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的风都是逆风。" 如同航船需要方向,人生也需要目标。于是,我们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特别是每逢跨年、月初或开学时,朋友圈的Flag铺天盖地,比如要减肥,要早睡早起,要多读书,要升职加薪等等。 结果呢?80%的Flag都会淹没在时间的大海里,销声匿迹。怪不得网上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我今年的年度计划,就是实现去年写下的想在前年就实现的目标。" 看来,这就是一种常态:每个人都爱给自己立flag,却很难实现。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无法达成目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许多人习惯归因于时间不够、拖延成瘾或者能力有限。 这些答案都有可取之处,但是还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 无法达成目标的原因是:人们树立目标的动机、制定目标的方法和执行目标的习惯,常常都是错误的。 我们应该树立合理的目标、转变思维方式以及运用正确的行动方法,才是达成目标的关键。这就是社会心理学家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在《成功,动机与目标》这本书里给出的结论。 好的目标始于正确的动机,有了正确的动机,还需要科学地制定目标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最后,高效的执行才能带来成功。 下面锤炼君将从明确动机、制定目标、转变思维和实现目标这四个方面带你了解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个方面:明确动机。 1:
明确动机 在我们正式讲明确动机之前,先来看看下面三个新年计划: 第一个,我希望自己加入某家名声赫赫的大公司,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第二个,我希望自己考试拿A或者达到一个新的绩效目标。 第三个,我要努力学会编程,我要坚持健身,我要读完100本好书。 这三个计划是不是看着眼熟?然而它们都是不够完善的目标。因为,立下这些目标的人,"动机不纯"。 你可能要疑惑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动机"是什么,动机指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那些能激发和维持我们行动的心理倾向。 自1960年以来,心理学家就发现,驱动我们行为的动机其实有两种,分为 "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我们先来说外在动机。 外在动机来源于个体的外部,表现形式有表扬、奖品、奖金、荣誉等,这种由外在因素激发的心理倾向称为外在动机。 有外在动机的人,常常会被某种外在反馈所驱动。比如,在工作中,多发一点工资,就多做一点工作;哪件事情带来的声望大,就做哪件事情。这时目标和薪资名望捆绑在一起,促使有外在动机驱动的人,做事情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外部因素。 而被内在动机驱动的人则相反。内在动机纯粹出于对事物本身价值的重视,而不是只看结果。例如,学习弹琴,如果我们是因为喜欢弹而乐此不疲,那就是受到内在动机驱使。 那么,由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产生的不同目标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美国心理学家提姆·凯瑟做过一项实验:他详细追踪了200位普通人,请这些人写下自己未来的目标,结合动机的不同,和他们一起判断哪些属于外在动机驱动、哪些属于内在动机驱动。 通过梳理,外在动机驱动的目标包括获得升职、住到大房子;内在动机驱动的目标有学习各种技能、经常健身、自我进步等,并让他们详细记录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感想。 经过一段时间的追踪调查,凯瑟发现这两种动机带来的影响是有差别的,内在动机驱动下,人们的动力和幸福感要远高于外在动机驱动带来的动力和幸福感。 这证明,内在动机驱动的目标更能产生积极影响,它能增强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因此,我们的目标动机应该从外在动机转变为内在动机,形成内在动力系统,从而带给我们源源不断的动力。 除了用内在动机驱动目标之外,还有一种方法是运用目标暗示。 目标暗示是指我们的大部分目标受潜意识影响,这种潜意识能够为目标带来积极动力。比如看到健身房能激发人们运动的目标,认识一个高成就的人士后,也会激发想成功的欲望等等。 那么,既然目标暗示对我们有作用,如何更好地运用它呢? 首先,让暗示和你的目标保持一致。很多人买iPad,都是"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买来在床上看剧而非认真学习,这在使用中偏离了原本的目标。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关掉微信,避免干扰等。 其次,选择能激发目标的积极暗示。如果你想克服拖延,却一直和那些常常爱拖延的人在一起,将于事无补。正确的做法是,你应该与执行力很强的人互相勉励,避开负面影响。 关于目标的第一方面,我们提到了内在动机驱动和运用目标暗示,能够让我们拥有正确的动机,接下来,我们讲如何科学地制定目标。 2:
制定目标 提到制定目标,你可能会觉得,制定目标谁不会呀,不就是把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件件列在纸上,或者把自己的一天划分成若干板块,然后填满? 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大多数人在给自己设定目标的时候,即使知道自己"要什么",却不一定清晰地知道"怎么要"。是的,设定目标也讲究方法。 在这里我们会提出两个有利于制定可行性目标的建议,分别是:制定具体而艰巨的目标和运用行动杠杆。 我们先看第一个建议,制定目标需要符合"具体而艰巨"的原则。 很多人定目标更像是制定一份愿望清单,没有量化或者数据化,只是用笼统的词汇表达出一种状态。还有很多人在定目标时会写 "我会尽我所能做到最好",但这不是一个好的激励,我们无法衡量"做到最好"究竟是什么程度,因为"做到最好"这个概念很模糊。 目标不具体的直接后果是目标不能完成。我们无法合理安排每天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无法得到明确的信息反馈以及无法拥有掌控感和节奏感,从而丧失动力、得过且过。 但如果建立了具体的目标,你便无法欺骗自己了,距离达标还有多远,你还需付出多少努力,一目了然。举个耳熟能详的例子,王健林那句"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就符合"具体"这一要求。 与此同时,王健林的"小目标"还是一个"艰巨"的目标,因为"一个亿"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为什么目标要具有"艰巨"的特征呢?"艰巨"又是如何定义的? 我们来看"艰巨"的意思,用一个摘苹果的比喻,就是不要只摘一伸手就能摘到的苹果,还要摘那些需要跳起来,或者爬梯子才能摘到的苹果。那种苹果更大更甜。 科研人员发现: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比普通的目标更能激发表现水准,这恰恰是动力来源,促使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花更大功夫去解决障碍,在实现目标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能力。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出现"写计划,然后在脑子里自high"的情况了,尝试给制定具体而艰巨的目标吧。 说完了制定具体而艰巨的目标的建议,接下来看第二个建议:运用行动杠杆。 什么是行动杠杆呢?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在一项实验里,英国北部的200多名男女应邀制定为期一个月的减肥目标。这200人被平均分为两拨,第一拨的目标被要求按照类似"如果……就……"的格式写:"如果已经吃了1500卡路里的食物,我就不能再吃了"、"如果现在是星期一早晨我就要上班前先去运动"。另外一拨则不作要求。 实验结束后,发现按照要求写计划的那拨人,减肥成功率很高;而不作要求的人,脂肪摄入实际上还略微增高了。 "如果……就……",为什么如此简单的策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呢? 原因在于,这样的句式使得情景在我们的脑中被高度激活,大脑下意识去搜索环境中任何与"如果"条件相关的场景,然后会做出"就"里面写到的相应动作。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帮我们节省意志力,不由自主地指导行为。 "如果……就……",看似简单的句式,就是一种有效的行动杠杆。无论你的目标有多复杂,都能从这样一个简单有效的行动杠杆开始迈出第一步。 当我们在制定目标时,遵循具体而艰巨的原则,利用好"如果……就……"的行动杠杆,将大大提高成功的可能性。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培养"实际的乐观"和"成长型思维",推动目标的实现。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三方面:转变思维。 3:
转变思维 想必在大家看过的励志书籍中,大部分书籍都试图告诉我们同一个大道理,那就是自信和乐观对实现目标非常重要。 既然这样,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乐观都是对目标有益呢?答案是否定的。 乐观主义又分为"盲目的乐观"和"实际的乐观"。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相信自己能轻易成功。 我们举个常见的例子,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有朝一日会比同龄人更有可能拥有房屋、拿到高薪、出国旅游、活过80岁…… 这就是一种"盲目的乐观",相信自己可以轻松克服困难,其实是犯了"过度自信偏差"的错误。真实情况是什么呢?他们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没有考虑成功路上的障碍,只是沉溺在想象获得成功后的虚幻喜悦中,因此,盲目乐观会有失败的风险。 那么"实际的乐观"又是什么样呢? "实际的乐观"是指我们能通过有效的计划和相应的策略对目标有所掌控。比如想通过健身让背部肌肉变得有质感和厚度,那就每天分组做50个引体向上,2个月就能基本塑性。因为结果和努力的关系可以预见,实际的乐观往往带给人能量和动力。 如果我们还不确定自己是否属于"实际的乐观",可以执行以下的步骤,把"盲目的乐观"转变为"实际的乐观"。 首先,从自身努力及策略的使用上找原因,看看有无改进的地方;其次,别构想成功后的画面,用成事所需的具体计划和步骤来代替幻想成功后的喜悦。 这两个方法不仅能使你更加自信,还能帮助你为行动准备好,培养出"实际的乐观"。 以上我们解说了实际的乐观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第三种思维来帮助我们明确正确的动机,那便是"成长型思维"。 大部分人,面对考试失利、输掉比赛、被拒绝等,都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他们不愿意再次尝试,而是立刻觉得自己能力不行,陷入自我否定或自我怀疑。 这种常见的思维模式,便是"固定型思维",固定型思维的人通常更乐意选择自己能轻松搞定的事情,逃避有挑战性的事物,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阻力,我们更需要成长型思维。 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时,愿意把挑战看作是一次成长和试错的机会,愿意在更大范围内寻找更优解,追求极致,结果就获得了持续进展。 那么,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我们来学一个利用语言来转换思维的简单方式,那就把到嘴边的话换个说法。 例如,把"犯错误"换成"犯错能让我变得更好";把"我不擅长"换成"我正在提高",以及把"挺好了"换成"这真的是最好的表现吗?" 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其实就是在无形中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事,会把挫折和挑战,看作是提高自己的机会,能不断改善和进步。 小结一下,前面三个方面我们提到了如何明确目标动机和制定目标的方法,同时主张大家具备"现实的乐观"和"成长型思维",接下来,我们还要了解影响目标成功的因素,想办法好好利用它们,获得最终的成功。这也是我们要说的第四个方面:实现目标。 4:
实现目标 在我们讲如何实现目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首火遍全国的歌曲——火箭少女的《卡路里》,为什么要说这首歌呢?这首歌其实很有意思,从歌词的角度来看,它暗含了实现目标不可或缺的因素。 "每次多吃一粒米,都要说声对不起"、"拜拜,甜甜圈,珍珠奶茶方便面",这是把自己减肥目标的"破坏者"击败;"来来,后转体,高温瑜伽仰卧起,动感单车普拉提",这是在通过各种增强自制力的方法实现减肥目标。 这几句呆萌的歌词,道出了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它们是击破目标破坏者和锻炼自制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主观因素或客观存在而遇到以下这些情形:错过机会、喜欢拖延、过早放弃等,这些都是"目标破坏者"。 那么,如何击破"目标破坏者"呢?有三种方法,分别是聚焦于行动、建立目标盾牌和进行自我监控。 首先我们来说第一个方法,聚焦于行动。 "聚焦于行动"指我们能够抓住机会,清晰快速地用行动完成目标。 想象一下自己早晨起床,洗漱吃早点完毕后,一看表发现距离上班时间还有20分钟,你想打扫房间、锻炼身体、看书或者回个邮件,这些事情都很重要,究竟要把时间分配到哪个目标? 你考虑再三,决定开始锻炼身体,然后开始思考要通过散步、仰卧起坐还是做瑜伽来达到运动的目标呢?等你决定了方式后,一半时间已经没有了,"算了吧,没时间了",然后你一屁股坐到沙发上看了几分钟手机。 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每天都充满了为目标而行动的机会,只靠想而不去行动,那目标必然不能实现,如何抓住这些机会,就需要我们聚焦行动,立即执行。 其次,建立目标盾牌。 目标盾牌是什么呢?就是像盾牌一样将目标防护起来,避免一定的干扰诱惑从而获得成功。 比如当你在本应该完成目标时,而去转向做其他无关的事,这时候就需要问自己:"这和我的目标有关系吗"?如果没有,好,那么继续做目标内的事情。 比如看见一块巧克力蛋糕或者炸鸡薯条,会同时触发两个目标,吃与不吃,想成功控制体重的人就必须解除想吃美食的目标,这样才能确保控制体重目标的实现。这里的解除美食目标,也是在建立目标盾牌。 就这样,我们通过脑内自省,建立目标盾牌。让其他干扰因素不再入侵,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最后,随时进行自我监控。 没有监控的目标就是"纸上谈兵"。那么,如何实现自我监控呢? 首先,经常自我检查,以便获得必要的信息来评估自己做得怎么样。其次,积极面对"负面反馈",从防卫转变为反思的角度,用成熟、理性的方式,认真审视负面反馈信息,有利于自我发现,从而做出良好的改变。 现在,我们明确了实现目标需要击破目标破坏者,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第二个因素:提升自制力。 提升自制力算是老生常谈了,实现任何一个目标,自制力都极其重要。可在现实生活中,相信大多数人仍然做不到。 为什么提高自制力那么难?因为自制力如同我们身体部位的肱二头肌或者肱三头肌那样,需要持续锻炼,才会变强。 就像锻炼肌肉一样,我们可以用以下的三个办法,通过锻炼来增强自制力。 首先,培养微习惯。为了锻炼自制力,你可以接受一些平常不愿接触的挑战,比如每天做几个仰卧起坐,利用微习惯的力量,培养自制力的敏感度。 其次,学会犒劳自己。通过有吸引力的奖励能提升成功的动力,比如,一份给自己的礼物会带来好心情,迅速能使自制力储备恢复到原位。 还有一点,补充含糖饮料。最新的科学发现表明,自制力至少一部分是通过血糖来产生作用的。当人们执行消耗自制力的任务后,血糖会明显降低。所以摄取糖分至少能暂时复原你的自我调节能力,比如当自制力消】耗一空后,喝下一杯含糖的饮料。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你的自制力有多强,它还是会有精疲力竭的时候。这个时候,最好是完全停止任何与自制力有关的活动,让自制力得到充分休息。 当我们开始能发现和调节自己的自制力时,同时尊重它的局限性,你便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好了,听了锤炼君的分享,大家应该看到了,成功完成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唯其难,才更有意义。主动挖掘自己的内在动机目标,清晰地制定目标,向更好的思维方式转变,然后用正确的行动去努力,走好每一步,目的地也就不远了。 最后,锤炼君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一下,我们一共聊到了四个方面: 明确动机:遵从内在动机的驱动,把握和运用目标暗示,能让我们更加明确目标的动机。为制定和实现目标做准备。 制定目标:我们讲到了要遵循具体而艰巨的原则,利用好"如果……就……"这一行动杠杆,开始迈出制定目标第一步。 转变思维:由"盲目的乐观"转变为"实际的乐观";由"固定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能让我们学会更加理性地对待目标。 实现目标:两个实现目标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分别是:击破目标破坏者和锻炼自制力,帮助我们抵达成功的彼岸。 人生的意义,是由实现目标来赋予的。 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在2017年哈佛毕业演讲里说到:"我们是千禧一代,我们会出于直觉和本能发现目标。但是仅仅发现目标还不够。我们这代人面临的挑战,是创造一个人人都能有使命感的世界,竭尽所能去实现它。" 聚焦目标,志向远大,身怀使命感,这是"道";掌握实现目标的科学方法,这是"术"。有道有术,两者护航,目标的行船才能乘风破浪。 成功的彼岸在向你招手,你准备好了吗?该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