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体面就业


  摘 要:本文介绍了云南省玉溪技师学院(玉溪工业财贸学校)学生实习与就业工作开展的情况,分析了学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体面就业所采取的四项措施,提出了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应重视教师能力和素质培养和提高,以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学校 人才质量 体面就业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当前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学校关切、家长关心的事,是关系学生切身利益、学校生存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社会需要的人才,积极开辟就业渠道,让学生学有所用,有尊严而体面地去就业,可选择地就业,是职业学校办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整体水平的重要内容。
  笔者学校学生就业体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一是100%实现顶岗实习预就业;二是学生实习就业一体化率稳步提升,近年来有60%以上的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后留在实习企业就业;三是实习企业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除云南本地外,还拓展到了上海、苏州、厦门、重庆等地的优质企业;四是专业对口,实习就业专业覆盖机电、财经、汽车、计算机、数控、建筑、食品、生物化工等学生学习的专业;五是学生就业率持续超过98%;六是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到沿海发达地区大型企业、优质企业就业的学生逐年增多,学生工资水平逐年提高。
  一、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就业服务保障机制
  1.健全就业组织机构制度保障
  学校建立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全面负责招生、顶岗实习及就业工作,形成了校长宏观统筹、分管副校长直接分管的领导机制;建立以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为标准,涵盖顶岗实习、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制度,使就业工作呈现出组织有力、机构稳定、制度规范的良好局面,形成了全员参与促就业的浓厚氛围,为学校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严格执行就业工作相关制度
  学校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用人单位负责、对学校自身发展负责的态度,就业推荐中严把两个质量关,即:学校派专人对有用工需求的企业经营资质、用工情况、管理情况、工资待遇及周边安全情况等做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信誉度和美誉度,凡是用工制度不规范、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学生实习相关规定的企业,一律不推荐学生实习和就业。实践证明,学校高标准、严要求的就业推荐工作赢得了企业的信赖。由于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能吃苦、上手快,赢得了企业的充分肯定,每年到12月前,次年毕业生实现100%顶岗实习预就业。
  二、突出能力培养,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1.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观,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牢牢把握"德技双优"的育人目标,着重构建德育工作网,形成党委抓德育、支部联系班级、党员联系学生的德育工作机制。针对学生管理难的问题,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面育人"的育人思路,实施"全员班主任"制,每个教学班级配备1名正班主任、2~3名副班主任,形成班级管理团队,细化管理目标,全面加强学生管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三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社团文化"教育为核心,以"校军合作"半军事化管理及"3Q7S"现场管理为依托,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2.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突出技能培养,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1)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实现五个对接。一是学校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师、开发理实一体化教材,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相统一。二是积极探索校企融合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使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三是积极探索消耗性实习向生产性实习转变的新路子,实现实习教学与产品生产的统一,教学中学生制作双人铁床、课桌椅、充电器、玉溪窑青花陶瓷产品、光伏应用产品,学生开设经营电子商务网店、实习超市、客户信息服务等,形成了学中做、做中学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2)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利用校内建有财经类实训基地、计算机类实训基地、工科类实训基地、校办实习工厂及汽车驾驶培训站等实训基地优势,加大校内实训教学力度,加强学生技能训练。依托职教集团,挖掘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顶岗实习,目前已建立了涵盖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及青岛环渤海经济区150多家企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
  (3)开展服务教育教学的科研工作。学校以服务教育教学改革为导向,开展国家、省、市级教科研活动。近三年来,共完成了3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子课题——《我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学生管理研究》《中职学校学生价值观研究》及《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研究工作,引领顶岗实习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省级规划课题《汽修专业项目教学法研究》和《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研究》,指引学校专业建设和一体化教学改革;完成《财经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获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编写了5门课程的一体化教材,服务一体化教学改革;校办实习工厂获得国家专利1项。教科研工作推进了一体化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有效提升了学生管理水平和顶岗实习管理水平。
  3.强化就业创业教育
  学校创新思路,大力实施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一是建立校园企业文化园区,将实习企业文化引入校园,让学生进入校门就开始了解企业文化。二是开展以培育学生就业创业心理、传授就业创业知识、规划职业生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为重点的就业创业教育。三是强化SIYB创业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2006年笔者学校被确定为"SIYB创业培训机构",对有创业意愿但不知如何创业、如何经营、如何提升经营成果的人员开展培训。在面向社会人员培训的同时,学校将国际劳工组织SIYB创业培训特有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校内学生培训,使受训学生坚定了创业信心,了解了创业程序及经营实务,对引导并帮助学生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做了积极有益的尝试。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岗位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随着创业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每年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并且创业成功的人数及比例都在逐年增加。
  三、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办学模式改革
  1.依托校企合作,建立并拓展学生实习就业网络
  学校从2006年开始探索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的新路子,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入手,突出校内技能训练,在企业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基地,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就业平台,扩大了学生的就业范围,学生实习就业市场呈现逐年拓宽的趋势。目前,学生实习及就业主要分布在省外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省内昆明、玉溪等地区,同时也不断向北京、环渤海经济区拓展。
  2.加强顶岗实习管理,促进实习、就业一体化
  学校十分重视对顶岗实习的管理,通过外派专职班主任与企业共同参与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在顶岗实习企业建立流动党团组织,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建立实习就业指导办事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拓展实习、就业市场,进一步稳定与拓展就业市场,引导和保障学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实习、就业一体化率逐年提升。
  3.启动境外就业培训,开拓国外就业市场
  境外就业是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探索国际化发展的路子。2008年,学校被省商务厅确定为云南省外派劳务电工、焊工专业培训基地。依托基地优势,学校于2008年秋季开办3个"双元制"班级,按双元制模式教学,对学生进行境外就业前的培训。2008年11月,与云南国际经济公司、大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劳务外派合作协议书,为赴境外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充分准备、缜密部署、严格培训,2009年首次组织7名毕业生赴新加坡成功就业。自2008年以来,学校每年都对境外就业工作有计划地进行布置安排,将有意愿、符合条件的学生输送到境外就业。
  四、加强就业指导,促进毕业学生优质就业
  学校以集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素质测评、就业服务于一体的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为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推荐服务,配备专人,开展学生就业前职业咨询,主动与用人单位对接,前往有用人意向企业实地考察,收集整理并发布用工信息,组织用人单位到校面试,搭建就业桥梁。学校树立为毕业生终身就业服务的理念,承诺并做到凡是学校毕业学生,终生为其推荐就业。同时把职业介绍中心的服务功能拓展到玉溪市的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职业介绍中心的社会就业服务功能,为当地社会人员就业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创业,学校成立了"三农"研究办公室,利用学校作为云南省第23职业技能鉴定所、云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乡镇企业特有工种鉴定站及玉溪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的有利条件,针对返乡农民工开展教育,吸引返乡农民工到学校接受培训教育,并举办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短期培训,关注民生,缓解压力,承担了社会责任。近三年来,每年的培训鉴定均突破10000人次,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及社会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
  通过健全机构、加强管理,突出能力培养,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就业和就业单位,毕业生工作稳定,用人单位也比较满意,促进了学生体面就业。同时,笔者学校也应意识到,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作为人才培养者的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培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网站目录投稿: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