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生的大感悟小感慨不会每天都有,读书和学习却是每天都必须有的事情。 昨天是冯友兰先生逝世26周年的纪念日,恰巧最近终于读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鉴于自己的才学甚浅,亦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便摘录了书中自己认为有感触的字句段落,留以自己时常学习,也放在这里方便有兴趣的人翻看。 自序: 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 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我所说的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为学的目的就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提高心灵的境界。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兼得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 "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公元五世纪的鸠摩罗什,是把佛经译为汉文的最大翻译家之一,他说,翻译工作恰如嚼饭为人。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不过经过这么一嚼,饭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来乏味多了。 中国哲学的背景 《老子》:"反者道之动"。这个理论对于中华民族影响很大,他们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这个思想为中华民需提供了一种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最黑暗的日子,绝大多数人还是怀着希望度过来了,这种希望表现在这句话里:"黎明即将到来"。 《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指社会。 我们还可以套用孔子的话,说海洋国家的人是知者。大陆国家的人是仁者,照孔子的话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中国也在进行工业化,虽然比西方世界迟了许多,但是迟化总比不化好。说西方侵略东方,事实上,正是现代侵略中世纪。要生存在现代世界里,中国就必须现代化。 必须进行逻辑分析,以便在哲学的历史中区别哪是不变的,哪是可变的、每个哲学各有不变的东西,一切哲学都有些共同的东西。为什么各个哲学虽不相同,却能相互比较,彼此翻译。原因就在于此。 孔子:第一位教师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我们的行动,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些配合,整个地看来,却在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 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是指增加知识;但是"道"确实我们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墨子发展了侠的职业道德,那是非常强调团体内的服从和纪律的。它无疑也反映了墨子时代的混乱政治局面,使得许多人向往一个中央集极的政权,哪怕是一个专制独裁的也好。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一翼,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的现实主义一翼。 照墨家说,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有用;照儒家说,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应当存在。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阐明忠恕之道时,还只限于应用到个人自我修养方面,而孟子则将其应用范围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 名家 惠施,公孙龙代表名家中的两种趋向,一种是强调实的相对性,另一种是强调名的绝对性。惠施强调实际事物是可变的、相对的事实,公孙龙则强调名是不变的、绝对的这个事实。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名家的这个辩论在中国古代很著名,被称为"合同异之辩"。 今日的昨日,是昨日的今日;今日的今日、是明日的昨日。今昔的相对性就在这里。 公孙龙以这些知识论的、形上学的辩论,确立了他的命题:坚、白分离。在中国古代这是个著名命题,以"离坚白之辩"闻名于世。 道家第二阶段:老子 中国哲学常用的话说,道是无名之名。 老子说,在能够使任何物之前,必须先是"有"。"道"是"无名",是"无",是万物之所从生者。所以在是"有"之前必须是"无",由"无"生"有"。这里所说的属于本体论,不属于宇宙发生论。 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我们应该知道自然规律,根据它们来指导个人行动。老子把这叫做"袭明"。想要得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谁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他弱开始。 道是万物之所从生者,德是万物之所以是万物者。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他们受苦。"用道家的话说,就是"以理化情"。 《齐物论》的开始是描写风。风吹起来,有种种不同声音,各有特点。《齐物论》把这些声音称为"地籁"。此外还有些声音名为"人籁"。地籁与人籁合为"天籁"。 "无知"与"不知"不同。"无知"状态是原始的无知状态。"不知"是先经过有知的阶段之后才达到的。前者是自然的产物,后者是精神的创造。这个不同,道家人用"忘"字表达其方法的诀窍。圣人并不是保持原始的无知状态的人,他们有一个时期具有丰富的知识,能作出各种区别,只是后来忘记了它们。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知道的,希望的,二者不同。知识是重要的,可是也不能光靠知识生活,还需要情感的满足。在决定对死者的态度时,不能不考虑理智和情感这两个方面。 宗教,诗,二者都是人的幻想的表现。二者都是把想象和现实融合起来。所不同者,宗教是把它当做真的来说,而诗是把它当作假的来说。 荀子:"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荀子的两个学生,有两个最著名:李斯,韩非。 韩非和法家 西周封建社会根据两条原则办事:一条是"礼",一条是"刑"。礼是不成文法典,以褒贬来控制"君子"即贵族的行为。刑则不然,它只适用于"庶人"或"小人"即平民。这就是《礼记》中说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正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总是指责法家卑鄙、粗野,法家总是指责儒家迂腐、空谈。 儒家的形上学 《易》、《老子》、《庄子》合成"三玄"。 《系辞传》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在《中庸》里,诚和明是联在一起的。《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名矣,明则诚矣。"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有句话说:"历史决不会重演"。又有句话说:"目光之下无新事"。这两句话结合起来也许含有全面的真理。 中国人缺乏民族主义是因为他们关于从天下即世界的范围看问题。 十七、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董仲舒 我的同事金岳霖教授曾说:"我们若将‘天’既解为自然之天,有理解为主宰自然的上帝之天,时而强调这个解释,时而强调另一个解释,这样我们也许就接近了这个中国名词的几分真话。" 孟子与董仲舒的不同,就这样归结为两个用语"已善"和"未善"的不同。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今文学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理想派的继续,古文学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现实派的继续。换句话说,今文学派出于孟子学派,古文学派出于荀子学派。 新道家:主理派 "新道家"是一个新名词,指的是公元三、四世纪的"玄学"。"玄"是黑色,又有微妙、神秘等意思。《老子》第一章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玄学"这个名称表明它是道家的继续。 新道家:主情派 清淡的艺术在于,将最精粹的思想,通常就是道家思想,用嘴精粹的语言,最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所以它是很有讲究的。 汉人风度是庄严、雄伟;晋人风度是放达、文雅。 新道家主理派以向郭为代表,强调遵从理性而生;主情派以杨朱等为代表。 中国佛学的建立 佛学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叫做"格义",就是用类比来解释。 "宇宙的心"的观念,是印度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佛教传入以前,中国哲学中只有"心",没有"宇宙的心"。道家的"道",虽然老子所说,是"玄之又玄",可是还不是"宇宙的心"。 神宗:静默的哲学 "禅"或"禅那",原意是沉思、静虑。 神秀和慧能分裂禅宗,确实历史事实。北宗与南宗的创始人不同,代表性宗月空宗的不同。 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 新儒家的主要来源可以追溯三条思想路线:一,儒家本身。二,佛家。三,道教。这三条路线是异质的,在许多方面甚至是矛盾的。所以,哲学家要把他们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的折中,而是形成一个同质的整体的真正系统,这当然血药时间。因此,新儒家的开端虽然可以上溯到韩愈、李翱,可是它的思想系统直到十一世纪才明确形成。 照新儒家的说法,心无欲,则如明镜,总是能够立即客观地反映面前的任何对象。镜的明,好比心的"明";镜的立即反映,好比心的"通"。心无欲,则对于外来刺戟的自然反应,落实在行动上都是直的。由于直,所以"公";由于公,所以一视同仁,也就是"溥"。 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程颢讲的精神修养方法:"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敬"字代替了周敦颐所讲的"静"字。在修养的方法论上,以"敬"代"静",标志着新儒家进一步离开了禅宗。 风流的基本品质,是有个超越万物区别的心,在生活中只遵从这个心,而不遵从别的。照朱熹的解释,曾点恰恰是这种人。他快乐,因为他风流。在朱熹的解释里,也可以看出新儒家的浪漫主义成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