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没人想到,诸葛亮病逝后,蜀国竟然还能坚持29年。诸葛亮北伐的最大目的,就是想以攻代守,阻止曹魏南下。但多次北伐后的结果并不算太理想,最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让整个蜀汉陷入到了一片不安当中。因为当时蜀中并没有一位能够完全替代诸葛亮的人物,虽然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但他们在朝廷的影响力根本不能和诸葛亮相比。而且刘禅在位期间,因为诸葛亮的原因,导致自己贵为蜀国皇帝,却无任何实权,简直郁闷至极。所以诸葛亮死后,刘禅废掉了丞相之位,好让自己专政。但刘禅并不是一位明君,他宠信小人黄皓,让黄皓成了朝中分量最重的人物,导致蜀国逐渐走向衰落。不过在这29年内,还是有不少能臣挺身而出为了蜀汉的未来竭尽全力,他们也都算是蜀国后期的大功臣。 诸葛亮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蒋琬、费祎、董允等能人。其实他们的治国能力都不差,皆属于王佐之才,只是在朝中的威信还不够。以前大臣们都是看在诸葛亮的资历,还有他在军中的威望,所以不会提很多反对意见,但蒋琬并不是人人都服的。蒋琬曾提出很多利国利民的良策,但批奏的过程却很艰难,不过蒋琬等人并没有放弃,依然敢于谏言,这才让国力逐渐恢复。只是等黄皓上位后,朝中势力被切割,能臣终究壮志难酬。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王平击退了曹爽的伐蜀大军。王平和姜维一样,原本都是魏国将领,汉中之战后王平归降刘备。王平还曾跟随诸葛亮一起北伐,在军中深受诸葛亮的重用,诸葛亮病逝后,王平负责镇守汉中。244年,曹爽领兵十万准备南下进攻汉中,当时汉中的守兵只有两万多,多数将领建议王平放弃汉中等援军,王平不同意选择领兵据兴势拒敌,最后以攻势防御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当时王平在汉中,防备曹魏;马忠在南中,防备南蛮;邓芝驻守永安,防备东吴;三位将领都为蜀汉的安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加上姜维领兵继续北伐,导致曹魏只能由攻转守。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姜维后期一味的北伐,只是穷兵黩武,但姜维北伐战绩胜多败少,肯定还是对蜀汉起到不小的帮助。姜维不敢回成都只是担心小人黄皓会加害自己,因此也加剧了和朝廷之间的矛盾。 所以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努力,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才能继续存活下去。要不是黄皓总揽朝政、操弄威权,刘禅没有忧患之心,可能蜀汉还不会那么快被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