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工作总结及绩效评价报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工作总结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18〕26号)和省农委、省财政厅《安徽省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工程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办法》和《阜阳市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方案》(阜农〔2018〕83号)精神,界首市农委紧紧围绕2018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目标,认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
  (一)市农委会同财政局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并及时上报省、阜阳市农委备案。
  根据省、阜阳市农委印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市农委紧紧围绕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时召开会议,会同市财政局研究制定了《界首市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方案》界农〔2018〕56号,确定了工作目标任务,并及时上报阜阳农委和省农委备案。
  (二)市农委制定了分专业培训方案,并及时上报省、阜阳市农委备案。
  结合我市实际,认真制定分专业培训方案《界首市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培训方案》(界农〔2018〕67号),明确目标任务、培训课程、培训方式、教材教师、组织管理、考试考核和保障措施。
  二、对象遴选
  (一)培训对象的遴选,符合规定条件要求。
  市农委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培训对象遴选上报工作的通知》(界农〔2018〕58号)文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通过组织各乡镇农综站,深入农业企业、村、组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情况调查摸底,逐级遴选。美丽乡村中心村、贫困村中符合新型职业农民遴选条件的,优先确定为培训对象。
  (二)市农委对培训机构教学计划进行了审核。
  对培训机构制定的教学计划,逐一审核、分别指导,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三、信息宣传
  (一)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宣传培训政策,通过培训班"第一堂课"宣讲培训政策。
  通过网络和现场相结合的方式宣传报道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和扶持政策。通过界首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界首市农业委员会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政策解读》、《界首市农业委员会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扶持政策》。在邴集乡桃花节、靳寨乡草莓节等节日活动中,为群众发放相关政策资料200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5000人次。市农委安排科教股工作人员为每期培训班上"第一堂课"宣讲培训政策。
  (二)在市级以上主要媒体刊播综合信息4篇以上。
  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宣传力度,加强农民教育培训重大战略意义的宣传,加强典型经验宣传,加强教育培训特色优势和办学成果宣传,被国家级媒体采纳宣传信息3篇、省级媒体2篇、阜阳市级媒体4篇。
  四、体系建设
  (一)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专门文件。
  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农委主任、财政局长、教育局长为副组长,农机、水产、畜牧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界首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市政办名义出台了《界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办【2016】98号)、《界首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与管理办法》(政办【2016】99号)。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纳入界首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及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纳入界首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强化技术与人才支撑。界首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长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意见》(界发【2018】9号)强调大力发展合作经济,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三)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
  制定了《界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办【2016】98号)文件,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
  (四)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细化工作要求。
  市农委2018年5月4日组织召开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工作部署会,安排部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各项工作。8月16日召开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工作推进会,通报培训进度,交流经验做法,查摆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中期自查工作。8月24日召开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中期自查通报会,就自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要求限期整改。11月6日组织召开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专家组工作汇报,对申报的100名认定对象通过投票方式确认98人通过认定,认定为初级新型职业农民。11月9日,联合财政局按照《界首市2018年民生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验收管理办法》开展了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验收工作,5个培训机构全部通过验收。市明察暗访领导小组对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不定时开展专项检查。
  五、遴选管理
  (一)采取规范的方式遴选培训机构。
  市农委2018年4月27日在界首市农业信息网发布《界首市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培训机构遴选公告》,5月3日联合市财政局按照遴选培训机构资格条件,遴选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界首市分校、阜阳科技工程学校、界首市国有林场、界首市种子管理站 、界首市农业综合执法办公室五个培训机构,并将遴选培训机构和承担培训任务数在界首市农业信息网予以公示。
  (二)市农委与培训机构签订合同,并将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情况报阜阳市农委备案。
  市农委与财政局联合遴选培训机构,市农委分别与培训机构签订合同,根据培训机构师资条件等分配培训任务,并将任务分配表报市农委备案。
  六、监督检查
  (一)认真开展专项检查,并建立学员培训质量随机抽检机制。
  市农委根据《关于开展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中期检查的通知》(阜农明电〔2018〕98号)要求,组织召开了界首市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工作推进会,会上就中期检查工作做了安排部署,要求培训机构按照文件要求报送培训资料。8月22日市农委和财政局农业股工作人员,在农委六楼会议室统一查看了培训机构培训资料,包括培训合同、培训方案、教师授课表、五项制度、宣传材料、报送的信息、开班申请和批复、教学计划、培训教材、培训台账、签到薄、学员登记表、开班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8月24日市农委就培训机构存在问题进行了集中反馈,要求培训机构限期整改。
  根据阜阳市农委要求,市农委成立市新型职业农民明查暗访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时通过电话抽查和现场查看相结合方式,查看培训进度、培训教师授课、学员听课率、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培训机构是否按培训计划组织培训等。市明察暗访领导小组对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制定明察暗访制度《关于印发界首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民生工程随机抽查工作制度的通知》(界农〔2018〕63号)。
  (二)针对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8月24日,市农委组织召开界首市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中期自查通报会,会上通报了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及时整改,印发了《关于对界首市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中期检查中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的通知》(界农〔2018〕86号),要求培训机构限期整改并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三)及时报送相关资料,且报送的资料齐全、真实、准确。
  按照阜阳市农委和省农委要求,及时准确上报各种资料。
  七、突破创新
  (一)在培育机制模式、信息化建设、跟踪服务、政策扶持、搭建交流平台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和创新
  市农委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创新工作,在培育机制模式、信息化建设、跟踪服务、政策扶持、搭建交流平台等方面均有突破和创新。
  1、培育机制模式方面
  创新培训方法,扎实落实培训环节。聘请专家型人才和乡土专业技术教师组成培训团队,进行双师配合式培训;借鉴SYB创业培训模式和参与式教学理念,创新参与式、互动式、激励式培训模式;通过集中和分组等形式组织学员岗位实训,提升学员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实践能力;组织学员外出实地考察学习,听取发展现代农业经验介绍,深切感受农业发展先进地区农民积极的现代农业发展意识、超前的创业思维和扎实的创业能力,进一步激发学员的创业潜能。
  2、信息化建设方面
  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宣传力度,加强农民教育培训重大战略意义的宣传,加强典型经验宣传,加强教育培训特色优势和办学成果宣传,被阜阳市级媒体采纳宣传4篇,省级媒体2篇,国家级媒体3篇。
  3、跟踪服务方面
  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优势,融合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指导服务,生产经营型学员技术指导服务3年以上;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学员技术指导服务1年以上。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微信群、公众号、短信等平台为学员搭建一条快捷服务通道,及时发布农情农事信息,天气状态和农业科技技术资料,为学员答疑解惑,跟踪服务。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工作总结
  2017年,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农委的大力指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乡村振兴战略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要求为导向,以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为目标,整合资源,着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我市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现总结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2017年,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共2340人(含广德)。其中,宣州区完成培训400人,郎溪县完成培训280人,宁国市完成培训350人,泾县完成培训350人,旌德县完成培训360人,绩溪县完成培训300人,广德县完成培训300人。按照省农委及市民生办统一部署,我市8月底全面完成了培训任务,并按时序要求对各项目县进行了考核验收和绩效评价。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培训工作责任制。我市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作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建立职责明确、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市农委、市财政及委属农技、畜牧、水产等部门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商协作体制。各县市区高度重视,各地都成立了高规格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评审组。领导组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农委、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新型职业农民的资格审查、认定和管理工作,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公正、规范、有序。
  (二)加强调研,探索培育工作的新模式。为了使新型农民培育民生工程工作更好的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培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遴选好生产经营型培育对象和电商人才的培育对象,市农委年初到各县市区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和座谈,以确保培育对象选准选对,培训课程安排符合农事农情,培训模式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我们在总结旌德县"精准定位"靶向式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各县大胆的尝试和探索适合本地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以提高培训效能。
  (三)加强管理,扎实做好培训基础工作。一是对各县的整体培训方案和分专业培训计划严格把关,整体方案要求目标任务、工作进度和保障措施明确,分专业的培训计划要求围绕各地生产经营需要,明确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阶段要求。二是严把培训时间和质量关,各培训机构均严格按照农业部发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结合本地职业农民特点、学习规律和生产经营需要,科学设置培训专业课程,精心安排培训内容,实行模块化教学。三是规范实施培训进度月报制。实行项目进展月度报告制度,要求项目县每月都需报送月报表和分析报告,对培训进度进行严格把关。四是严格组织项目验收。各地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任务后,提出验收申请,各县(市、区)农委、县财政等组成专人的验收组进行验收,按照省农委及市民生办下发验收标准进行综合评定。五是实行培训评价机制。实行日常月度评价、中期阶段性评价和通过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云上智农APP在线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督促各项目县将工作抓小落实,分阶推进。六是加强培训效果回访制度。项目县民生办对受训学员实行百分之百回访,市农委在项目实施中期和年终,以电话抽查的方式了解学员参训情况及效果。
  (四)突出重点,着力提高培训质量。一是立足产业培育,根据我市各地产业发展水平和培育对象特点,分类别分产业分层次开展培育,强化培育针对性和扶贫带动型。二是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培育对象,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和课程,采取"点单式"培训,课程安排力求综合性、专业性结合,重点安排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专题课程,以满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知识需求。三是遴选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深受农民欢迎的专家、教授以及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聘为授课教师,每个班级至少聘请2名以上省级专家,1名专业行业内领军人物。我市各项目县结合各地产业发展,广泛与安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等高校加强联系,邀请了一批技术行业专家担任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兼职教师。四是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每个培训专业建立一个实训基地,采取分片、分班、分期和农学结合的方式,采用田间学校教学理念,授课过程着重操作技能的演示和答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加强宣传,营造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良好的社会氛围。我市除了利用第一堂课、发放明白纸、设置宣传横幅、展板等常规的方式进行宣传外,重点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按照省农委的部署,深入挖掘了14个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兴业的典型进行宣传,在当地政府门户网、农业信息网对他们在培育前后的产业发展对比,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利用以及带动周边农民致富情况进行深度报道,既激发了广大农民学科技创业致富的热情,也扩大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影响力。
  (六)加强监管,认真把控项目实施的关口。我市在工作中严把培训对象的遴选关,培训机构由项目县农委会同县财政局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遴选,并报省农委备案;严把培训实效督导关,在工作督查中,我们坚持做到既督事,也督人,更督效。课前盯教案,对培训机构上报的教案反复研究,在课程设置、师资遴选上严格把关,课堂盯教学,坚持实行第一堂课、班主任随堂听课、课后学员评价等多方面的教学制度,课后盯运用,理论课与实践课同步开展,着力提高学员学以致用的操作水平。严把培育方式创新突破关,坚持分类分级分层次开展培训,在培训中重实训、强服务,做到系统知识培训与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传统培训方法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
  (七)加强督导,做好项目的验收考评工作。一是按照省农委制定下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办法,我们对各县市区农委日常基础性工作提出了要求,将月报表等常规工作报送的及时性和正确率,临时性工作完成情况做为年度对县考核的参考依据。二是组织开展了中期检查,通过查看资料、实地查验等形式对各县市区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培训工作进展,推进工作实施。三是组织开展了民生工程项目年终绩效评价,重点通过查看自评资料、到培训机构实地查验、电话抽查受训学员、召开部分培训对象座谈调查等形式,了解培训效果,并对各县市区农委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进行了认真评价排序,促进工作更好开展。
  三、取得培训成效
  一是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当前农业生产,为受训学员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学员的种养水平均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够较好地掌握先进的种养技术,做到绿色增效。如:宣州区钟道远的梦辰草莓种植家庭农场临近城市近郊,通过学习和参观,今年草莓定植后长势良好,预计亩产值达3万元。该农场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对种植的绿色有机生态草莓进行了广泛宣传。培训学员胡晓明所在的双东茭白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推广茭白3800亩,亩产达3000kg,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是加强了培训学员与技术指导员的联系。通过培训,每位学员都有一名技术指导员跟踪指导服务,在以后的生产中遇到问题随时都可以与指导员联系,既帮助农户解决了问题,也有利于区农委各业务单位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如宣州区学员张炎山通过培训后,在区菜办技术员的指导下进行"一稻一菜"试验示范,目前已完成测产工作,测产结果表明增产显著,亩产鲜食大豆达500kg,效益增加明显。其种植模式今后有望在宣州区大面积推广。
  三是增加了学员之间的交流。通过培训学员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取经。在职业农民罗念念带动下,区农委在洪林农业示范园建成了两万亩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成立了南宣稻渔综合种养合作联社。7月31日至8月1日,省农委在宣城市宣州区召开全省稻渔综合种养现场会,并参观了洪林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小龙虾交易市场、稻虾轮作示范点、稻虾鳅综合养殖示范点等现场,向全省推广稻渔种养新模式。11月26日,念念合作社在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获得银奖、绿色生态奖。
  四是增强了农民产业发展的信心。学员们普遍认为培训内容针对性强、教师讲课水平高、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管理规范、服务到位。通过三农问题、现代农业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体验式的农耕文化、社会责任等培训,把握了宏观形势。培训中还融入支农惠农政策、农业项目申报、合作社法规、财务管理、合同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认定、农业金融等内容,提升了经营管理能力。通过网络营销、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培训,建立了对农产品生鲜电商、渠道建立、品牌塑造等问题的深层次认识。让学员对从事农业充满了希望。如绩溪县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参训学员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创办家庭农场21家,开办农家乐9家,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和电商服务32人,学有所用,极大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社会效益。同时36名培训学员通过银企联合,获得银行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资金扶持,据不完全统计,有7名学员分别在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获得354万贷款资金,增强他们发展产业的动力。
  四、存在问题
  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各项目县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优质师资紧缺。二、培训规范过于细化与专业设置存在一定冲突。农业部的培训规范太过细化,而在一个农业小县,有些特色种养业的家庭农场或者专业合作社数量有限,而现实中又确实需要培训。如果按照培训规范操作,有些人就不便纳入培训对象,如果纳入培训,培训资源浪费较大等。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认真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后续跟踪服务工作
  根据农技人员联系服务制度要求,农技人员对结对指导的新型职业农民全方位系统化的跟踪服务,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工作。
  (二)通过科技示范带动农民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
  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科技示范户范畴,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带动周边农民应用新技术,影响和带动大家共同富裕,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和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叠加效果。
  (三 )通过现场指导,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
  在农村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讲解、示范、操作和解答,直接面对农民,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作为培训对象,指导人员与农民零距离交流,以现场会的形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当前生产与推广运用的新技术,培训内容紧密围绕种植、养殖、追肥、灭草、防虫、治病等知识,有针对性地答农所问、释农所疑、解农所惑,通过现场培训指导提高农民的种养殖水平。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工作总结
  按照省市农委实施方案要求,我区开展了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总结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2018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基本情况
  1、实施范围:根据省市农委的培训计划,我区今年培训任务100人,生产经营型蔬菜种植班1个,培训学员50人;专业服务型休闲农业服务员培训班1个,培训学员50人。
  2、经费投入:项目总投资20.5万元,截至目前共支出19.7436万元,具体包括:教师授课费7500元,会议使用场地费13300元,培训餐费44000元,教材费15239元,办公耗材费2101元,外出考察学习费75820元,实训基地补助20000元,物化补贴11700元,宣传资料证书教材等印刷费3281元,省级青年农场主交通报销4495元。计划支出审计费2000元后,资金支出率为97.3%;剩余5564元作为后续跟踪服务费用。
  3、培育任务完成情况:生产经营型培训从7月19日-10月12日,培训时间15天,其中,理论课培训时间8天,实践课培训时间7天,组织学员参观种植大户(实践基地)、芜湖市南陵大浦、合肥农展现场培训。专业服务培训从8月9日-10月19日,累计培训时间6天,其中,理论课培训时间3天,实践课培训时间3天,组织学员赴徽州区西溪南、巢湖三瓜公社、芜湖市南陵大浦参观学习。培训按照分类、分级、分层组织开展。
  二、主要措施
  1、严格程序开展工作。我委按照省实施方案,制定了《屯溪区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屯溪区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期培训班专业培训方案》。按照省实施方案的要求,联合财政局遴选培训机构,确认培训机构为屯溪区农广校,签订培训合同。严格筛选培训学员,上好第一堂课,并于每一阶段最后一堂课到堂督察。课程全部结束后,开展学员满意度评价,并要求学员通过云上智农APP开展网上评价。
  2、精心组织实施。培训任务下达后,屯溪区农委相关科室及各镇农技站分工合作,为办好此次培训做好准备。一是开展学员遴选。坚持从有利于我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角度,认真遴选一批学员,通过屯溪区各镇农技站的配合,选择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蔬菜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骨干作为培训学员。二是聘请了省级专家和长期在一线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市级专家作为授课老师。三是设立了二个实训基地,用以集中实践学习。分别是:黄山市屯溪区绿野家庭农场、黄山市屯溪区天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我校的实训基地。四是注重规范培训。这次培训班为每位受训学员发放了中央校、省农广校统一编印的教材和教师课件,每套10余本,方便学员学习。为每位学员印制带有农广校标识的资料袋,并为学员制作学员证、培训证书。
  3、创新培训方式。为了取得培训的实际效果,提升学员的能力。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创新培训方式,重实训、强服务。一是注重学员间的交流。在集中授课的同时,分阶段组织学员在我校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操作,互相交流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销售渠道等知识,共同进步。二是注重提高学员视野。有意识地在政策、销售等方面选择一些内容授课,拓宽学员的知识面。组织、带领学员去安徽合肥参加农展、去南陵大浦等地参观、学习和交流,开阔眼界,提升观念。三是注重现场指导。集中培训之后,在7至10月份我校聘请专家和镇技干,直接到学员处给予现场指导,解答问题。
  4、强化后期服务。一是设立专项扶持政策。从今年的项目经费里提取了专项资金2万元,给与这2个基地作为学员去实训基地学习和使用的费用;二是建立跟踪服务制度。聘请10名专家和农技人员进行连续3年的后续指导和跟踪服务。三是做好后期服务和管理。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各项后续跟踪服务。
  三、主要成效
  一是职业培训深入农村,得到村委会大力支持。2017年我区首次开展休闲农业培训班,得到3个美丽乡村村委会大力支持,其中省级美好乡村三充村、云村村两委班子成员齐上阵,由村书记带头参加培训,反响很好。今年我区继续开展一期休闲农业服务员培训班,得到云村、三充村的大力支持,积极推荐学员参加培训。此次外出考察,我区选取了本地徽州区西溪南村和合肥巢湖三瓜公社,一近一远2个别具特色不同发展模式的村落,对学员启发很大。
  二是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2014年我区举办蔬菜专业培训班,三年跟踪服务以来,奕棋镇蔬菜产业发展迅速,现有1个国家级一村一品蔬菜专业示范村徐村、1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江村、2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查塘村和奕琪村。2017年徐村新认定无公害蔬菜基地350亩,江村新认定蔬菜基地400亩。蔬菜产业质量和产量都得到很大提升。
  三是培养了一批创业带头人。近几年,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涌现出一批农民致富带头人,在蔬菜、水果和养殖等产业大放异彩。陈志斌发展蔬菜基地200亩、程年红种植蔬菜大棚40亩,全部都认定为无公害基地;胡泉流转土地,发展200亩大棚草莓基地,2017年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汪来积养殖土鸡10000只,生产的土鸡蛋2018年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水产养殖户程鸿飞在原有水产养殖基础上,2018年新建果园100余亩,生产葡萄、猕猴桃和覆盆子,向休闲农业转型。
  四、督查自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1、项目进展较慢,今年项目半年督查时还没有开班,在三区四县排名倒数,被区民生办通报批评。要求区农广校加快进度,克服困难尽快开班。蔬菜培训班于7月19日开班,休闲农业服务员培训班于8月9日也及时开班,并及时完成了所有培训。
  2、在市农委组织督查中发现档案材料有确失,我委科教科与培训基地农广校已按要求补缺补差,补充完整。
  3、存在云上智农APP使用率低的问题,也已经在督查过后及时联系学员,下载安装并开展评价。目前,我区APP评价2个班都达到90%。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资源限制,适度规模化种养大户较少。按照省里遴选的标准,职业农民的培训难以为继。
  二是受年龄限制,培训工作成效不突显。在家务农的多数劳动力年纪偏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知识更新的愿望都不足。
  三是职业农民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一些农民参加了职业培训,并予以认定职业农民,但由于农业的不稳定性,常常会促使这些人转行从事其它行业。
  六、2019年计划
  2018年-2020年我区开展农村信息入户工程,在全区36个村建设益农信息社,每个信息社至少配置1名信息员。为配合农村信息入户工程建设,2019年,我区计划申报一期农村信息员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办法的通知》皖农科[2018]128号文件精神,对照我县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实施情况,现将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绩效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年度项目实施情况
  2018年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300人,其中培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150人(茶叶产业50人、菊花产业50人、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人员50人)、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150人(电商人才50人、农村信息员50人、动物防疫员50人),项目补助资金总额为61.5万元。
  2018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始实施培训,县农委和财政局协商后,遴选了5个培训机构,创建了6 个培训班,于6月开班培训,10月结束全部培训工作,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人,培训任务完成率达100%,培训合格率达100%。通过培训,培养了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有效推进人才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2018年12月23日,县农委对我县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开展自评工作,年度绩效自评得分100分。
  二、绩效评价
  A 项目投入(设置25分,自评得分25分)
  (一)组织保障(设置15分,自评得分25分)
  1、目标管理(设置5分,自评得分5分)
  1.1 根据《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做好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皖农科〔2018〕61号)和《关于印发宣城市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宣农〔2018〕33号)文件精神,县农委会同县财政局制定了《绩溪县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绩农〔2018〕113号),并及时上报省农委备案。
  1.2 县农委根据我县农业产业现状和农民的培训需求,分别制定了茶叶产业、电商、菊花产业、休闲农业、农村信息员和动物防疫员等分产业、分专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并上报省农委备案。
  1.3 在每个分专业方案中,按照时序进度逐月明确细化设置了产出目标(培训任务完成程度)进度百分比,每个培训班都在6月开班培训,9月底之前完成任务100%。
  1.4 在县培训项目总方案和各分方案中都设置了项目的质量目标,按照时序进度,每个阶段完成质量目标均为100%,全年项目实施目标是培训任务完成率达100%,培训合格率达100%。
  2、申报审核(设置3分,自评得分3分)
  2.1 2017年底,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向市农委递交了《关于申报绩溪县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需求的申请》,市农委汇总县申报任务后上报省农委。编印《关于2018年绩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遴选的通知》,按自愿申请-村推荐-乡镇初审-县农委择优选定的原则,确认符合项目要求的培训对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个人申请、村委推荐、乡镇初审、县农委择优选择的程序,每个学员一张学员遴选登记表。
  2.2县农委对个培训机构上报的培训实施方案进行了审核批复,并报市农委。
  2.3培训班开班之前,培训机构向县农委提交开班申请和培训机构教学计划,县农委依据项目实施要求,明确培训班人数、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对培训教学计划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给予开班批复。
  3、宣传工作(设置4分,自评得分4分)
  3.1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过程中,运用《今日绩溪》、绩溪县电视台、绩溪县人民政府网、宣城财政民生工程专题网、宣城市农委网、安徽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网等新闻媒体以不同的形式,宣传培训政策、培训效果。在绩溪县人民政府网发布《绩溪县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在民生工程专栏进行政策解读;采取现场会和上门宣传等方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政策宣传,发放《致全县新型职业农民的一封信》。坚持开班"第一堂课"制度,宣讲民生工程培训政策,每期开班都有农委监管人员到场宣讲培训政策。
  3.2运用媒体,积极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好的做法和典型,2018年共发表县市省级报道35篇,其中在市级媒体网站上发表综合性报道9篇,在安徽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网发表培训报道2篇。
  4、工作部署推动(设置3分,自评得分3分)
  4.1绩溪县政府办于2016年出台了《关于印发绩溪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绩政办〔2016〕2号)、2017年出台了《关于印发绩溪县新职业农民扶持政策的通知》(绩政办〔2017〕43号)两份专门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文件,此外,在《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绩溪县乡村振兴"百名能人带动增收"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中共绩溪县委 绩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均提及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出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划,到2020年全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
  4.2县政府出台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和各项扶持政策,已建立"教育培训、规划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
  4.3县农委分别在5月23日、5月28日、6月4日、6月21日、11月2日等时间召开了项目专家评审会、项目推进会、项目进度督查通报会等项目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细化工作要求、量化工作进度。
  (二)资金落实(设置10分,自评得分10分)
  5、资金拨付(设置3分,自评得分3分)
  5.1 2018年我县培训项目资金61.5万元,分两批下达我县,第一批16万元,预拨培训机构10万元,拨付率达62.5%,第二批项目资金下达较晚,我县已开始了项目验收,没有分批拨付的时间。
  5.2项目余款目前已经全部拨付到位,项目资金拨付率达100%。
  6、资金到位率(设置4分,自评得分4分)
  2018年我县培训项目资金61.5万元,实际拨付到培训机构的资金61.5万元,资金到位率100%。
  7、资金到位及时率(设置3分,自评得分3分)
  项目资金到位及时率100%。
  B项目过程(设置15分,自评得分15分)
  (一)项目管理(设置12分,自评得分12分)
  8、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设置3分,自评得分3分)
  8.1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的文件精神要求,我县农委与县财政局经过民主协商,并经县农委主任办公会讨论决定,以公开招聘方式确定我县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按招聘条件任务等网上公示、机构提出申请、专家评审、县农委主任办公会讨论决定、招聘结果网上公示、确认、签订培训合同的程序。今年确定的培训机构分别为: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安徽徽厨技师学院、绩溪县种植业局、绩溪县畜牧水产局和绩溪县来苏职业培训学校。
  8.2培训机构明确后,绩溪县农委分别与五个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并将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情况报省农委备案。
  9、监督检查(设置3分,自评得分3分)
  9.1县农委按照项目相关要求,印发了《关于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学员培训质量随机抽查制度的通知》,对培训机构教学管理和培训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培训期间,会同县农委项目办对每个培训班进行现场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且整改到位;项目验收前期,会同驻农委纪检组对每个培训班进行进度督查,促进培训完成进度。
  9.2按项目及省、市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报送项目相关资料(任务需求、培训实施方案、月报表、工作总结和绩效考评报告等),并且做到报送材料准确、真实、齐全。
  10、工作创新(设置3分,自评得分3分)
  一是创新培育机制。与省人社厅专家服务团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聘请省人社厅专家服务团成员来我县授课和现场指导,建立"省人社厅专家服务团+培训班"的培育模式。今年聘请了三名专家针对我县的三个培训班进行培训和指导。
  二是创新跟踪服务。聘用当地特色种养业农业技术专家为农业特聘计划技术服务人员,把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跟踪服务技术指导纳入特聘农技人员工作范畴,每位特聘技术人员跟踪服务5名从事特色种养业生产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是创新信息化建设。绩溪县政府办出台了《关于印发绩溪县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培训资源对信息员进行岗前培训,为扎实做好信息员培训,县农委出台了《关于遴选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村级信息员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通知》,遴选出一批信息员参加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四是创新搭建交流平台。①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基地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与安徽农业大学建立产学研联盟,搭建交流平台,邀请安农大老师培训、指导新型职业农民。2018年,邀请安农大胡绍德、杨云秋老师前来授课指导。②每个培训班都建立了学员、培训教授、管理人员的微信群,搭建了学员+培训教授+管理人员信息交流平台。
  11、信息化管理(设置3分,自评得分3分)
  绩溪县6个培训班,共有两种培训类型,分别在系统建立班级,通过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云上智农APP可以在线查询授课教师、课程设置、选用基地、学员满意度评价等。库内有师资40名,其中正高1名,副高13名,中级9名,初级1名,此外还有电商等专业经验丰富老师16名。每个培训班课程设置合理,兼顾了综合课程和专题课程。每个培训班均有1-2个实训基地。大部分的学员都参与学员满意度评价。
  (二)财务管理(设置3分,自评得分3分)
  12、资金使用合规性(设置3分,自评得分3分)
  12.1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资金管理,印发《绩溪县新型职业农民民生工程奖补资金管理细则》,每个培训机构均设置了项目奖补资金专账,规范使用项目资金。
  12.2项目资金使用都通过了审计,资金使用符合项目规定。
  12.3依托县审计局开展了项目资金审计,出具了《关于对绩溪县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实施管理情况的审计建议函》,审计报告规范、审计结论明确。无资金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套取等现象。
  C 产出(设置30分,自评得分30分)
  (一)项目产出(设置30分,自评得分30分)
  13、年度培训任务完成程度(设置5分,自评得分5分)
  2018年我县培训任务300人,实际完成培训300人,培训完成率100%。
  14、质量达标率(设置10分,自评得分10分)
  2018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人,培训合格率100%。各培训机构安排的每期培训班都实行分段式培训、课程安排都符合项目的要求。
  15、培训质量(设置8分,自评得分8分)
  15.1为规范培训管理,确保培训质量,每期培训班均建立了五项制度:即班主任制度(每班确定一名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第一堂课制度(每期培训班县农委科教信息中心安排人员上第一堂课,宣讲政策,并了解培训机构培训工作安排和学员需求等情况);培训考勤制度(实行学员每天签到);满意度调查制度(每期培训班最后一堂课,县农委安排人员对培训学员开展满意度评价,了解培训实施效果),培训台账制度(建立培训台账、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培训档案)。并扎实按照五项制度要求开展培训。
  15.2为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检查验收工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领导组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开展绩溪县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验收的通知》文件,确定了项目验收时间、项目验收人员(县农委、县财政局相关人员)、规范了项目验收办法,并开展了学员满意度抽查,验收合格,项目验收领导小组出具培训项目验收报告。
  15.3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县农委通过认真遴选,组建了由省市县农业、教育、科研及推广单位人才组成的44人的绩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讲师团,出台了《关于成立绩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讲师团的通知》。并开展师资登记入库工作,将所遴选的讲师全部输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中。各培训机构积极从师资库中遴选,组建了省、市、县三级的师资队伍。并聘请了23名省级培训教师参与授课,做到每个培训班至少有两名以上的省级培训教师。
  15.4规范教材使用,选用部省规范教材。每位学员拥有一套部省规范教材。各培训机构共订购省规划教材3335本,自编教材2套,有力地推动了培训工作的开展,确保培训的质量。(见517-541页)
  15.5每期培训班都按项目要求制定培训教学计划,分段开展培训,每阶段培训培训时间不超过3天,培训班人数符合要求,全部为50人一个班,参加培训的学员人数也符合培训要求。
  15.6今年成功申报一个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推荐申报一个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成功申报两所农民田间学校。每个培训班均建立1-2个实训基地,并全部都登记入库。
  16、完成时限符合率(设置2分,自评得分2分)
  2018年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任务300人,在规定培训时间内,实施完成培训任务,按时进行项目验收,及时出具审计报告,准时拨付项目资金。完成时限符合率达100%。
  17、资金使用(设置5分,自评得分5分)
  2018年我县培训项目资金61.5万元,分两批下达我县,第一批16万元,拨付培训机构10万元,拨付率达62.5%,第二批项目资金下达较晚,我县已开始了项目验收,目前全部项目资金已经全部拨付到位,项目资金拨付率达100%。
  D 效果(设置30分,自评得分30分)
  (一)项目效益(设置30分,自评得分30分)
  18、社会效益(设置12分,自评得分12分)
  18.1通过项目实施,为我县培育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我县的农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
  18.2全面加强了项目的督查监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资金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套取等违法违纪现象,项目实施也没有被举报和被新闻媒体曝光。
  19、可持续影响(设置6分,自评得分6分)
  19.1县农委根据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聘请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省、市农业科研人员、县农委系统中高职称技术人员、徽厨技师学院教师等组建绩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讲师团,负责我县新型职业农民的教学授课和实习指导。
  19.2 2016年绩溪县人民政府出台了绩溪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绩政[2016]2号)文件。11月12日,县农委组织相关人员,对2018年15名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等级认定,11月16日,在县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公示期结束后,所有认定学员全部入库管理,并对学员颁发了培训证书。
  19.3 2018年县农委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出台了《2018年绩溪县农业技术人员跟踪服务新型职业农民的通知》,明确了农技人员跟踪服务的对象,量化了工作内容,延伸培训的链条,细化了绩效考核指标,今年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0、社会满意度(12分)
  通过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云上智农APP完成评价的学员总数为271人,达到90.3%,综合满意度为100%。其中茶叶培训班参加评价学员88%、综合满意度为99.9%,菊花产业培训班参加评价学员88%、综合满意度为100%,休闲农业经营管理培训班参加评价学员96%、综合满意度100%,动物防疫员培训班参加评价学员80%、综合满意度100%,电商人才培训班参加评价学员90%、综合满意度99.9%,信息员培训班参加评价学员100%、综合满意度100%。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依据皖农科〔2018〕128号文件《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办法的通知》精神,县成立了由农委、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舒城县2018年度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检查验收组,详细制定《舒城县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检查验收办法》,于2018年11月对承担我县2018年度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任务的6个培训机构开展了全面的检查验收。检查组对照检查验收方案,认真查找问题;公正评价每个培训机构;对培训合格的培训班及时予以验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合格后再予验收。与此同时,对照皖农科〔2018〕128号文件中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对全县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逐项进行绩效评价。
  一、年度项目实施情况
  按照皖农科〔2018〕61号文件《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做好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我县继续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省、市农委年初下达我县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任务70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400人,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300人。我们严格按照省、市实施方案的要求,依程序认真遴选培训机构和培育对象,选定县农科所、县水产站、县农技推广中心、县农机推广站、县茶叶协会、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等六个单位共同承担全县2018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详细制定了《舒城县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同时,根据不同的主导产业分别制定了更为详细的《舒城县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分专业实施方案》,并分别办班。截止到10月,全县共举办14个培训班,每班50人,累计培训学员700人,全面完成了2018年度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的教育培训任务,培训合格率100%;培训工作结束后,及时开展了参训学员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和政策扶持等相关工作。全县共认定新型职业农民(初级)501名(包括1名省级青年农场主及后期追加的100名生产经营型学员),占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100%。对合格的学员分别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及《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今年我县培育资金上级投入153万元。我们按照舒农〔2017〕59号《舒城县农业委员会 舒城县财政局关于印发舒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奖补资金管理细则的通知》的要求,严格管理、规范使用项目资金,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在上级补助资金53万元下拨后,我们根据各培训机构承担的培训任务数及时预拨资金用于先期的培训工作,余下的资金也于培训结束验收合格后全部拨付到相关的培训机构。
  依据皖农科〔2018〕128号文件《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办法的通知》的评价内容及评分标准,在中期自查、年终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全县今年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对全县2018年度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逐一开展绩效评价、自评得分。
  二、年终绩效评价自评情况。
  共计4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满分100分。年终项目绩效评估的结果是:全县2018年度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完全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民生工程奖补资金管理细则的要求规范实施,按时、按质完成项目任务,实施效果很好,自评得分为100分(详见《舒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绩效评价表》)。具体情况是:
  (一)投入(得25分)
  1、组织保障(得15分)。(1)目标管理(得5分)县农委会同财政局印发了舒农【2018】61号文件制定培训实施方案并及时上报市农委(得2分),县印发【2018】62号文件制定分专业实施方案并及时上报市农委(得1分)。舒农【2018】61号文件对培训任务完成时间段和培训合格率作出要求(得2分)。(2)申报审核(得3分)。县印发舒农【2018】50号文件规范要求遴选标准、程序,培训对象的遴选,符合规定条件要求,执行个人申请、村委推荐、乡镇初审、县农委择优选择的程序(得2分)。市农委对所辖县申报的培训任务进行审核后上报省农委(得0.5分)。县农委对各班教学计划教学进行审核(得0.5分)。(3)政策宣传(得4分)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报道14篇、省级媒体报道6篇、市级媒体报道11篇、县级媒体报道12篇(得3分)。建立第一堂课制度宣讲政策并有第一堂课登记表(得1分)(4)工作部署(得3分)。县委县政府出台《舒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舒城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舒政办〔2015〕1号)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关于调整县有关工作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同志的通知》(办〔2015〕19号)(得2分)县农委多次召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专题会议(得1分)。
  2、资金落实(得10分)。(1)资金拨付(得3分)。首先预拔53万元资金到培训机构(得1分),11月依据验收结果再拨付余款(得2分)。(2)资金到位率(得4分)。实际拨付资金153万元,资金到位率100%。(3)到位及时率(得3分)。按程序、按时间节点及时拨付资金,到位及时率100%。
  (二)过程(得15分)
  1、项目管理(得12分)。(1)政府采购情况(得3分)。县政府网站发布公开遴选舒城县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的公告,培训机构遴选实行培训机构投标,政府购买服务并公示的方式(得2分),县农委与培训机构签订合同并于5月将培训机构任务分解表上报市、省农委(得1分)。(2)监督检查(得3分)。印发了县舒职农培办【2018】6号中期检查文件,印发了县舒职农培办【2018】8号文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得1分)县详细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检查验收办法,并对每个培训班规范开展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培训班及时出具《验收报告单》;验收结束后撰写全县验收工作总结。对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年度绩效评价和年终绩效评估工作,撰写《舒城县2018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收集绩效评估支撑材料(得1分)。各培训机构及时向县农委报送阶段报告表、培训动态信息等,资料准确、真实、齐全。县对市农委及时报送培训方案、分专业方案,每月报表,资料准确、真实、齐全(得1分)。(3)工作创新(得3分)。在培育机制模式上一改以前"走出去"的培训模式,而是在两个蔬菜种植班率先试点"请进来"的模式解决培训场所选用问题,因此学员在理论课上遇到不懂的老师可以马上现场实践教学。在信息化建设上,每个班级建立微信群让学员和老师能够及时沟通,解决生产方面问题并相互学习。在政策扶持上,制定政策向培训学员倾斜,鼓励、促进其农业生产,带动周边人群。(4)信息化管理(得3分)。县及时将培育对象、培训机构、培训教师、实训基地、培训教材、认定信息、项目管理等培育信息录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管理系统(见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http://www.ngx.net.cn/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云上智农APP可查询在线组班、授课教师、课程设置、选用的基地及学员评价情况。
  2、财务管理(得3分)。(1)按照省财政厅财农[2016]609号文件要求详细制定了《舒城县农业委员会 舒城县财政局关于印发舒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奖补资金管理细则的通知》,规范资金拨付、严格管理使用项目资金,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得1分)。(2)资金支付给各培训机构依照程序填写资金拨付申请、申请表、验收表,财政部门拨款并留存银行回单(得1分)(3)项目工程结束后,及时聘请具有审计资质的合肥中润国元会计师事务所对承担培训任务的所有培训机构开展项目审计;项目承办单位项目资金使用合理、规范,符合资金管理办法要求,项目资金使用率100%(得1分)。
  (三)产出(得30分)
  项目产出(得30分)。(1)年度培训任务完成程度(得5分)。今年省、市农委下达我县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任务700人,截止到11月初,全县共举办14个培训班,每班50人,累计培训学员700人,全面完成培训任务完成率100%。(2)质量达标率(得10分)。经考试考核,我县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学员合格率达100%(得5分)。学员参训时间具体为:生产经营型学员培训时间15天,其中理论学习5天,实践学习10天;专业服务型培训时间5天,其中理论学习2天,实践学习3天。各班培训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大模块,严格按照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设立各项课程(得5分)。(3)培训质量(得8分)。每期培训班均建立五项制度即班主任制度、第一堂课制度、学员培训考勤制度、满意度调查制度、培训台账制度(得2分)。县农业和财政部门制定《舒城县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检查验收办法》,于2018年11月对承担我县2018年度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任务的六个培训机构开展了全面的检查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培训机构及班级出具《年终验收机构评价表》、《班级验收报告单》,验收结束后撰写全县工作总结(得2分)。舒职农培办印发【2018】3号《关于成立舒城县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讲师团的通知》并录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管理系统,每班按照要求邀请了至少一名省级专家授课(得1分)。各培训机构按照皖农办科函【2018】73号文件规定订购了中央教材及省编教材,每位学员人手一套(得1分)。每班按照一班一计划要求制定了教学计划,分段实施,培训班人数符合要求(得1分)。印发了舒职农培办【2018】2号《关于建立舒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训基地的通知》并登记入库(得1分)。(4)完成时限符合率(得2分)。县于11月初完成培训工作,认定验收等工作按照培训方案要求适时完成。(5)资金使用(得5分)。县在对培训机构和班级验收合格后,按文件要求拔付下剩资金,无资金结余。
  (四)效果(得30分)
  项目效益(得30分)。1、社会效益(得12分)。今年我县实施的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带动贫困户发展,特别注重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要求学员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学员收获很大。通过对参训学员电话抽查,100%学员都能将培训知识灵活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农业生产的效益达到明显提升。2、可持续影响(得6分)。(1)县舒职农培办印发【2018】3号文件,统筹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建立了建立了由农业、教育、科研以及推广等单位人才组成的舒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讲师团(得1分)。(2)县政府出台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文件(舒政办〔2015〕1 号《舒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舒城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得1分)。今年参加培训的500名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及1名2017年省青年农场主培训学员经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专家评审组研究、评审,全部予以认定,及时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初级)证书并登记入库。(得2分)。(3)印发了舒职农培办【2018】4号《关于加强农技人员联系学员指导服务制度的通知》并附农技人员跟踪联系服务学员情况汇总表(得1分)3、社会满意率(得12分)。通过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云上智农APP完成在线评价的学员比例在90%(得4分)。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查看学员综合满意度(学员对培训效果、组织管理、师资、基地等评价打分的均值)在80%以上。(得8分)。
  2018年12月5日
网站目录投稿:怀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