾鞋也不要。"这都是贾琏嘴里说到的尤二姐,关于尤二姐的描述有一段是非常精彩也是很有特色的一段文字。这段话很有意思,说的是王熙凤把尤二姐骗进贾家,然后带着她来见贾母。实际上这段话是间接写出了尤二姐的美。我们看它是怎么说的:"正值贾母和园中姊妹们说笑解闷,忽见凤姐带了一个标致小媳妇进来,忙觑着眼看,说:"这是谁家的孩子!好可怜见的。"这话就可以看出尤二姐远远的看就很漂亮了,贾母就很关心就想问长问短了。可是王熙凤就说让贾母看看尤二姐漂不漂亮,贾母就好好看了。她专门拿眼镜看,尤二姐又经得起近距离的仔细的观察。她带着眼镜,命鸳鸯琥珀:"把那孩子拉过来,我瞧瞧肉皮儿。"就是看她皮肤了,众人都抿嘴儿笑着,只得推他上去。贾母细瞧了一遍,又命琥珀:"拿出手来我瞧瞧。"鸳鸯又揭起裙子来。揭起裙子是要看她的脚,脚是不是小,是不是三寸金莲。贾母瞧毕,摘下眼镜来,笑说道:"更是个齐全孩子,我看比你俊些。"她是对王熙凤说的,贾母也觉得尤二姐比王熙凤漂亮。乍看就给人感觉很惊艳,细看也很经看。这二者能得兼的的确是一个上上乘的美人了。像六十五回这段话都是在突出她美的程度。这里并没有说到她是怎么个美法,对她的五官都没有讲,只知道她手脚长得好而已,皮肤也很好。但是其它的五官我们都不知道,就是突出强调尤二姐美的程度。她每一方面都长得很好,而且长得比凤姐还漂亮。作者在这里所要强调的也只是美的程度而已。书上也是多次有人说到"新二奶奶比旧二奶奶还俊",六十九回也有一段话说的是尤二姐死后,贾琏掀起单子看到尤二姐面色如春,比活着还美貌。尤二姐一直到死都很在乎美貌,其实尤二姐她的悲剧跟她的观念有关,她自己也是妄想凭借美貌可以取得荣华富贵,但是她还没足够的准备去迎接大家庭里的生活,所以最后非常悲惨,她最后到死都很在乎自己的美貌所以她死的时候选择吞生金的办法,因为她想到上吊比较难看,然后为了死后还好看些,就用吞生金的办法,果然有效果,贾琏看到她死后好像比活着还美貌。
  最后我们介绍尤三姐,尤三姐恐怕是《红楼梦》里最有魅力的一个女子,因为她不是贾家的人,她的这种美带有更多的原始、蒙媚的,更多的是对人诱惑的色彩。尤三姐的这种美是最具有魅力的。书上有段话说的是她和贾珍、贾琏她们喝酒时有一段对她外貌的描写,就是"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
  作者在尤二姐、尤三姐身上提到过小脚,却在别的女性:贾家这么多小姐、奶奶、丫鬟没有一个提到小脚。只有在尤氏姐妹提到了她们是三寸金莲。然后说她是"两个坠子却似打秋千一般,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雾,檀口点丹砂。本是一双秋水眼,再吃了酒,又添了饧涩淫浪,不独将他二姊压倒,据珍琏评去,所见过的上下贵贱若干女子,皆未有此绰约风流者"。这句话就是说尤三姐在《红楼梦》里是最有魅力的一个女性,而她这种魅力首先来自于她出色的美貌。
  尤三姐身段像林黛玉,那么既然像林黛玉的话,她是比较瘦的,她也应该是个瘦美人。柳眉细眼,和林黛玉、晴雯她们是比较像的。书上还有好几段对她的侧面评论。小厮兴儿说尤三姐配贾宝玉:"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就是说她和贾宝玉放在一起,看上去是很配的。尤三姐和柳湘莲也是挺配的。贾宝玉说她是:"难得这个标志人","古今绝色,堪配你之为人"。这个"你"指的就是柳湘莲。书中还有一段是贾琏说的:"我这内娣的品貌是古今有一无二的"。
  作者是反复地用侧面描写来烘托尤三姐之美。
  《红楼梦》里除了写这一对平民姊妹外,还提到了一个更加平民化的女子——村里的二丫头。
  曹雪芹并没有直接写这个二丫头,而是通过宝玉见到她及对她的恋恋不舍来突显出平民女子之美的。
  书上还有提到,像多姑娘、夏金桂这类女性,属于很泼辣,甚至很淫浪型的。
  一般的小说对这种泼妇、浪妇是嗤之以鼻,大加贬斥的。但是在雪芹先生笔下,这类女性身上却有着美的闪光之处。
  书中还有一处是借薛宝琴之口描述了一个外国美人,可见,作者的审美范围已经非常广了,甚至涉及到了西方的女性美。
网站目录投稿:旃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