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BA国际化的课题上,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探索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浙江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浙师大")MBA教育的国际视野主要体现在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非洲国家的高层次经贸人才培养。在"一带一路"政策影响下,浙师大MBA教育中心大力培养中非经贸专业人才,已累计培养来自非洲各国MBA留学生400余人。浙师大MBA教育中心一向重视中外合作,为不同类型的学员专门设计课程内容,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员国际视野,以推动不同地域之间的商业合作和文化交流。 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段文奇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非经贸参与的主体越来越多,参与的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中非经贸的中间环节大幅缩短。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势头迅猛,可以把我国数字经济优势跟非洲的资源优势充分结合起来。这种模式下的跨境电商在未来将大有可为。中非经贸本土化人才稀缺 段文奇认为,在中非经贸的发展过程当中,资金、技术、产品都不缺,最关键的是缺人才,尤其是本土化的人才。因此,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立足中国企业,致力于培养开拓非洲市场所需要的管理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的管理人才。 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与中国在非洲的企业以及非洲当地的企业联合研讨,了解他们对MBA人才的需求,同时采取多方协同的方式培养人才。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培养面向非洲的MBA人才时,与很多企业尤其是有志于开拓非洲市场的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度合作,包括聘请他们的企业负责人作为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MBA的导师,把他们的企业作为实习实践的基地,邀请相关人士参与课程以及教材开发。 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希望通过这种深度的合作来促成一个商业生态的建设。这使得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的MBA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熟悉MBA的基础知识和国际惯例所需要的商业知识、商业技巧以及商业技能,同时对中非经贸如何开展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文化沟通中,对非洲的市场和人员有深层次的把握。这样的人才,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适应中非企业开展中非经贸合作的需求。 自成立以来,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已累计培养各类中非经贸人才1200多人。具体来说这些人才的培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本科层次,经济与管理院有国际经济贸易的国际化专业,以培养中非贸易专业人才为主。第二个层次是国际MBA层次,每年大概招生60人左右。第三个层次是为中非经贸领域相关的企业和政府培养一系列的经济管理学员。这些学员大多来自非洲国家,他们在中国或他们本国学习后,到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修读MBA。 MBA俱乐部是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打造的一个发展較为成熟的沟通平台,在这里国内国外两类学员能够充分交流与合作,已经连续两届MBA学员在全国性大赛上获奖。此外,在中外合作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当中,学员们也会发现一些商机。国外有市场有需求,国内有产品有技术,加上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自身的优势,都会在海外投资方面会发挥很好的作用。中非跨境电商大有可为 对于院校来说,人才培养是基本要求,浙师大MBA致力于提升人才竞争力,同时长期关注跨境贸易的发展趋势,打造高水准规范平台,助力跨境贸易,在中非贸易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建设中非命运共同体"战略的提出,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非洲市场的开拓。段文奇认为,非洲是一片新兴的蓝海市场,短期来看,它在我国的贸易当中所占的比例不是特别高。但是考虑到非洲大陆14亿的人口,在未来依旧具有很大潜力。从未来10年、20年的角度来看,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这是一片非常值得长期耕耘的市场,需要引起重视。 中非之间存在巨大的技术剪刀差,中国向非洲出口的更多是以制造业为基础,依托一定制造能力,而非洲向中国出口的则以原材料为基础。双方的贸易存在一个明显特征,我们从结构上根据非洲做一定调整,为中国走向非洲提供契机。双方有很大的产能合作空间,中国很多相对成熟的产能可以转移到非洲,促进非洲出口,有助于双方贸易结构的优化。 跨境贸易中,中国的产品基本上面对民生需求,在竞争过程中主要还是依靠价格优势,未来在品牌、渠道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来扩大产品在非洲国家的影响力。毕竟市场规模是有限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跨境电商产品的品牌溢价,才能产生更大更广泛的影响力。 跨境电商是电商在国际领域的一种形式,是传统贸易的一种升级形态,它缩短了贸易中的渠道流程。跨境电商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三点:第一是好的产品,第二是好的物流服务,第三是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支付手段。做义商和婺商的人才储备库 除了跨境贸易,浙师大MBA教育同时也在长期致力于推动浙商发展。为培养义商和婺商做出了以下努力: 首先,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很多的MBA学员学习深造后,进入企业成为义商和婺商的生力军。 浙师大MBA的一大特色是学员主要是来自于民营企业。段文奇表示,中国的MBA市场,实际上是一个分层的市场,至少浙江是如此。这里的高中低没有优劣之分,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特点,像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位于浙江的中部,所面向的MBA学员主要是来自于民营企业,他们与大型的合资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高管有着明显的差异。 短期来看,非洲在我国的贸易当中所占的比例不是特别高。但从未来10年、20年的角度来看,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这是一片非常值得长期耕耘的市场,需要引起重视。 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来自民营企业的学员就成了浙师大的挑战。对此,MBA课程体系会根据学员的特点做课程设计。浙师大MBA教指委对每门课程的内容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指导,在培养的过程当中,根据不同类型的MBA学员的特点,课程也就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强的针对性。 学员们也希望内容不受传统课程大纲的束缚,而是更多的结合当前最新的国际形式、国际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的趋势。同时还要涉及中国民营经济的经营环境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样也使得整体教学体系更有实用性。这些在浙师大经济与管理院深造后的学员,很多都在义商和婺商企业中发光发热。 其次,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在MBA学员的培养中依托学校,在非洲研究这一品牌学科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为义商和婺商走向国际化做出重要贡献。 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鼓励国内和国外学员们一起探讨合作。针对一些具体的项目,通过创业大赛的方式,从思想上促进他们进行碰撞,从行动上进行交流,逐渐形成一些创业项目。在今年的互联网+的创业大赛国际赛道表现突出,教育部点名浙江师范大学作为代表,就国际化创业进行经验分享。通过国内外学员在学科研究与创业项目方面的合作,使更多的义商和婺商开启国际化发展之路。 最后,依托中非智库论坛、中非经贸论坛,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鼓励学员在这些论坛上发声,以促进中外企业、中外政界和学术界等政产学研各方面的跨文化传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