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最初是因具有药用价值进入人类生活的,以后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健身或保健的饮料。《茶经》说茶"为饮最宜",包含着两重意思,一是可以防治一些疾病,但有一前提,即必须是"精行俭德之人",并有一个限量,即"聊四五啜",还要采摘适时,精工制造,不含杂草,其疗效则因茶的产地而异;二是可以"荡昏寐"(见《六之饮》),并把它作为一种精神生活中的"饮料",这在我国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中也可以常常看到。茶传至国外以后,开始也有类似的情况,日本的茶道,更是把饮茶用作促进精神文明的典型。 《茶经》对茶的防治疾病的效能所提出的前提,即饮茶的必须是"精行俭德之人",也就是指过去所谓的"君子",这就意味着,不是"精行俭德"的人,饮茶就不能获得应有的效益。这样的提法,从现在看来,显然是错误的。但陆羽之所以这样提,应和《茶经》的写作思想密切相关。陆羽虽出身贫苦,却以一个僧徒的身分长期在寺院中生活,长大以后,又不间断地学习儒家的著作,并和封建士大夫阶级时时往来,因此,把他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的思想反映到他的作品上来,这是很自然的。由此而联系到陆羽在《六之饮》中把人民群众之间根据流行的煮茶方法所煮成的茶,视为"沟渠间弃水",这可以说,《茶经》作者是以封建士大夫阶级的饮茶习惯来论述茶的饮用价值的。 茶的健身和药用价值,古今中外,论述颇多,近来更有所发展。在我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茶可防治疾病的记载,有的甚至说茶可治百病,为"万病之药"(见唐陈藏器《本草抬遗》),有的说饮茶可以长寿(见宋钱易《南部新书》),而《茶经》提了六种功用,即可治"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和"百节不舒"。至明代,钱椿年撰、顾元庆校的《茶谱》中,除了"止渴"、"明目","除烦"与《茶经》所提的类似外,又加上了"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益思"、"去腻"等六种,这样,仅《茶经》和《茶谱》两书就一共列出了12种效能。此外,在其它古籍中,还提出"轻身"或"令人瘦"、"去人脂"(见《神农本草经》、《本草拾遗》及宋赵希鹄《调燮类编》),"醒酒"或"解酒食毒"(见《广雅》及《本草纲目》),除"瘘疮"(见《本草纲目》),治"伤暑"(见宋陈承《别说》),"能涌无忘"即增强记忆力(见南朝梁任防《述异记》)等等效能。 茶的这些防治疾病的效能,古人都是从实践中得到的。我国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在他的名著《本草纲目》中还论述了茶的药理,他说: "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闽(通恺,欢乐的意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本草纲目》又引述了前人和李时珍本人的见解,在"主治"项下,综合茶的效能共有七条: "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睡,有力、悦志。"(引自《神衣食经》)"下气消食,作饮,加茱萸、葱、姜良。"(引苏恭语)"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引陈藏器语)"清头目,治中风昏愦,多睡不醒。"(引王好山语)"治伤暑,合醋治泄痢,甚效。"(引陈承语)"炒煎饮,治热毒赤白痢;同芎劳、葱白煎饮,止头痛。"(引吴瑞语)"煎浓,吐风热痰涎。"(李时珍语)此外,在"发明"项下,还引用苏轼的话,说:"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坚齿消蠹。" 《本草纲目》论饮茶的利害,比前人有较大进步,主要表现在:(1)用中医的辨证论治的原理说明了药理;(2)引用了前人的论点,利害并述;(3)加上了"煎浓"、"炒煎"和"温饮"、"热饮"等煎饮方法。《本草纲目》还提出"嗜茶成癖者,时时咀啜不止",也会导致疾病。当然,过量地,特别是晚间或睡眠以前饮茶,对睡眠是有妨害的。空腹饮浓茶,以及饮过浓的茶,更使人有不舒服的感觉。但这是饮茶时间、数量的掌握问题,也是由于人的年龄、体质不同,对此能否适应的问题,而不是茶的药物作用问题。 茶不是一种万应灵药,主要是一种健身或保健的饮料。饮料用以解渴,这是一般饮料的主要作用;现代的饮料又讲究营养价值,这是饮料作用的一个发展。茶已是世界性的饮料,它除具有特殊的解渴作用和一定的营养价值以外,还有许多药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生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相互探讨研究,多所创新,人们对茶的药理功能的认识,也大大地推进了一步。茶叶化学成分的组成,经过分离和鉴定的有机化合物已达450种以上,无机矿物营养元素已有15种以上。在这些成分中,绝大部分具有促进身体健康或防治疾病的效能。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