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生物教学的基本方法,又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探究科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实验教学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同时要规范实验步骤,注重观察实验现象,严谨分析实验结果,强化课内外实验,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掌握;技能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许多概念、原理、规律等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实验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生物教师上好实验课,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让学生清楚实验的目的 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实验的目的,从而激发他们自己实际操作实验的心理动机,这样可以取得非常理想的实验效果。不过初中生处在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年纪,所以对实验还并不十分了解。部分学生觉得生物的实验课比较新奇,但是并没有以科学研究的态度来对待;部分学生觉得中考并不需要考这些,而且也不太清楚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实验,因此导致了实验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在开始实验以前不但要让学生清楚了解课本中列明的实验目的,还应该让他们了解这个实验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如何进行应用。例如:在进行显微镜应用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医生对不少病症的诊断,除了要对病人的基本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之外,还需要借助化验等技术手段,这时就会用到显微镜等对病患的细胞切片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二、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师应确保所有学生都进行了实验的实际操作,例如:在显微镜应用的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必须要过关,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制作装片时要严格遵循实验指定的程序,结束装片之后,才可以放到显微镜下进行分析,可是假设未能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即使装片完成的再完美,也不会观察到出现细胞的变化,导致实验失败。因此,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应该抽出足够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练习,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借助这样的练习,可以迅速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样的,装片的操作技能也非常关键,教师应该认真指导学生制作装片的手法,例如:让学生练习如何盖好盖玻片才可以保证装片内不产生任何气泡等。 三、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识活动。由于这种实验条条框框少,不限制学生思维,所以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创造思维能力大有好处。新的教材恰恰增加了探索性實验,使我有机会进行教学实践。我具体的做法是,在学习新知识前,先围绕新知识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充分去讨论,然后让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自己去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实验方法。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实验只能按其中的一种方法来做,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通过逻辑思维、分析、研究,最终真正找到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在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告诉学生:"光合作用对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界都是极其重要的,光合作用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食品,以及许许多多的物质原料,如果我们掌握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就可以改变许多产品的生产方法,比如用工厂化的方法生产粮食。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光合作用仍不是很清楚。如果现在把这个课题交给你,你将从什么方面入手,怎样研究光合作用呢?"学生在这种引导下,思维非常活跃,提出应该从光合作用的时间、场所、条件、过程、原料、产物、速度??多方面来进行研究,远远超出了书中所叙述的内容。接着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实验来研究这诸多方面呢?绝大多数学生都针对某一个问题设计了自己的实验,有的学生甚至设计了四、五种实验方法。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多数实验还只能按书上的安排去做,但经过这一系列思考讨论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加深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更加准确和深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四、合理安排和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避免了死记硬背。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时,学生先分别观察四个部分的外形及细胞特点,教师将课文讲授穿插于其中。当学生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后,教师再次要求进一步观察,以发现四部分之间的动态联系:生长点既受根冠保护,又为伸长区和根冠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细胞;伸长区的下部逐渐混同于生长点,其上部则趋向于根毛区。例如:学习"蝗虫"一节前,我布置给学生一个兴趣小实验,回家捉两只蝗虫,并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而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哪只蝗虫先死,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印象深刻。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生物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知识、用知识。为生物学的研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裴爱莉.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N].教师报,2006. [2] 孙秋菊.浅谈在生物实验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J].中国基础教育,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