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较长的小说,主要涉及两代人,如同一段如烟的历史,在两河口的青山绿水中栩栩如生。 1、故事 故事主要从一家小小的私人学堂开始,上一代的人觉得有文化是一切的根基,于是请了姜先生作为老师,为五位小小学生传教授业解惑也,而故事中的每一个学生便与两河口的历史文化、青山绿水以及风俗人情交织在一起,谱写了又似哲学思考,又似人生百态的图景。 四川的袍哥文化、解放前普种鸦片的狂欢、深山中的独牛传说、帮派间的仁义道德、国共两党的大势倾然,五位小小学生,五种不同的命运,好似从小小年纪便能窥探出的未来道路,死伤蓦然回首,眼见人高楼起,又见其高楼倾。 写得是小说故事,却发人深思,想做什么样的人,确定了日后什么样的路。 可是,所有的人都努力做着最好的自己,却终被历史的洪流裹挟,有些人即使换了道子,有些人早早见了端倪,有些人无奈抗争。 文中有一位猎人说道,与人斗,终有死伤。与兽斗,人终胜。 2、人物 最初拿到此书,以为讲得是东北,翻阅间发现是川西,此书为外公留下的书,作为四川人的外公,看这本书的时候,不知道是觉得事情历历在目,还是多为杜撰。 书中五位学堂学生,张济邦最为聪慧,却也是历史最为明显的牺牲品,父亲因为袍哥文化的影响,作为不错的清水袍哥,但最终被人杀害,开篇啊笔墨最多的聪慧孩童通过军校考试,却又由于历史的原因进了国民党当官员,虽圆了父亲希望家中出官的想法,却最终在历史的裹挟中,寥寥数笔,最终去台岛避难。 青年归家的最后一次是结婚,而后怕再无归期。 笔墨最多的张致斌,老师给的名字,望其能文能武,却也不负众望,立足两河口,带数百弟兄,做保帮互帮之事,勇能干掉原来的地头蛇,智能联系到有名望的后台,在两河口的街头,混得好不得意,但也应了托枪带帮没有好下场,最终死在阴阳界之上,本书的最后,张致斌枪杀母亲,妻子,拖抢的一个兄弟,留下了张济邦的儿子,和一位穷苦出生的伙计送张济邦的儿子下山。 看似张狂之举,却也是明智之举,缴械投降,不杀妇孺,但若在那样的背景下活下来,怕是最终结果也是受尽屈辱。 姜维淑乃姜先生之女故在那个时代有幸有课堂读书,却也是整本书中最为不幸之人,奉父母之命嫁于张济邦,却在不久后,公公被人暗杀,先生下落不明, 看似有幸又在父母的牵头之下怀着张济邦的孩子嫁给早就郎情妾意的张致斌,却也埋下了一生阴霾,能看得透世事,却无能为力之感,几乎是姜维淑后半身的全部写照。 张一山,属于整本书中从未大起大落之人,却是整个故事中各个连接点,山野耕夫的信,直接决定了张致斌在两河口的地位,帮助周维逃跑,加快了张致斌的高楼坍塌,从不与人斗,却懂人事,住在山野,却读书白本,有气魄,有能力,却敢于平庸生活,在滚滚大势的洪流中巍然不动,而张一山的独特都来自其猎人父亲的教导,自然的环境,淳朴的教诲,虽然不如学堂上朗朗上口,却暗含真理。 最后一位是登高,登高的一身传奇都是被逼无奈,因为军官起了歹心要抢登高的财物,挣扎中杀了军官,被关寺庙,为了求生夜飞岩逃离,投孔广占名下托枪以生,后孔广占被张致斌灭,杀五人,去西路,内心公正,以少胜多灭了西线镇里的霸主,后收到张致斌信件毫无城府回两河口做乡长,被周维教化减少鸦片税收,引发矛盾,最终逃出两河口拥护共党打回两河口。 3、故事逻辑 故事逻辑观较好,读着流畅,但更多的是带给读者思考,若是那样的坏境,那样的情况,自己会如何自处,是要高楼起,还是当个山野耕夫,是要显赫一时,还是仁义两全,人生永远没有所谓最好的选择,只有最适合的方向。 张致斌做不了退居山野,而张一山也断然不会进仕途,五个人完全不同的人生,在幼年的学堂交织在一起,但是出了学堂,每个人的路,和父母的耳提面命有关,与生长环境有关,与反思成长有关。 愿所有人,都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而愿世界,宽心接纳每个人不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