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暑期,很多家长希望利用暑假对孩子进行集中培训,实现"弯道超车"。而这也让一些培训班、兴趣班、夏令营的报名火热起来。据调查,北京的培训班报名火爆,家长靠"抢"占名额。专家表示,现在这种"起跑线竞争"的压力已经从家长传导给了孩子,而一旦超前学习、提前抢跑成为常态,很有可能会让孩子丧失自主学习能力,产生错误的思维方式。 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迅猛。有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生课外辅导超过1.37亿人次。校外培训市场火爆,且"高热不减",固然与公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明显增加,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趋势上升等因素有关,但人为制造并推高的培训需求"虚火"也不可小觑。 一是培训机构贩卖焦虑,制造培训需求热。不少校外培训机构为揽生意,不断炮制"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紧张空气,渲染考试、升学的竞争压力,鼓吹培训效果,夸大培训差距,让不明就里的家长陷入"不补不行"的认知误区。 二是家长盲目跟风,助推培训需求热。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预期,加上培训机构长期"无孔不入"的不当教育理念宣传,让不少家长信奉"早学一点,多学几遍,就能成为学霸"。 三是"剧场效应",裹挟公众拉升培训热。不可否认,一些校外培训机构长期的"超纲教学、超标教学、强化应试"打造了一些"尖子生",被名校录取。既然前排已经站起,占据优势,中间的、后排的不跟着站起,甚至站得跟高,又怎么能与前排的进行竞争呢?一旦形成这种攀比恐慌的"剧场效应",公众面对补习热的淡定与理性就无法保持。 全民参与校外培训的"虚火"不仅给学生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补习机构野蛮生长,对全日制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了冲击,加剧了整个社会的教育不公。 因此,祛除校外培训热的"虚火",还得综合施策、多管齐下。 首先,正视深层原因,加强顶层设计,釜底抽薪祛"虚火"。校外培训热的虚火不退,本质上反映的是我国城乡、地区、校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义务教育学校质量整体不高,评价选拔机制过于单一。正因如此,才有了校外培训机构的迅猛发展与病态繁荣。只有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做优做强学校教育质量,改革完善考试评价选拔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畸形"校外培训热"的滋生土壤。 其次,加强管理,严格监督,规范运行祛"虚火"。校外培训本质上属于为学校教育查漏补缺的"影子教育"。如今,我国校外培训已经远超这一功能定位,培训机构肆意贩卖焦虑,人为制造并拉升培训需求,这种不良商业动机与其教育属性相悖。另外,一些补习机构为迎合家长需求,不按正常的教学计划授课,超纲教学、超前教学、强化应试、过多过频组织考试等违规办学行为,极大地破坏了教育公平。因此,对校外培训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只有加强管理、严格监督,才能使其回归"影子教育"本位,发挥其应有的补充作用。 再次,加强引导,更新观念,合理参与祛"虚火"。假期适当的教育消费是可以的,但家长应当认识到,教育高消费不一定意味着高回报,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进培训班,过度培训会伤害孩子的学习兴趣,假期应让孩子获得全面发展。要消除"人人抢跑"时代的普遍教育焦虑,需要引导家长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价值,合理规划孩子的人生成长路线,冷静选择适合孩子自身发展的教育消费,唯有厚植科学认知,建立理性消费的校外培训公众基础,才能让校外培训热的虚火逐渐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