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徐工集团以"奋斗,奔向世界级"为主题举行了20周年纪念活动。这个由徐州重型机械厂、徐州工程机械制造厂、徐州装载机厂和徐州工程机械研究所组建而成的工程机械集团,从年销售额3.5亿元的小规模企业,发展为年销售额400亿元的大型综合集团,并始终位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位置,成为了行业产品品种系列最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一个曾经面临种种困难甚至危机的老国企,如今为什么能够长期立于行业领导之位?为此,笔者采访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先生。 王民曾获得全国"明星企业家"、"优秀创业企业家"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这位集众多荣誉于一身的传奇企业家,有着自信满满的笑容,言语之间洋溢着对徐工集团的十足信心,举手投足展现出他诙谐幽默的独特魅力。 "500亿营业目标遇到困难,下半年要拼命拿下!" 去年在金融危机下,徐工集团仍实现了年销售额400亿元的目标。面对今年上半年行业整体困难的局面,王民在徐工20周年庆典上承诺:"无论如何,徐工都把今年销售额500亿元的目标和2015年前打造年销售额1000亿规模、跻身世界工程机械前五强的战略目标,融入每个员工的血液,永不退缩,永不动摇,永远奋斗。我们不仅要永保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也必将与中国工程机械一起,成为世界舞台上最重要的力量。" 采访中,针对近年徐工的飞速发展,王民说道:"真正拉动徐工发展的,不仅是通常认为的房地产需求,而是整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尤其西部开发中落实的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针对今年政府拉动内需的4万亿元投资对徐工的影响,王民称若没有这4万亿元,徐工的月销售额就将仅有10来亿,下降幅度将超过一半。"今年1月,我们汽车起重机销售额下降超过了50%,在很多员工快失去信心之时,国际工程机械市场的恢复和政府强力推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使我们开始比去年同期有了个位数的增长,其中回升最快的是轧路机和起重机。轧路机月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50%,上半年同比增长了8个百分点,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同时,王民也澄清了媒体盛传的徐工装载机产业逆市增长的消息:"这不能说是逆市增长,仅仅是市场份额下降幅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是行业下降幅度最小和市场战略稍有提升而已。在装载机产业中我们仅排第六,但此时的产业发展弯道恰好是我们施展品牌策略的良好时机。" 王民介绍说,今年销售额500亿元营业目标由产品销售、配件销售和贸易收入等构成,其中最重要的350亿元产品销售目标,上半年完成得差强人意。"上半年总收入仅170多亿元,下半年要完成350亿元非常不轻松,这5个月生死攸关,我们要拼命拿下!" "徐工徐工,祝您成功!"老套但实用 20年来,徐工集团除在央视和凤凰卫视播出过广告外,仅在读者群范围较小的工程机械专业刊物宣传过产品,且品牌标语始终是上世纪90年代的"徐工徐工,祝您成功!"。问及此标语和品牌宣传方式是否还适用于当今需要彰显品牌个性和"奔向世界级"的徐工时,王民连连称"是",笑着说:"这问题非常好,也是对我们的提示,这个时代确实要求突出品牌个性,‘徐工徐工,祝您成功’也确实不怎么时尚,但它很实用,让人们都记住了徐工。"他接着说,"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实质。海外市场上中国人的产品宣传常弄得外国人眼花缭乱,但海外客户对中国货品质的判断仍更多的是靠自己的亲自验证。如今许多大集团都曾考虑是否更名为国际化名称,而我认为企业名称和广告语都不是很重要,产品品质才是关键。即便人们觉得企业名称念着不顺口,但还是记住了,说明该企业品牌非常不错。" "在国内,我们的品牌宣传已不仅仅面向专业客户了,要成为‘社会化的徐工’就必须面对全民打响集团品牌。我们20周年庆典邀请了60多家媒体参与,就是为了扩大徐工的社会影响,逐渐改变对口碑营销的依赖。"王民说。 谈到怎样做强国际品牌时,王民称徐工产品的性价比已得到海外客户的认可,成为海外市场品牌推广的坚实基础。"国内的工程机械都拥有自己的品牌,徐工之所以能有8亿美元的海外销售业绩,首先就是不断提高产品可靠性,而非提升技术。提高产品可靠性须不断优化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和工艺能力,并且持续不断地按客户要求改进产品的点点滴滴。一个客户能提100多项缺点,每项我们都认真诚实地对待,这才是企业进步的关键。" "做行业老大,是诱惑,也是陷阱。" 采访中,王民说如果有机会到徐州,一定要参观徐州独具特色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它由国资、外资、民资与合资组合而成,主机和零部件共同发展,并且"最重要的是有强大的徐工屹立于此"。对于徐工在行业的竞争地位与态势,王民流露出自豪的神情:"行业竞争自古有之,人人都争做‘老大’。而‘老大’是目标,是诱惑,也是陷阱。我做老大已经很多年,但仍要努力做好,积累经验以便将来竞争者予以借鉴,千万别误入陷阱。"当被追问"陷阱"意味着什么时,他却笑而不语了。 针对三一集团与中联重科轰动全国的海外扩张,他意味深长地说:"如果仅用跳跃型发展模式,它们会进步很快,但这样的发展存在太多脱节之处,会留下很多后遗症。只需观察企业的经营质量、现金流、资金链和人文凝聚力等不可言喻的方面,就可以作出评判了。徐工在行业里将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稳健的步伐,只要我这个‘老大’在位一天我就认真做好,一旦换位,我会为徐工的未来打造更坚实的基础。" 对于许多行业竞争者的产品创新和员工年轻化,50多岁的王民笑着说:"我也很年轻呀,我还有更年轻的大学生、研究生和技术工人,但更重要的是我还有经验丰富的老职工。"他接着说,"别人的优势,我有。而我的优势,别人不一定有。我们员工‘以企业为家’的全身心投入和积极的创造力,是一些企业无法企及的。许多企业运作的根本是‘我有资本,你必须听我的’,而我认为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是要调动的,员工必须受到尊重。徐工的企业文化内涵及其积聚力,是一个老国企能走到今天仍充满生机的核心原因。" "无论如何,我们不会放弃与外资合作的机会!" 2005年,徐工集团经历了轰动全国的与美国凯雷投资集团的并购事件,在长时间的协商与磨合后却无疾而终。如今王民面对那段历史非常坦诚和潇洒:"我们将来还要与外资合作,但会汲取经验,选取某个产品进行合作,而不是整个企业。财务性注入或产业性注入都有可能,我们的选择是开放式的,但企业主体必须是我们控股。"随后,王民称接下去最重要的是做好上市公司:"国家证监委已批准徐工机械整体上市,这是我现在最重要最大的事。集团上市有利于在整个行业版块上清楚分辨谁强谁弱、谁好谁差,能充分展示徐工的实力。然后,我们要利用技术创新来走出产品同质化阴影,并且开始推进集团品牌国际化,做好非常稳妥的计划。" 面对三一集团海外设厂、中联重科国际并购的全球化策略,王民不无幽默地说:"竞争者走得比我们快,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两种全球化路径我也会选取,会在适当的时机选取适当的方式。此刻我们就正在巴西进行市场调研,拟建一所工厂和两个销售中心。"他认为,中国的工程机械是全球同行业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海外同行大多拒绝我们购买其技术甚至参观工厂,要让世界认识中国机械,就必须走出去贴近国际市场。而从成本来算,国外的关税和海外采购零部件的费用,比从中国引进要低很多,这也是我要选择海外建厂的原因之一。" 王民称在国内市场的下一步策略是加大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国家重点扶持地区的产品与品牌推广力度,并加强向新产品领域的投入。"今年新投入了铁路机械领域,尽管我们是后来者,但不一定是落后者,只要具备创造性和颠覆性的思想就可能成功。"王民再次自信地笑起来:"国内铁路建设还需10—20年的发展,倘若缺乏竞争,缺乏徐工这样的企业加入,整个产业水平就不会太高。但毕竟新产业投入量巨大,我们将选准选好更有前景的高端市场、高附加值和高科技产品,让徐工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真正稳健地‘奔向世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