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我在TED上做过一次演讲。我想用一种生动的方式展现自己对于梦想和革新的思考,这种方式是写作所不可比拟的。那时因为怯场这个烦人的毛病,我开始向一位演讲老师请教。从那以后,我在全国各地做过多次演讲。直到2014年初的那次,我才真正突破了自己,领悟到成为伟大领袖及演讲的真谛。 我不再因为担心忘词,而冒冒失失地一个劲儿背讲稿,我学会了控制内心的恐惧,不去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然后放慢速度。当我用心倾听并关注我的听众,我的演讲就不再是一番独白,而变成了一场对话。和听众之间的互动有欢笑、有叹息,也有泪水——这是一场生动的对话,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这是人生中的第一次,我抛开老师教授的演讲方式,不再像传统音乐家那样照谱演奏,而是像爵士乐手一般,以自己期盼已久的方式,将一场即兴讲演奉献给听众。 在《尝试着不要尝试:古代中国的"无为"之术和即兴行动的现代科学》(TryingNottoTry:TheAncientChineseArtandModernScienceofSpontaneity)一书中,爱德华•斯灵格兰(EdwardSlingerland)讲述了放松思维的重要性,他探讨了不同于精神高度紧绷的另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再一味求胜反而会让你成功,应平心静气地面对各种情况。这正是道家的"无为"观念。 当一个人达到"无为"状态,一切棘手之事,诸如举办大型演讲、或顺利解决某项复杂的社会问题,都变得异常轻松。"无为"可以理解成"即兴行动",这种行动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同时带给人深层次的收获。 在年初这场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演讲中,我体验到了"无为"的境界。我不去思考接下来该说些什么,就像一对一交谈时那样,有几次我甚至忘词了。但我却惊奇地发现,听众们一直在认真聆听。或许是因为我并没有一心求"胜",当时我只想要用心感受演讲室里的氛围。 斯灵格兰写道:"达到‘无为’的其中一个标志,便是这个人拥有了‘德’,这里的‘德’可以理解为‘道德’、‘影响力’或‘个人魅力’。他们无需对他人施加赏罚手段,因为人们心甘情愿追随他们。如果你有‘德’,人们就会爱戴你、信赖你,他们能放松地与你相处。这便是‘无为’的回报。 当你展现出真正的慷慨气度,人们自然被你吸引,你便会充满个人魅力。如果你达到‘无为’的境界,你就能拥有‘德’。老子曰:‘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我公公是位农民,住在爱达荷州的一个小镇,他为人平和,家中不算富裕。他并不是道教徒,但7个儿女和35个孙儿孙女却都对他信赖有加,大家在他身边都觉得很放松。作为一个无私付出的人,他充满了个人魅力。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留住个人魅力并非易事——魅力会随时间变化消涨。我有一位长相酷似詹姆斯•加纳的好友,他是个充满魅力的法学毕业生,娶了一位模特太太。30岁的他恰是有"德"的"无为"之人。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切却发生了变化。衰老似乎让他忘却了给予的重要性。 尝试着不要尝试,这本身就是个矛盾的说法,因此要想达到"无为"并没有万全之策。但方法还是有的。在和斯灵格兰的邮件往来中,他建议道:"参加重要会议的时候怎么办?当你感到准备不充分,如果心里已经有了明晰的发言思路,只需像儒家学者那样对之进行雕琢打磨:努力,再努力,最后一切就变得轻松自如。 当你准备充分,剩下的问题只是紧张和期望,这时你更需要的则是道家的"无为"思想:发言之前,稍做运动放松一下身体,清空自己的思绪,临上场时集中精力调整好气息。"这些有助于你缓解焦虑,让你不再担心别人的看法,而是全心投入地面对你的听众。" 真正的领袖具有开阔视野,他们关注的焦点往往在自身以外。我的公公就是一位领袖。直到他去世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这一点。他一心付出,却不求回报,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人凝聚到他的身边,他们在他的影响下体悟着自己的"无为"之境。 付出越多,收获越多;学会放弃,才能真正拥有。当我们不再强求,我们反而会展现出更多魅力。真领袖者,方能释然于顷刻。 译者 福大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