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624年~705年),籍贯并州文水,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并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武则天统治的前期,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在当政后,以太后名义临朝称制时起了4个年号,当了大周皇帝后又起了13个年号。这么多年号,武则天都是怎么起的呢? 武则天临朝称制第一年起的第一个年号是"光宅",所谓临朝,就是上朝处理政事;所谓称制,就是自称为"朕",以皇帝制诏的名义发号施令。这是太后代君执政的合法形式。 "光宅"这个年号给人的感觉好比一个土财主搬进了大房子,并不大气,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尚书·尧典》里有一个序,是说"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西晋著名才子左思的《魏都赋》里面, 则有"暨圣武之龙飞,肇受命而光宅"之句。"光宅"的意思,是指"使所居住的地方光彩熠熠"。《尧典》里说的是尧禅位的事,而《魏都赋》说的那个"圣武"是指"魏太祖武皇帝"曹操。 看到这个词的渊源,就可以窥见武则天想当皇帝的念头,在此时已经相当明确了。但"光宅"一词,看上去虽然挺吉祥、挺喜庆,寓意也很好,充满了自信,潜台词好像是说:自己上台后,一定会给也一定能 给苍生社稷带来福祉。不过,从字面一分析,实在显得小家子气,而且,"光宅"无疑暗含着宅子光了的意思,藏着不吉利。果不其然,武则天这边刚主持工作,那边徐敬业就反了。所以,这个年号武则天用了三个多月,就废掉了。 "垂拱"是武则天用的第二个年号,徐敬业叛乱被平定后,武则天将新的一年改元为"垂拱"。垂拱一词,来自《尚书·武成》篇,原文为"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垂拱的意思就是"垂衣拱手",形容做事毫不费力。这一年,武则天62岁,从少女时代奋斗到此,她既有睨视当世的自信,也有不愿再起风波的渴望。"垂拱"这个年号,恰好代表了她此时的心情。对"垂拱"这个年号武则天似乎特别偏爱,一用用了整四年。"垂拱"一词,显然出自《管子·任法》篇,以它做年号,不言而喻是取其"垂拱而天下治"之意。武则天是一位"兼涉文史"的女皇帝,她用这个词做年号,似乎也不乏想显示一下 她的文雅。 在用"垂拱"一词做年号的四年里,有两件事儿很叫武则天满意。一件儿是垂拱二年,她下了一个诏要"复政于皇帝"——说白了就是不主持工作了,把权力交给皇帝。结果呢,傀儡皇帝李旦很有头脑没同意,她只好接着干。还有一件儿是垂 拱四年,有个雍州人在洛水里得到一块白石,上面竟然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字,献给了武则天。武则天一高兴,还封了这块石头为"宝图"。 这两件事儿为什么叫武则天满意呢?因为真也好假也罢,从这两件事儿里武则天高兴地看到了自己"垂拱"的良好效果:道路铺好了、舆论起来了,自己的代理皇帝很快要转正了。此时的武则天,就像快要到达峰顶的登山者,俯视天下的雄心越来越强烈,用"垂拱"这个词做年号,实在是她 这种心态的折射 垂拱四年的八月,琅琊王李冲等李氏诸王谋反,被武则天消灭,武则天改元"永昌"。意思是永远昌盛,但是,"永昌"的"昌"字,可拆成"二日",这很容易给人这样的联想:两个太阳,象征两个皇 帝,"永昌"——那不就是永远有俩皇帝吗?这可是武则天的大忌。所以,用了不到一年,武则天就又换了一个年号"载初"。这大概是因为永昌元年十一月,武则天下诏改用周历。武则天认为这件大事,足以载入史册。用"载初"做年号就是 为了纪念这件大事吧。 这个年号,取自那块"宝图"上的后一句话"永昌帝业"。本意当然是祝福美好、祈愿昌吉的意思。这不难理解。叫人纳闷的是,用"垂拱"一词做年号用的好好的,为什么改成"永昌"了呢?原来,在垂拱四年的八月,琅邪王李冲等李氏诸王谋反,被武则天消灭,紧接着又诛杀了他们的亲党数百余家,把宗室几乎全部杀光。政治上的最大障碍扫除了,所以,改元"永昌"。不过,"永昌"的"昌"字,可拆成"二日",这很容易给人这样的联想:两个太阳,象征两个皇帝,"永昌"——那不就是永远有俩皇帝吗?这可是武则天的大忌。所以,用了不到一年,武则天就又换了一个年号。 "载初"这个年号好像有一明一暗两个意思。载初元年一月,也就是永昌元年十一月,武则天下诏改用周历。这是件大事,足以载入史册。用"载初"做年号就是为了纪念这件大事吧?这是明的意思。 那么,暗的意思呢?此时的武则天早已经胸有成竹,登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登基当然更是件大事,同样会载入史册,所以,在登基前的几个月里用"载初"做年号,讨的是个吉祥。除此之外,好像也不乏这样的涵义:在中 国历史上,俺武则天可是了不起的人物,功过是非后人评说,但不管怎样,俺是第一个记载在史册的女中豪杰。 武则天当皇帝后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天授",这是武则天当皇帝后用的第一个年号。这个年号瞅着挺俗,但用的非常绝。可以肯定,在使用这个年号上,武则天没少费心思。为什么这么说呢? 武则天当皇帝,在世俗观念里有一个最大的障碍,即:公鸡才能打鸣,母鸡只有下蛋。也就是说,女人天生就是男人的陪衬,怎么能抛头露面特别是当皇帝呢?再有能力也不行。所以,武则天用"天授"一词做国号,不啻一种舆论导向,宣传皇 权天授,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在这一点上,当时的僧尼配合武则天配合的非常到位。有个叫法明的和尚竟然编了一本《大云经》,宣称武则天是弥肋佛下世,应该替代唐朝做人主。所以,武则天当皇帝后,于天授二年四月,正式下令僧尼的地位处于道士女冠之前。看来,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女皇帝难上加难——这样的感慨,想必当时的武则天一定会有切身的体会。或许因为这个缘故,"天授"这个年号,武则天用了三个年头公元690年七月,僧人怀义与法明等撰《大云经疏》,利用《大方等无想大云经》中"有一天女,名曰净光……当王国土,得转轮王"、"尔时诸臣即奉此女以继王嗣。女既承正,威伏天下!阎浮提(按指人世间)中所有国土,悉来奉承,无违拒者"的说法,将它附会为"佛"对武则天当女皇的"授记",亦即预言。有了"佛"的"授记",武则天自然就可以堂而皇之做皇帝。于是乎武则天便把 《大云经》颁于天下,令两京与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座,各藏《大云经》一本,由僧人讲解,使天下咸知武则天是弥勒下生,应该取代李唐当皇帝。一阵紧锣密鼓之后,武则天便于这一年九月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这个年号通俗易懂,武则天用这个年号向世人宣扬,不是我夺取了李家王 朝,而是上天的意思。 公元692年,武则天改年号为"如意",这可能是武则天在谋得了最高权力后,她觉得志得意满,事事如意,所以以此为年号吧!但是这个年号起的好像信手拈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周国建国伊始,百业俱兴,想必武则天很是志得意满,特别一 提的是,《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有这样一段的记载:"(天授三年)三月,五天竺国并遣使朝贡。"大周王朝得到了外国的承认,似乎更称武则天的心。总之,天随人愿,一切如意。所以,一高兴很自然地就改用了这个年号。但武则天在用年号 "如意"不久,又改年号为"长寿",这一年武则天68岁,一年中两次改元,武则天给人的感觉好像还怕死去,同时是不是还希望大周"长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