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寒冬来了和还好吗


  北京等地迎来了今年入冬的第一场雪。
  一组组共享单车被雪覆盖的照片在朋友圈流传着。
  在冬天,尤其是冰雪交加的北方冬天,骑单车出行的人会急剧减少,mobike(摩拜)和ofo等互联网共享单车行业面临第一个寒冬大考。
  为什么大家如此关注共享单车行业?
  除了摩拜和ofo在媒体公关方面斗得正欢之外,也因为这个行业实在发展得太快,太过火热。
  在资本寒冬之下,主打校园内自行车B2C、C2C的ofo在获得滴滴几千万美元投资后,随即又拿到1.3亿美元C轮融资。一年内5次融资,无论融资速度还是规模,都让人惊叹。
  前优步中国上海区总经理王晓峰创办的mobike,更是携GPS、快速解锁和高逼格单车等特点来势汹汹,C+轮融资1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腾讯、红杉、启明创投、贝塔斯曼、愉悦资本、熊猫资本和创新工场等十几家知名风投机构。
  除了这两家"带头大哥",小鸣单车也宣布完成1亿元A轮融资,连优拜单车——一个尚未上线的共享单车平台都获得了1.5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其火爆的程度,直追当年打车行业烧钱之战。
  为何共享单车受到资本热捧?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是,滴滴出行投资了ofo,而投资了滴滴的腾讯,则选择了投资ofo的对手——摩拜单车。
  这里面,当然与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有很大关系,也与商业逻辑和模式考虑有关。其内在的微妙关系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这里想说的,是为什么包括腾讯、滴滴和诸多知名风投都入局共享单车。
  先说滴滴,滴滴恐怕是投资热情最高的了,这不仅是因为在政策压力下的滴滴出行急于寻找新的突破口,更是因为只要是与"出行"相关的业务,滴滴就会插一脚,从巴士、酒后代驾到租车概莫能外。自行车业务是出行的重要一环,而且解决的是"最后三公里"的末端环节,滴滴当然要来插一脚了。
  对于腾讯,我想他们是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ofo公开表示自己已经有近 7 万辆自行车,日订单超过 50 万,在 20 个城市为超过 150 万师生提供出行服务。
  摩拜虽然没有公开数据,但料想应该和ofo在一个量级,这样一个高频支付场景,对腾讯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至少,不能留给对手,不是吗?
  更何况,相比于汽车共享,自行车共享还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不会给城市带来外来人口,这种提升整体社会效率和绿色出行的工具,更容易获得政策的支持。
  为何要对共享单车持谨慎态度?
  因为,无论是mobike还是ofo,都有许多绕不过去的坎。
  第一个坎,是盈利模式的问题。
  从成本上看,摩拜单车造价在3000元左右,按照平均每天被租用 5 次、每次1块钱来算,也需要 2 年多时间才能回本,如果算上冬季租用频率急剧下降,恐怕得三年左右。即使是几百元的Lite 版本,由于客单价为原版的一半,回本也需要差不多一年。
  ofo方面要好得多。由于小黄车低廉的成本,即便在校园内只需要0.5元/小时的价格下,也只需要三个月就能回本。不过,没有GPS意味着车辆更容易丢失。
  而且,上述算法只考虑了自行车的生产成本,并没有将后期的维护和运营成本计算在里面。如果算上较高频率的人为损坏,单靠出租费用盈利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我知道对于许多互联网公司来说都是没有盈利的,比如滴滴、比如京东,但起码人家有模式啊。换言之,你至少得有个好点的故事,才能让投资机构继续砸钱吧。
  第二个坎,是政府和巨头的态度问题。
  长久以来,公共自行车系统多为政府投资,属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在我大桂林,公共自行车网点就很多,使用率也蛮高。
  我知道,政府公共自行车建设成本高、维护费用高、网点固定,同时还要办卡,非常不方便,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政府部门就能愉快地容纳共享单车,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工程。
  同时要警惕的,还有巨头的动向。
  11月初,一组名为webike的图片在朋友圈刷屏。
  虽然微信官方回复说webike只是公司提供给内部员工的、可借用的单车,方便员工在办公园区内出行,可估计摩拜和ofo还是捏了把汗。
  此外,阿里巴巴也在杭州和骑呗单车小小合作了一把,引入了芝麻信用,巨头的看好是好事,有时候也是坏事。
  第三个坎,是整体市场规模的问题。
  摩拜 CEO 王晓峰曾说,"自行车共享服务是一件挺有趣的事,它真正的成功应该是社会意义上的成功,因为它能改变人们的行为,并让人们在享受骑行乐趣的同时改善城市的交通"。
  这话没错,但无论现在还是未来,自行车都不是城市交通的重要部分,而只是一个补充。它解决的是走路太远,打车太近的这1-3公里之间的通勤问题,而且受到诸多环境条件的制约,比如冬天的北方,比如山城重庆都不适用,这就意味着单车共享的整体市场规模远远无法与汽车共享相比。
  但目前的资本力量,是想把单车共享推到汽车共享的高度,有试图再造一个滴滴神话的味道,可一旦遭遇资本寒冬,那就不是发双手套能解决的问题了。
  所以,在我看来,摩拜和ofo做的单车共享这件事,很有趣也很有意义,但目前的资本和舆论,将其拔得太高了,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
网站目录投稿:香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