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补齐劳动教育短板重在落实


  调查显示,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学生日均家务劳动时间不足10分钟,在家里经常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碗的小学生不足三成。在学校,以课代劳、以教代劳、以说代劳普遍存在,导致中小学生自理能力缺失与劳动意识淡薄。而现实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在一些农村中小学生身上也屡见不鲜。中小学生劳动时间、劳动能力"双赤字"情况突出。
  中小学生劳动能力的薄弱表明了劳动教育的缺失,造成劳动教育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宠溺娇惯孩子的家庭教育剥夺了学生参与劳动的机会。由于家长的越俎代庖,孩子的劳动意识、感恩意识逐渐淡化。
  二、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劳动课程形同虚设,教师劳动教育观念有失偏颇,将知识学习与劳动教育看成是对立关系的存在,将劳动异化为惩罚违规违纪学生的一种手段。这些做法无疑会使学生劳动意识越来越淡薄,劳动习惯的培养无从谈起,甚至失去劳动兴趣。
  为扭转这一局面,党和国家已经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去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一起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为加强劳动教育,国家已经发出了最强"动员令",下一步还将健全完善开展劳动教育的指导纲要、评价标准与督导检查等顶层设计,这也就为中小学落实劳动教育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撑与良好的舆论环境。但要想使党和国家的政策、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中小学校还需要作好更为扎实和细致的功课,以补齐劳动教育的短板。
  首先,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学校要有效利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校群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讲座,提高家长对学生参与劳动的认识。引导家长成为学生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家务劳动,体验劳动的乐趣,品味劳动成果的甘甜,使孩子逐步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正确劳动观。
  其次,规范上好劳动教育课。劳动教育课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最直接的手段,而各种劳动实践活动更是学生增强劳动兴趣、提高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的有力措施。劳动教育课要落实好课时、师资,细化劳动课评价标准,确保劳动课效果。同时,劳动实践活动要抓好管理,对劳动的目的、内容、环节的安排都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到劳动前有计划,劳动中有指导,劳动后有总结。
  再次,逐步拓宽劳动教育的社会实践基地平台。中小学校要创新思路,建立校内外社会实践资源的协同共享机制,与农场、工厂、社区等开展合作,拓展劳动教育的途径,通过校园劳动、学工学农、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劳动锻炼的机会。
网站目录投稿: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