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是一本由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元,页数:4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读后感(一):非常棒的博物馆图录指南! 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约300万件收藏中挑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600件藏品,用精美的照片和简洁生动的文字将它们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整本书分成5个大类,每一类都可以挑出来独自出一本书。一本书的钱可以读五本书,超级划算有木有!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读后感(二):读书笔记 看的时候觉得小时候课本上宣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弱爆了。中国文化更像是一个迟到者,看到其他人先出发并已走出很远,于是像个孩子似得耍小聪明,永远不肯老老实实去如实描绘或雕刻一个人的样子,而是用所谓写意抽象的手法掩盖自己能力的不足。欧洲众多宗教题材艺术品太压抑了。圣母玛利亚的故事让人恶心想吐。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读后感(三):《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一部凝聚了上下五千年艺术精髓的艺术指南 文|沧海可耕田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读后感(四):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列夫·托尔斯泰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读后感(五):一本吸引读者走进博物馆的参观手册 提起"时装学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要提起"大都会博物馆时装学院慈善晚会(Met Gala)",大概很多人就知道了。Met Gala被誉为"时尚界的奥斯卡",每年都会邀请时尚圈及娱乐圈的重量级人物以及纽约上流社交圈的名流们出席在大都会博物馆举行的慈善晚会。Met Gala每年都会设定不同的主题,这个主题不仅为整场晚会设定基调,出席的明星也大多会根据这个主题来挑选自己的礼服。2015年以"中国:镜花水月"为主题,全场充满了中国元素,范冰冰、赵薇、章子怡等明星都有出席,因此被中国网友所熟知。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读后感(六):通往艺术的殿堂——在书里畅游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这本来自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官方编写的藏品说明书真的是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这是近三十年来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首次重新编制,很多馆内展品,以及在原有的内容和信息上都做了更深一步的介绍和拓展。在质量上真的是感人啊!所以这本书也可以说是:没去过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就靠这本指南来过把眼瘾吧!打开这本书,感受扑面而来的来自各个时代的文化艺术气息,在图文并茂的解说中也将你引入艺术的神圣殿堂。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读后感(七):良心之书 题目有两层意思。第一是读这本书能"良"心,动词。第二指这是出版社的一部良心作品。 最值得说一说的就是这本书的性价比,定价138,半价69可以随便买到,但从纸张,印刷,图片和文字的质量来看,这个价格非常划算。找到一本值得收藏的书籍,令人喜悦,收藏成本不高,无疑又加深了这种感受。 厚厚的一本,内容丰富。虽然比起馆内实际的收藏,还只是凤毛麟角,却也已经足以让人消磨时间,流连其中。 比起几百元的大开本艺术类书籍,它的图片尺寸并不大,却十分清晰,拍摄角度也能让人看清楚每一件作品。以此,换来了两个好处,首先,在有限的页数内,内容做得丰富了。接着,可以让人爱不释手了 — 虽然那些十公斤的大书也值得被爱,但无法释手,因为你根本没办法拿在手上。 如果日后出现更大开本的续版,可以看到更大尺寸的图片,应该也是一桩乐事。但总体来说,当下这本已可令人满足! 希望对您的选择或购买所有帮助。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读后感(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美国特色"汇总 1、 艺术作品鉴赏从来都是很主观的,哪怕学再多的美学原理,也只是提高鉴赏水平,但对艺术品的感受依然是个人喜好。专业的艺术家应用审美原理来评判一件艺术品的高低,但是喜好更多是自我的一种表达。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一个同为学艺术的同事说说过一个故事,他说在学校得过最高分的作品是一个木雕作业。 艺术生找素材时是最纠结的,当时为了应付作业,一度苦苦寻找天日都没有找到适合的。有一天傍晚和同学去学校小树林散步,看到一个形状奇特的树根。这竟然让他突发灵感,把树根捡回来,进行材料改造,重新构思赋予它艺术的想象,作业交了后,竟然脱颖而出,还成那年系里最优秀的作品。如今依然放在学院的优秀作品展馆中。 用他的说法说,其实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树根,他仅仅是把多余的地方除掉了,然后用艺术的手段给它配上艺术的语言,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有些出乎意料外。 对艺术评选来说,往往创意要比美学更加重要,或者说创意占的比重更大。各艺术类比赛的情况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指标,这些比赛选出来的作品,往往会是一些哗众取宠的作品。 可是能流传下来的作品,经过历史的洗礼,能放到博物馆里作品才是真正回归到艺术水平本身,也是最能体现艺术价值的。 这些日子一直在精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这本书,无论是从质量或者内容的份量甚重。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读后感(九):有种念头唯遇见艺术品才有 1、 什么是艺术? 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同。美国女艺术家奇奇·史密斯曾说:"艺术是一种思考的方式。就像站在风中,让风随意的把你吹向任何一个方向,然后一切才开始明朗:做这件事,做那件事。" 我想那是心之所向。 到底艺术品能给人带来什么?手中这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提到在拥有第一件艺术藏品以前就有了这样一个观念——"艺术可以使所有接触它的人上进,促进个人信念擢升,可以使向善的理念实现。" 拿在手中,这本书很沉,不仅仅是书本身的重量,里面介绍了六百余件艺术品,呈现了六千年人类创造的视觉文化。开始尝试着去欣赏这些,有种仰望群星闪耀的感觉,没有去过大都会博物馆,但仅仅这些图片和介绍,已经让人深深震撼,这太美了,我甚至很感动。 2、 开始了解雕塑是从电影《卡蜜儿》,那位法国天才女雕塑家因为爱上罗丹而饱受痛苦,而生命的力量可以从洁白光滑的石头上传递出来,魔力般。古埃及人认为艺术是保存生命的一种方式,在埃及语中表达雕塑家的单词可以被翻译成"使生命得以保存的人。"有的雕塑甚至不需要完整,只是身体的一部分,而精神与肉体的痛苦或者力量就已经分布在整个身体了,任何片段都可以包含并呈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这本书第一页展示的紧缩扭曲的脸的部分,不需要靠姿势的痛或者脸的愤来传达,因为力就可以让人感同身受,雕塑品表达的所受折磨会点燃人的心。苏格拉底说:"雕塑家能够通过外在形式来描画灵魂的动态。" 3、 人对艺术有着非常个人化的感觉,没有什么规则,欣赏一幅画也不是必须特别多的了解,有的时候可能会像吃好吃的,只能品尝而无法分享滋味,有的时候却是了解多一点,能品尝的也更多一点。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读后感(十):通往迷宫的手册 逛大都会博物馆绝对是对体力和脑力的极大考验。稍不留神,就会迷失在某个片断性的时间和空间中,如入迷宫。每次出来,都小腿酸疼,浑身乏力,恨不得身边有张床能马上躺下来休息。但即使这样,还是想去。 读了很多批判博物馆的理论,比如博物馆是殖民者冠冕堂皇的藏宝地,用炫目华丽的藏品和主流的话语掩饰了自己曾经的恶行,再比如博物馆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切割、重叠、分离、重组,是一个福柯笔下的异托邦。 但每次一走进大都会,这些批判理论就被抛在脑后。千言万语,抵不过看到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物件时那种内心的雀跃和激动。感叹做工之精细、感叹人之灵巧。 很多时候,语言是乏力的,通过语言的再现也是苍白的。只有和物件面对面的接触,才能感受到蕴含于其中的无限力量。也许是一件瓷器中一道光滑漂亮的曲线,也许是一幅油画里一个带着鲜艳饱满色彩的有力的笔触,也许是一件华服上针脚细密的图案。 面对如此精美如此繁多的藏品,迷路是家常便饭。因此,如果手边有一本指南,也是一件好事。后浪在2016年8月出版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就极好的满足了这个需求。本书翻译自大都会博物馆最新编写的指南。全书分为古代世、世界文化、欧洲、美国以及现代时期几个板块。从时间跨度和地理区域上对大都会博物馆浩如烟海的收藏品做了划分。而对收录在指南中的每一件藏品,都有其基本信息和一些背景知识介绍,方便读者快速了解该藏品。现任馆长托马斯·P·坎贝尔在序言中指出:"在本书中,我认为最明显可见的就是大都会博物馆百科全书式馆藏的出色质量和多样性。大都会博物馆不愧是一座世界性的博物馆,它展现了五千多年间全球每一个角落的视觉文化。当然,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吸引您进入这里的诸多陈列室,身临其境地体验这些展品。我充分相信这本书将激励您这么做。" 确实如此,翻看这本书能够激发人们前往大都会博物馆去亲自看看书中提及的精美展品的强烈愿望。如果硬要说这本书有什么美中不足,那可能是分类系统。馆长在序言中也提及这个问题。确实,将大都会博物馆中十七个展览部门的六百件精美物品进行分类编排,并非易事。不管采取哪一种分类方法,都会有疏漏之处。因此,我想大可不必揪着这些细节不放。本书精良的印刷和大量精美的图片,大可弥补这个不足。 希望更多人拿起此书,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大都会博物馆,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