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已经四十五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心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的抱负,以明经谒选清廷吏部,被任命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后任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到兵部尚书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始终清廉自守,刚正不阿,大公无私,多行善政,以卓着的政绩、廉洁自律,深得民心,被称为"于青菜"、"于青天",三次被举"卓异",被康熙帝赞誉。晚成大气的于成龙为什么仕途中能成功? 第一:于成龙的启蒙恩师邢济堂,也是他的岳父大人。邢济堂先生学识渊博,思想开明,不拘一格,他时刻教诲自己的每一个学子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使于成龙有了远大的目标,终生的信仰。在永宁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因反抗喀尔齐圈地落难时,邢济堂以老迈之躯亲赴京师疏通自己的学生陈廷敬将万民折转呈御前,终使于成龙转危为安。 第二:好的团队。周瑞和、柳晋阳、雷翠亭、骆小妹、石玉兰、石玉林等,每次遇到困难,他们都能同心协力,化险为夷。周瑞和、柳晋阳为其出谋划策,雷翠亭武艺高强,骆小妹、石玉兰、石玉林等的用心伺候,才成就了于成龙。 第三:清明的政治环境下遇到了好的领导。 两广总督金光祖金大人。当于成龙如实向他陈述罗成县民众疾苦,必须惩办恶霸谢德昌时,得到了金大人的支持,提出的严肃治吏、关心民众、发展生产等施政主张,金大人还亲自到罗城县考察,详细地了解于成龙的廉政为民事迹,并力举于成龙为全广西唯一的卓异。 湖北巡抚张朝珍张大人。于成龙因造桥之误要被杀头时,是张朝珍大人在康亲王面前力保,并顶着压力,在场启用于成龙,可想如果没有张朝珍大人,于成龙早没命了。又是张朝珍大人把他的廉能表现、临危不惧、招抚叛军的英勇事迹专门向朝廷报告,再一次举于成龙为"卓异"。 康亲王。在"通海案"平反和"征调不少民夫为军队服务"中,如果没有康亲王的理解和支持,于成龙不可能重审"通海案"和为民请愿,并且回京后在皇上面前力荐于成龙。 康熙皇帝。于成龙的大器晚成,清正廉洁最终离不开英明康熙的破格重用。从金光祖、张朝珍、康亲王等人的奏折中,康熙能发现于成龙身上的优点,认为他就是一个廉洁爱民的好官,便毫不犹豫地培养,提拔重用。最后当于成龙杀了赫里(皇帝的亲外甥)时,康熙还是支持于成龙,大批赫里的不法行为。康熙如果没有康熙这种英明的皇帝,这种用人不疑的气魄和胆略,这种清明的政治环境,也不会留下"天下廉吏第一"佳话。 如果于成龙没有遇到好的恩师,使自己从小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培养了正直、清廉、为民的意识,没有好的团队,遇到清明的政治环境和英明的领导,他会成为一代廉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