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刘澜领导力就像爱情用卓越领导力化解企业危机


  刘澜:领导力就像爱情刘澜
  领导力是什么?在我主持的"领导力的八项修炼"工作坊上,我往往先问现场的经理人这个问题。部分人的回答类似"带领团队实现目标"(那么跟管理有什么区别?),部分人的回答类似"领导力就是影响力"(那么李宇春很有领导力吗?),部分人会循环定义说"领导力就是领导的能力",当然还有部分人两眼茫然、张口结舌,不知从何说起。
  最近在某省给某银行的行长们做轮训,我也先问这个问题,没想到该银行希望我下次不要再问这个问题了。原来因为我就近提问,首先问的是前排学员,事先不知道该银行把"领导"们都安排在了前排座位。"领导"们竟然回答不上来"领导力"是什么,他们大概觉得是件尴尬的事情——其实没有必要。就算研究领导力的学者,对于领导力是什么也是众说纷纭,有人统计说至少有几百个定义。
  领导力就像爱情一样,人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但是没有人能准确定义它。或者这样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领导力跟爱情的相似之处,不只这一点,我还可以说很多。
  领导力就像爱情一样,每个人都渴望它。从18岁的少年,比如那位"坐在小河边"的"十八岁的哥哥",到80岁的老人,比如获过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有谁不渴望爱情呢?同样,有哪一个经理人,从CEO到主管,不渴望领导力呢?
  然而,真正的领导力就像真正的爱情的一样,又很难找到。在你的身边,你能看到多少个真正的爱情,或者真正的领导力的例子呢?所以,就像很多人变得不再相信爱情一样,很多人不再相信领导力了。他们说:哪里有什么爱情,只有年少无知的冲动或者利益交换。同样,他们说:哪里有什么领导力,只有权力和权术、运气和关系罢了。
  其实,真正的领导力就像真正的爱情一样,只是稀有,不是不存在。而且,领导力就像爱情一样,每个人都有获得它的潜力,跟性格、职位、收入、学历、长相、年龄都没有关系。难道只有年纪轻、身材高、长相美、挣钱多的人才有资格谈恋爱吗?99岁的日本老太太柴田丰,从92岁开始写诗,在98岁时出了本诗集,成为全日本的畅销书。诗集的最后一首诗叫《秘密》:"就算九十八岁/也要恋爱呀/看似像在做梦/我的心已经飞上云端。"98岁的柴田丰,依然有获得爱情的潜力;同样,不管你是什么职位、什么年龄,你同样有获得领导力的潜力。
  领导力就像爱情一样,都是一种关系。爱情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往往也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我指的还不仅是同性恋爱,而是说爱情中往往会出现第三者,这对其中一方是诱惑,对另一方是挑战。同样,领导力是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关系,但是领导者也必须要和第三者——在这里可以称作误导者——做斗争。
  领导力就像爱情一样,都体现在行动中。爱情不仅仅体现在说情话、送玫瑰、买钻戒这样的行动中,更体现在关心和爱护、相依与相伴之中。同样,领导力体现在行动及其成果之中。甘地的领导力,体现在他带领印度人民,通过非暴力不合作实现了独立。毛泽东的领导力,体现在带领中国人民,通过武装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张瑞敏的领导力,体现在他带领海尔员工,建成了中国一流的企业。
  领导力就像爱情一样,是危险的活动。人们为了爱情而厌食,而抑郁,而发疯,而跳楼。想一想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想一想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人们就很容易理解爱情是危险的活动。同样,想一想甘地最终被暗杀,想一想毛泽东一度被排挤,想一想张瑞敏曾经被猛烈攻击为侵吞国有资产,我们也不难理解——领导力也是危险的活动。
  领导力就像爱情一样,不是一旦拥有就永远拥有。昨天的海誓山盟,今天可能就一钱不值。同样,昨天你是成功的领导者,并不说明你今天、明天仍然能够卓有成效地发挥领导力。爱情没有终身的保质期,领导力也是如此。
  领导力和爱情的相似之处还很多,最后再说一点:领导力就像爱情,领导职务就像婚姻。有婚姻不一定有爱情,有领导职务的人,也就是在中国约定俗成地被称为"领导"的那些人,不一定有领导力。实际上,就像"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一样,领导职务往往成为发挥领导力的阻碍。此话怎讲?且待下回分解。
  ·21世纪经济报道 所有文章用卓越领导力化解企业危机
  最近有机会先睹林景新先生的大作《网络危机管理:web2.0时代企业危机解决之道》,书内的精彩案例及应对策略让我心有所感。
  许多人过去对公关的陈旧思维是"公关是企业的化妆师",现在可能过时了。公关做的是如何将企业的强项及价值经由各种渠道很有效的和消费者及时互动沟通,并做反馈。
  公共关系服务的对象不再是媒体,而是最终用户。消费者也是经由多元化渠道在回馈他们的消费体验并与他们认识的小社群分享,这是7/24在进行着。消费者时刻注视着企业及领导们的所说及所行,这是隐藏不了,也轻视不得的事。在一个媒体发达的时代,如何与公众沟通、如何有效处理危机事件,这是企业领导人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
  而在美国,随着金融危机的来势汹汹,对危机的警惕与应对已经成为诸多领导人最为关注的问题。
  美国总统大选已过,一切政治语言及热情都已消退,人们不再关心他们在选举时说了些什么,而更关心他们现在说了或做了些什么。人们不再关心奥巴马的"改变" 政见,人们记忆最清楚的是他在选择几个部长人选时面对的"候选人个人缴税"问题遇到了一些麻烦,但对着公众与媒体的批评,他选择了坦承、公开向选民说"抱歉,我搞砸了",从而有效地化解更大的潜在危机。
  股神巴菲特在经历了 2008年经济大危机之后,虽然企业还有五十余亿美元的获利,但是对他来说这是过去四十四年来第二次的资产减少,市值降了百分之六十二,这对他来说是不可逃避的责任。
  面对着外界的压力,他在给股东的年度报告书中坦诚地说:"我做了些愚笨的决定,以至于犯了不可原谅的大错",并诚恳地与多方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虽然投资的失误原因不单单在巴菲特本身的决策,但他愿将这些责任承担起来,这是真诚领导人的风格,从而令他赢得尊敬和信赖,在企业危机时刻,他依然获得员工、投资者及政府的信任与认可。
  反观当AIG在深陷危机之时,在接受美globrand.com国政府一千八百亿的救助金后,这些把企业带到"关门险境"的高阶主管们,最近还在用这救济金在分配"应得的酬劳(佣金)",有人高到六百五十万美元,虽然"于法有据"(旧合约),但是"于理难容"。这些领导人失去一次展现领导风格的机会,受到外界的强烈批评。
  这不只对AIG企业形象是至大的伤害,而是对美国资本主义信任体系的大打击:企业都给搞垮了,企业高管们还在蚕食政府给的最后救命钱?那景气好的时候,你能想象他们会有多贪吗?今天美国老百姓对华尔街不信任的比率高达百分之七十。
  当海水退去时,我们就知道谁在裸泳。在危机来临时,我们就能查觉哪些是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哪些企业领导人是带着虚伪的面具在面对大众。
  领导人是否能赢得尊敬和信赖,最重要的是在危机的关键时刻,他们做的是否和说的一样,这是检验的最佳时机:真诚领导、正直、有勇气、能坚持、沟通、有担当、社会责任……这些不再是公共关系用的专用词,而是动词,人们在看领导们的表现。特别是在这"世代交替"的时代,80年后的年轻人们对领导人的风格与诚信的关注,已与企业"品牌印象"深度结合。
  面对危机,许多企业高管常依老经验或一般公关专家的建议:"要低调,船过水无痕"。这是一般人的反应。但这对愿做"真诚领导"的人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时刻: 我要成为一般的领导人吗?还是我愿承担我的责任,真诚面对社会,然后赢得社会,员工的尊敬,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
  在危机的关键时刻,领导人常常按"常规"反应,而没有"停下来,深度思考有哪些选择?做最佳选择,再往前行"。时时都是选择的机会,时时可以掌握机会,领导人如何运用卓越的领导力进行有效危机管理,建立企业的新形象,从而化危为机。
  本文为《网络危机管理》一书推荐序
  ·陳朝益 所有文章
网站目录投稿: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