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多年来,烟台市编办自觉把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要求全体干部自觉学习哲学,自觉按唯物辩证法办事,努力将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有效提高了机构编制工作水平。 一、坚持矛盾论,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正确处理矛盾两方面之间的关系。矛盾论,即两点论,是毛泽东同志对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辩证法的实质的生动表述和高度概括。如何科学运用"两点论"来解决现实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机构编制工作中,同样存在诸多矛盾,比如讲政治与抓业务、抓工作与抓队伍、抓事业发展与严控机构编制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这些矛盾时,既要运用"两点论"分析问题,防止认识的片面性;又要坚持以"两手抓"解决问题,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以事业发展与严控机构编制这一对矛盾为例,我们的做法是一手抓"控"、一手抓"调"。"控"就是严控机构编制总量,综合考虑实际工作需要,以用人单位空编为前提,以自然减员数额为依据,分配下达年度用编进人计划,保证了全市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调"就是调整机构编制结构,加强内部挖潜,通过冻结一部分、收回一部分、压缩一部分,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优先保障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需求,保证了事业的持续稳步发展。 二、坚持重点论,运用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统揽全局。中心工作与主要矛盾是我们工作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有相似之处,又不完全相同。中心工作带有辐射性质,抓好中心工作,就可以把其他工作带动起来,以点带面,形成一个整体。主要矛盾是多个矛盾的集中点,抓住主要矛盾,就掌握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其他矛盾和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学会抓中心工作,最关键的一点是分清主次。分清主次,就等于在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中打开了缺口,在"千条线"中找到了唯一能引领出头绪的那根"针"。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我们便始终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坚持机构编制工作紧贴这个中心展开,每年都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制定具体计划,集中力量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在具体服务过程中,又会根据经济建设需要,分阶段确定工作主次。通过这个办法,将始终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与分阶段确定服务重点结合了起来,正确处理了"一根针"与"千条线"的关系。学会抓主要矛盾,首先要分清矛盾的复杂程度。要抓住主要矛盾,就要全局在胸,能够对各个矛盾在全局中的位置地位了如指掌。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以项目论英雄"、为项目着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号召后,我们紧紧抓住行政许可事项提速增效这个关键,一抓到底,所有事项都达到了全国第一,得到了各界广泛赞誉,喊出了"向政府学习"的口号。工作中还要兼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不等于唯一,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其他次要矛盾依然存在。次要矛盾解决不好,有时会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当前改革、发展深入推进过程中,各种矛盾交错,搞不好就会引起群众不满,引发上访事件,影响社会稳定。比如,在"事改企"工作中,我们坚持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兼顾,通过"老人老办法"的模式,妥善解决了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 三、学习运用具体论,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正确处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其中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用具体论观点发现、分析和解决矛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在处理宏观经济发展和地方产业特色之间的关系时,我们注重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将促进葡萄酒等特色支柱产业作为引领全市宏观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加大机构编制保障力度,努力形成以点连线、以线促面的发展态势。在处理严控编制总量与保障服务民生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在坚决守住机构编制底线的同时,强化管理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将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尽量向民生领域倾斜,最大限度发挥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在处理县域整体发展和地域区位特点之间的关系时,我们按照统一标准、公平合理的原则,明确县乡党委政府的组织架构和编制配备,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区位特点和产业特色,尽量满足中韩烟台产业园、昆嵛山自然保护区等特色区域的机构编制需求。 四、堅持适度论,运用量变质变规律把握好各项工作的关节点。事物发展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连续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质、量互变规律,正确处理好"度"的问题。在机构编制管理中,我们把握这一规律,较好解决了机构编制总量和结构比例的适度问题。在机构总量方面,我们根据县市区情况差异,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对政府机构限额进行了调整,政府部门组织结构得到进一步精简优化,行政效能得到明显提升,部门增机构的意愿与我们严控机构限额这对矛盾得到有效解决。在编制总量方面,我们通过建立"三个机制"(大部门机构编制精简优化机制、行政编制跨部门调剂机制和军转编制动态管理机制),严控行政机构编制增量;通过强化"四个管理"(分类管理、重点管理、动态管理和年度管理),从严管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全市编制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总体规模基本适度。在结构比例方面,我们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科学设置机构、核定领导职数、确定人员编制结构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规范了机构编制管理,优化了机构编制结构比例,为推进各领域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五、坚持否定论,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它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工作中,我们运用这一规律来指导实践,在两个领域实现了质的转变。机构编制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我们研究出台了《关于健全和完善机构编制人员与财政预算相结合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建立起相对科学合理的机构编制管理体系,对审批权限、工作流程、编制及领导职数使用审核、部门联动机制等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推动了机构编制资源的科学配置,实现了机构编制管理方式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中小学校长管理体制由"行政化"向"专业化"转变。长期以来,公立中小学实行行政级别管理模式,校长由组织人事部门考察任命。近年来,这种行政委任方式逐渐开始制约学校的正常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全面履职。2015年,在全市正式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公办全日制普通中小学一律取消机构规格,干部取消行政级别,按隶属关系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同时,校长按职级管理,每两年申报认定一次。这项改革,有效促进了校长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也为全市校长交流轮岗提供了可能。 六、坚持决定论,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难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相互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机构编制工作作为政治上层建筑,要求我们自觉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发展需要,研究探索当前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矛盾,提出解决的办法。这些年,我们自觉运用决定论,在诸多领域进行改革,适应和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自觉适应经济发展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十八大以来,我们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以"放管服"为抓手,持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很大成绩。坚持"减"字当头,精简压缩行政权力事项,取消下放行政许可事项,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保障了各类市场主体轻装上阵。着力提升服务效能,推行"一窗受理"和"一网通办" "最多跑一次"和"零跑腿"、投资建设项目"容缺审批并联办理"等改革举措,优化了营商环境、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我们自觉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要求,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2017年,在全市推开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行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初步构建起权责清晰、监管高效、运转协调的行政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适应并推动了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发展和完善。 七、坚持实践论,运用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原理指导推动工作不断提升。工作中,我们自始至终都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这一哲学命题。改革与管理的规律和方法从哪里获取?实践经验如何总结提升?又怎样去指导下一步工作?我们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首先承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机构编制部门正是高度重视实践的基础性作用,才有了機构编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年,编办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整的管理理念,机构编制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这些理念,像以退定补、编制资源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等,究其来源,正是多年来机构编制改革管理实践的直接成果。肯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不排斥接受间接经验的必要性。机构编制工作固然要注重直接经验的获取,也应当重视间接经验的利用。这些年,我们除了发扬本地区本部门的首创精神之外,还非常注重借鉴先进省市的成熟经验,为烟台的改革拓宽了视野、提供了思路。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我们还结合烟台实际,对外地经验进行改造、完善和升级,使其既能适应烟台"气候",又能融入烟台特色。强调实践决定认识的同时,不能否定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我们重视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形成了试点改革—总结经验—指导改革的良性循环。每项机构编制改革试点过后,我们都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将其归纳提升到理论政策的层面,进一步指导推动全市面上改革的推开。 八、坚持群众论,运用群众观点牢牢把握机构编制工作的服务方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近年来,烟台机构编制工作之所以得到上级编办和党委政府的认可,一个重要法宝就是我们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我们牢牢把握机构编制工作的目标,就是一切为了群众。这些年,机构编制部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放管服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行政务服务代办制,这一系列举措,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高了服务人民群众的质量和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我们牢牢把握机构编制工作的主体,就是一切依靠群众。机构编制部门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鼓励基层和群众创新实践,涌现出机构编制干部"党建+业务"培训、"机构编制e网通"等诸多工作品牌;始终注意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转企改制等工作中,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增强了事业发展活力。我们牢牢把握机构编制工作的方法,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市场监管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领域的政府职能,不断畅通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履职情况的评价反馈渠道,真正做到了工作决策倾听群众呼声、工作成绩接受群众检验、工作过程接受群众监督。 九、坚持意识论,运用社会意识反作用原理充分发挥党的意识对工作的指导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党的意识作为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编办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始终坚持紧贴中心、服务大局,以党的意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做到了与党中央时刻保持同频共振。在思想层面,我们注重锤炼党性抓境界提升;在学习层面,注重领会精神抓学习跟进;在制度层面,注重规范常态抓建章立制,从而真正做到让党的意识入耳入脑、内化于心。针对以往对外宣传不够、社会影响力和公众知晓度不高的问题,我们树立"既要干得好,也要叫得响"的工作理念,通过搭建门户网站、办好信息刊物、出台制度规范等举措,扩大了机构编制工作的辐射力影响力,推动了机构编制工作意识外化于行、融于社会。 十、坚持发展论,运用事物变化发展规律推动事业发展和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绝对的。我们在工作中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断掌握新信息、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实现机构编制事业和人才队伍的同步发展。在推动事业发展方面,我们坚持眼光向外向前。发展的方向性和上升性,决定了不能以静止的眼光对待事业、对待工作,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工作中,我们注重对标先进地市,借鉴成熟经验推动改革;我们注重探索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桎梏,以新思路、新办法、新尝试,推动各项改革举措不折不扣落地落实。在推动队伍发展方面,我们坚持人才培养从严从实。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进步要靠人的智慧和实践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又要依靠社会全面进步来实现。编办独立设置以来,我们努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保证了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事业单位监管、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得到党委政府和上级编办的认可,也获得了社会公众的肯定。□E:ZLH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机构编制管理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