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沮丧了,就好像是尝遍了全世界所有的药,却发现无一有效,只好给自己贴一个标签——"绝症"。但问题出在哪里呢?可能出在"尝"上。因为真正明白的人,早就去做了。 什么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传奇大儒、儒家四圣之一王阳明先生的宝贝,应该说是压箱底儿的宝贝。这位王阳明先生的事迹,很多人早有耳闻。他既是思想家,又是军事家。在写书的人里边他是最能打仗的,在打仗的人里面他是最有思想的。龙场悟道、深山剿匪、只身平叛,一件件事情成就了这位旷世全才。不知什么原因,从1949 年以后,大陆这边就有意无意地疏远了他,直到近几年,"阳明热"再度兴起。如果你没有听说过他,可以去读《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三本。大半本书都在讲他的事迹,作者写得非常好,读来极其可口。 可是,"知行合一"太流行了,流行到变成成语了,以至于很多人忘了它本来的意思。就像是所谓的"拖延症",变成热词以后,多数人也已经不记得它本来的意思一样。 我最早对"知行合一"的理解,是把它当成一句道德劝勉,当做"行要跟上知"的意思。这就等于旁边有人说:"嘿,哥们儿!可不能光说不练啊。"你的理解是不是这样?这能产生什么效果,能给你行动的动力吗?那些你知而不行的事情,该不做还是不去做。 后来增加了一项理解,叫做"知要体谅行"。在这个阶段,我意识到人的局限—个人的局限,组织的局限,时代的局限,世界的局限。我意识到接纳的重要性。我意识到应该调整认知,做出有可行性的计划。 直到后来,我读王阳明《传习录》里的原文,又读钱穆《阳明学述要》里的梳理,这才猛拍大腿,感叹一句:"老爷子那里的‘知行合一’,原来根本不是这个意思啊!"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怎样理解"知行合一"?对"知行合一"最集中的解释,我觉得是《传习录》里《徐爱引言》当中的话:"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如果要进一步阐释,那就再加同一本书里《答顾东桥书》当中的话:"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举个生活中实际的例子来说,《拖延心理学》里曾推荐了阿兰·卡凯的"瑞士奶酪法"。在一个比较大的任务中运用"见缝插针"的方法,利用零碎时间,而不要消极等待整块时间的出现,即"瑞士奶酪法"。你可以把要背的单词分成若干组,可以把要听的公开课提前下载好,可以在平板电脑上安装电子书阅读应用。这样,在乘车或等人时就可以阅读了,甚至在安全的地方走路或跑步时,也可以听音频了。 这是很有效率的利用碎片时间的办法,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两年来,在上下班的地铁上读了上百本书。不过,只"知道"以上这些,并不等于你已经"真知"。"真知",应该能对细节问题的答案做到心中有数: . 哪些事情是真正值得在碎片时间里做的?是看书、背诵、练口语、运动、听音频还是看视频? . 如果是看书,那么哪些书是值得看的? . 用什么形式来看?纸质版还是电子版? . 纸质版是多大开本?是否方便携带? …… 这样的问题还可以列出很多。一旦你去试验某种方法,这样的问题就会扑面而来。如果你没有解决掉这些,往往根本不可能坚持"瑞士奶酪法"。 "书太无聊了""太费电池了""总是坐过站"……于是作罢,然后得出结论—"奶酪法没用!我试过完全没用"。可是,有人逼着你选无聊的书吗?小块的移动电源很贵吗?你手机没有定时提醒功能吗? 细节问题往往只能在行动中遇到,因为很少有人会把他们写到书里、帖子里。要达到"真知",就必须通过行动来总结;而总结得差不多以后,行动本身也完成了。从时间上,知和行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差不多的。记得数学上的交集图吗?两个鸭蛋,一碰,一挤,中间有块重叠。对于知行合一来说,不是中间有交集,而是两个鸭蛋被挤成一个。 如此一来,还会有能知不能行、光懂道理做不到的问题吗?那就是个伪问题。 对一种方法的理解运用,到了自动自发、停下就会不舒服的境地,才能算"真知"。而把未知的状态错当成了知,就是悲剧所在。 世界就是一座熊出没的森林,我们每个人都在里面冒险。最大的悲剧,不是你跑得比熊慢,不是你跑得比同伴慢,而是你跑得既比熊慢,又比同伴慢,却还错当自己是短跑冠军。 最好的心理学、心灵学微信平台:轉動生命的太極(微信号zzdsmd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