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要为大家讲述的成语"老蚌生珠",算是一个比较冷门的成语,可能很多朋友都没听说过。老蚌生珠的意思是指老来得子的人,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时期,孔融和韦端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孔融大家肯定都认识,我们小时候都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而韦端这个人就需要向大家介绍介绍了。韦端活跃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曾担任凉州牧、太仆职位,和孔融是好友。究竟两人和老蚌生珠这个成语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荀彧传》注引《三辅决录》,具体时间不详,主人公是孔融和韦端。原文如下: 康字元将,亦京兆人。孔融与康父端书曰:"前日元将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日仲将又来,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端从凉州牧征为太仆,康代为凉州刺史,时人荣之。后为马超所围,坚守历时,救军不至,遂为超所杀。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韦康字元将,京兆人。孔融在写给韦康之父韦端的信中说:"元将在几天前来到我的家中,我发现他学识广博,气度不凡,宽宏坚毅,将来必定是能成大事之人。昨天仲将(韦诞)又到了我的家中。我发现他敦厚老实,博学聪慧,将来是个光耀门楣的人。没想到您这个老家伙还能生出两个这么好的儿子,你应该好好珍惜啊。" 韦端为官多年,从凉州牧调任朝中担任太仆,韦康则接替父亲担任凉州刺史,时人都认为这是件非常荣耀的事情。韦康后来被马超围困,坚守冀城很长一段时间,援军却久久未至,最终被马超所杀。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根据孔融口中的"不意双珠,近出老蚌"而演变出来,叫做"老蚌生珠",意为夸赞别人有贤能的儿子,后来多用于借指老来得子。 韦端在汉末三国时期虽然贵为凉州牧和太仆,但其事迹却非常模糊,既没有专门的传记,也没留下多少记载。只知道他老来得子,有两个儿子,分别名为韦康和韦诞。从这段记载来看,孔融与韦端的关系应该非常亲密,否则不用这种类似调侃的语气来称赞韦端。 至于韦端的这两个儿子,在历史上倒是比父亲韦端要出名的多。韦康接替父亲担任凉州刺史不久,就遇到了马超集团的死灰复燃。马超率部将韦康围困在冀城长达数月之久,而远在长安的夏侯渊迟迟没有发兵救援。无奈之下,韦康开城投降,却遭到马超的杀害。 至于韦诞的经历,比哥哥韦康要幸运的多。他早年入仕,官至侍中之职。同时,他还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和制墨家,其书法造诣比起书法大家钟繇也毫不逊色。比起哥哥韦康死于战火,韦诞则一生平安,直到曹魏嘉平五年(公元253年)才以七十五岁高龄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