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现代快报》2月6日报道,近日,江苏省徐州市邳州运河中学组织了高三年级组一场特殊的模拟考试——40岁以下的高三教师和学生同场考试。但校方的这一举措引起教师的反感。该校知情老师说,在第一场语文考试中,多数老师交了空白的答题卡。在第二场数学考试中,老师们的反抗激烈,其中一位甩笔而去。对此,校方一名负责人回应说,这只是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的一次业务练兵。 在许多人感性地看来,"师生同考"不仅是应该的,而且还应该经常组织。因为如果老师考得真不如学生,甚至很不如学生的话,那么就足以说明老师的业务水平有问题,然后学校可以依次有针对性地帮助老师提高业务水平,进而让学生学得更好,提高全校的教学质量。正因为如此,所以许多人认为老师抗拒学校组织的师生同考,就是自我胆怯,证明了自己对自己很不自信,自认为自己的水平不如学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不少家长、校长和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也这么认为。 但问题是,果真是如此吗?让我们仔细想想。首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的考试成绩比老师高,这很正常。尤其是像邳州运河中学这样的江苏省四星级名校,要是没有一个学生比老师的考试成绩高的,那么这就很是个问题了。其次,老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答题,而高三学生不仅掌握了如何答题的技巧,还经过了数不胜数的考试训练,比如如何控制考试心理、如何掌握答题节奏、如何分配考试时间,而老师不一定经受这样的强化训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考不过学生,就就是很正常的。 再者,既然是师生同考,那么作为老师的校长就也得考试,监考任务可由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来负责,他们熟悉监考。在校长和其他校领导干部没有考试的情况下,老师们有意见,这当然就很正常了。并且,40岁以上的老师凭什么就无需"师生同考"呢?理由能站得住脚吗?更何况,校长会不会把老师的考试成绩与他们的津贴、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切身利益挂钩,真的很难说,因为校长即便事前承诺不挂钩,难保事后不会悄悄想方设法挂钩。既然如此,那么惴惴不安的老师抗议"师生同考",就着实很符合情理。 我们不知邳州运河中学的校长是否事先与老师们坦诚沟通过了。按照多数学校的现状,校长是一所学校的"土皇帝",他要高三"师生同考",就组织,完全可以不管老师们的顾虑、质疑,也完全可以不顾老师们的反对,任性地要求其下属和普通上课老师们照着执行。这样的一种不民主的做法,因为"师生同考"涉及到老师们的切身利益,那么校长按理说就应该民主地征求老师们的意见。而且,即便校长执意要让"师生同考",那么也得明确一些问题,比如谁来阅卷、老师的成绩如何保密,以及签字画押承诺绝不会对老师的切身利益有后续影响。假如这些工作都做到位了,老师心里的不解消除了,可以"师生同考",否则就不应该"师生同考"。 总而言之,"师生同考"当然可以,但校长要事前做好耐心、细致、民主的工作,而不能自己霸道地"有权就是任性",说"师生同考"就"师生同考",完全不顾老师的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