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朋友介绍看柴静的《看见》,新书到手,厚厚的一本很有质感。400多页,一天半时间,我已读完一小半。 柴静写自己,我看到了自己。 柴静写别人,我看到了社会。 柴静写自己:写出初茅炉时的浅薄,写自已如何在各种人的点播下成长成现在的样子。人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不一定哪天,突然就开了窍,不经意就成长了起来。只不过有些人长着长着就忘记了自己是谁,也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柴静写别人:她自己的节目叫"看见",书也叫看见。也许对她来说,做为一个新闻记者,她只能把看见的原封不动不加任何观点的传递给观众。所以她写书,把电视上不能表达的,以纸媒的方式表达出来。她让你知道,哦,原来你可以这样,原来你可以那样,原来社会上有这样一些人存在,原来事情背后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 读《看见》,让我了解,其实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柴静是个好姑娘。 我在看这本书时做了很多笔记。个人觉得这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 让我们看到更多真实发生的事情。没有因为某些事情不重要、不被重视就被忽略。孰是孰非,大家自己判断,柴静作为一名记者只是把所有的真相展示给我们看,比如药家鑫、虐猫女、卢安克、非典护士、奥运会运动员、两会会员、社区百姓……不因为内心的激烈情绪就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大家有理由愤怒、鄙夷、不耻、震惊、感动,但更有理由知道事情的真相。 这本书写的不仅仅是柴静和她的成长,更多的是她身边的同事(包括一些我们熟悉的央视主持人)和她所采访的人。各色各样的英雄、罪犯、贩毒、拉皮条、普通百姓,作为这个社会发展的一员,展示了真实的自我,让我们看到了无数人的内心世界。 -- 这本《看见》,你看不到大量的排比句式。你看不到各种青春文学里细如毛发的心理描写,你甚至看不到任何时下文艺小说里流行的词汇,以至于我看到三分之二后各种百度找到柴静早年的电台节目的片花发现她应该也就是一个文艺女青年才对。 可又是什么,让她那些自我矫情迅速干瘪?让她本身丰盈起来了呢? 或许来自于这十年她的自省,或者来自于这十年她所遇到的人。 我想如果我们把自己生命里遇到的,出现的人也记录下来的话,会是什么样子?会变成流水账?还是家长里短? 自省是痛苦的,而我们总喜欢舒舒服服地活着。 有时候不是我们看不见,或许我们只是不想看见。 ---------- 柴静采访中所见所感写下的见闻,与其说是传记,我觉得可能采访笔记更准确一点。主观,感性,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却限于记者与央视这个背景所处的身份。很难写出更进一步的东西。我记得当时看的时候是挺震动的,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讲得这些有过于远了些。对我们,猎奇大于了解,震撼大于体验。你看过,如果不是一些事,人的提醒。看过就忘了。 相对于大江大海,这本书是小溪,又浅又小,迈过去就不会有人记得它。中国的记者就像这些小溪,太阳一晒就干了,沙子一埋就没了,请你喝几次茶,你再不乖一点也就进去了。新闻的力量在中国来源于真实。然而在当下的中国,真实毫无力量。大家都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但就是放在那里改变不了。大家都知道雾霾二氧化硫是毒药,可你还得天天吸,日日吸。所以每当这种时候,你都不得不去面对记者这个职业所带来的无助与焦虑。 很多人看不起这样的小溪,说小溪无关大局,跟大江大海中国梦没有一毛钱关系。跟你每天张口闭口的经典毫无关系。 可是哪里的大江大海又是凭空里冒出来的呢?不都是一条条这样清澈见底的小溪汇聚成的么?她又小又浅薄,还感情用事。可是现在还哪里有这么清澈的小溪呢?不早都一条条的干涸了,浑浊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