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人们羡慕我大逗比,总是攒得一手好人卡,其实不知我们心有千千结啊——每一句迎合背后都是违心的话语,每一次援手都是事后想剁手的悔恨,每一次赞美都有对应的ONS;可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惹,这是病,得治! 作为一个乐善好施的逗比,亮瞎人家的狗眼可以让你狂刷存在感。由于你特别在乎关系的和谐,你总是把别人的感受看得更重要。当需要为集体作出牺牲时,第一个想到你,毕竟自我牺牲都成了你的天然属性。 作为一个逗比,对你所感知到的需要和要求,你最典型的回答就是——"好的呀"。 "好的呀~,放着我来!" "好的呀,和你们一伙、帮助你、照顾你统统开心死了噜……" "是的呢!你说得忒有道理!" 久而久之,好好先生的生存策略或许挺奏效的。助人为乐,乐人乐己嘛。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喜欢你,他们当你是最友善、最具助人精神、无私的团队合作者。 如果只是这样,那还真心不错。 但是对于逗比来说,事情不会止于此。实际上有很多潜在的负能量潜伏在逗比心里。 当你不能再讨好人们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巨大的内疚和焦虑,你害怕别人不再喜欢自己。你就像躲瘟疫一样躲避冲突,因为你不想卷入任何麻烦。你觉得有义务让身边的每个人都感到快乐(至少没有黑脸),为了这些,你察言观色、绞尽脑汁。 而这恰恰就是症结所在,下面举几个例子打打逗比们的脸: ·人人快乐,责无旁贷?只要别人开口,逗比们就接手,因为逗比不能忍受任何一个人不爽,有时答应下来的事情已经超出了自己可以处理的范围,逗比们只有独自死扛、吐槽、心力交瘁……事与愿违的是,逗比因为承诺太多,导致每个承诺的完成质量下降而让人家失望。 ·枪打出头鸟?有时人们不愿拿出真本事,因为他们害怕自己过分出色的表现会令小伙伴们自惭形秽,从而中伤他们的幼小的心灵,万一激起羡慕嫉妒恨那是极不好的。这个时候,我们的研究就犀利地发现了因果的联系——越怕人前闪闪发光,越是逗比本质。 ·遇冲突,先投降?因为你不想惹是生非,当你遇到来自小伙伴们的压力时,就无法坚持自我原则。比如说,为了配合大家的饮食习惯,,你就会多吃或少吃来和他们保持一致。同样的道理适用于抽烟、喝酒、吸毒(柯震东就是这种逗比人格)。只有大家高兴,自己道德沦丧也是分分钟的事啊。Milgram在经典的服从权威的研究里说过,当一个人决心讨好另一个人,只有他叫你去整人,你内心的良知也拉不住你。 另外还有些例子,属于是好好先生们自作孽不可活—— "好吧……尽管我都累瘫了。" "好吧……但我真心不想做" "好吧……虽然我觉得最好不要" "好吧……仅仅因为我害怕拒绝别人" 在心理学领域,社会性依赖这个概念正是来自于对抑郁的研究文献——社会性依赖是增加患上抑郁症的概率的几个人际交往模式之一。 在心理的内在运作机制中,当你为了答应别人某事,付出的代价是违背价值观、放弃合理需求、偏移重要的目标,你甚至会失去本心当你习惯于迎合他人的要求。 那么,你要如何来抑制这种逗比倾向? ·倾听你的心声吧。内心的某个部分在抗拒迎合,如果你听到心里发出警告,好像在说"这样是不对的"、"这太过分了"、"你会后悔的",那么你就先思而后行吧,至少在答应别人前过过脑子。 ·给自己一点时间。让一个逗比在压力面前瞬间答应别人的请求会让他走上极端。如果你对别人的请求有所谨慎,那么至少在决定之前多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根据对方请求的程度来决定考虑时长,比如"我能在回家前帮他一把吗?"那么你可能考虑几分钟;"和我结婚吧?"那就得需要更长时间了。 ·搞清楚自己的感受。不要混淆你出于友善想要帮助别人的意愿(通常带来平静而积极的能量)以及出于恐惧、内疚和压力所迫做出的决定。 ·直面恐惧。克服焦虑的要点一般都包括直面恐惧——心理治疗师们把这叫做"暴露疗法"。然而我们知道,哪怕有些事情,明明心里想着拒绝,不认同,但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意见却是难事。记住,拒绝也没有必要咄咄逼人:你只需要肯定地拒绝别人,保留自己的体面和对他们的尊重。 ·忍受不适。你说的没错……的确有人讨厌被拒绝,尤其是当他们习惯了你一以贯之的奉献和牺牲。坚持下去,这或许是可怕,但因为你的拒绝而不高兴的某人并不会引起世界的坍塌。 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是很好的品质,不要放弃它。逗比们面临的挑战是需要多些勇气和个人力量,变得更有骨气些。因为如果你能够说不就不,你将会得到更多时间、经历专注于那些你真正想做的、给他人生活带去积极改变的影响。 长远来看,当逗比们克服了上述重重心理障碍,他就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逗比,一个表里如一地说着"好的呀"的人。 译者:都都狸原文地址:psychology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