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水浒后传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水浒后传》是清代的一部长篇小说。陈忱著。现存最早的本子是康熙甲辰(1664)刊本,8卷40回,题"古宋遗民著,雁宕山樵评"。封面书题页与版心下均刻有 "元人遗本"4字。首宋遗民原序、雁宕山樵万历戊申 (1608)序。目录后有 《水浒后传略论》,题 "樵余偶识"。(据柳存仁 《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所谓"元人遗本"和万历戊申的年月都是假托。古宋遗民、雁宕山樵和樵余,实即陈忱一人之化名。另有蔡元放评《水浒后传》刻本,10卷40回,题 "古宋遗民雁宕山樵编辑,金陵憨客野云主人评定"。首有乾隆三十五年(1770)蔡元放序及"读法"。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陈忱 (约1613—?),字遐心,号雁宕山樵,浙江乌程 (今湖州) 南浔镇人。在 《乌程县志》、《南浔镇志》等方志中记载了陈忱的一些事迹。他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明亡后,绝意仕进,曾与顾炎武、归庄等组织惊隐诗社。他生活贫困,"卖卜自给","身名俱隐,穷饿以终"。他 "好作诗文",除 《水浒后传》外,还有《雁宕杂著》、《雁宕诗集》、《续廿一史弹词》、曲本《痴世界》等,多散佚不传。《明诗综》和《浔溪诗徵》中收有他的诗作。《水浒后传》1664年刊本封面书题页上的说明中提到"世有删改前传自目为才子书者,其是非颇缪",托名樵余的《水浒后传略论》也明显受到金圣叹《水浒传读法》的影响,因此《水浒后传》必定成书于崇祯十四年(1641)金批本《水浒传》刊行之后。根据《水浒后传》第1回序诗所说"千秋万世恨无极,白发孤灯续旧编",一般推断这部小说是他晚年之作。小说初刊于1664年,这时他大约还在世。
  《水浒后传》是100回本《水浒传》的续书。它描写宋江征方腊后,未死的梁山英雄李俊、阮小七、燕青等32人在各地重举义旗,并参加抗金斗争,最后到海外创立基业的故事。由于蔡京、童贯等奸臣及其爪牙们鱼肉百姓,继续迫害梁山英雄,阮小七等在登云山、李应等在饮马川、李俊等在太湖先后集结起义,反抗官府。李俊等先退出太湖,到海外谋取王业,占据了暹罗国清水澳岛,击败金鳌岛来犯之敌,与暹罗国王定盟。在金兵南侵、徽钦二帝被俘后,梁山英雄参加了抗金斗争。燕青、杨林潜入金营,向徽宗献青果、黄柑,以示微忠。李应等杀了蔡京等四凶,众英雄会集登云山,冲破金兵重围,弃寨出海,与李俊会师。最后写宋高宗被金兵困于牡蛎滩,李俊提兵救驾,高宗封李俊为暹罗王。
  陈忱自称《水浒后传》是一部"泄愤之书"。他在《水浒后传略论》 中谈到了5个方面的 "愤",头两个"愤"是:"愤宋江之忠义而见鸩于奸党,故复聚余人,而救驾立功,开基创业;愤六贼之误国,而加之以流贬诛戮"。这表明作者在书中寄寓着对明亡教训的总结和亡国隐痛,他之所以不但继承《水浒传》描写官逼民反,而且着重批判奸臣误国卖国的罪行和歌颂英雄们抗金救驾的爱国精神,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百回本《水浒传》第99回有李俊等7人"从太仓港乘驾出海,自投化外国去了,后来为暹罗国之主"的话,这是《水浒后传》中李俊故事的根据。但陈忱选择这一题材,无疑与当时明永历帝流离南中、郑成功等出没海上的现实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水浒后传》里的英雄,除了少数几个是新出现的梁山泊英雄的后代外,都是前传里的人物。作者在《水浒后传略论》中说:"《后传》有难于《前传》处。《前传》镂空画影,增减自如;《后传》按谱填辞,高下不得。《前传》写第一流人,分外出色;《后传》为中材以下,苦心表微。"总的说来,《后传》在人物塑造方面虽然比不上《水浒传》,但还是比较成功的,几个主要人物如燕青、乐和、李俊等人的性格,既有与《前传》一致的地方,又写出了他们在新的现实斗争中的成长、发展。
网站目录投稿: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