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的综合症。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性休克。其特征为迅速发生的精神呆滞或烦躁不安、体力软弱、四肢发冷、皮肤潮湿而苍白或有轻度发绀、脉细弱而快速、血压下降,收缩压在10.7千帕(80毫米汞柱)以下,若不及时抢救常可危及生命。那么休克病人怎么护理呢?下面就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1、休克病人的急救措施是什么平卧位,下肢应略抬高,以利于静脉血回流。如有呼吸困难可将头部和躯干抬高一点,以利于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休克伴昏迷者。方法是将病人颈部垫高,下颌抬起,使头部最大限度的后仰,同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吸入呼吸道。 注意给体温过低的休克病人保暖,盖上被、毯。但伴发高烧的感染性休克病人应给予降温。 必要的初步治疗。因创伤骨折所致的休克给予止痛,骨折固定;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心源性休克给予吸氧等。 注意病人的运送。家里抢救条件有限,需尽快送往有条件的医院抢救。对休克病人搬运越轻越少越好。应送到离家最近的医院为宜。在运送途中,应有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最好在运送中给病人采取吸氧和静脉输液等急救措施。 2、休克病人怎么治疗2.1、一般紧急治疗 通常取平卧位,必要时采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于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同时保证脑灌注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用鼻导管法或面罩法吸氧,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比较正常的体温,低体温时注意保温,高温时尽量降温;及早建立静脉通路,并用药(见后)维持血压。尽量保持病人安静,避免人为的搬动,可用小剂量镇痛、镇静药,但要防止呼吸和循环抑制。 2.2、病因治疗 休克几乎与所有临床科室都有关联,各型休克的临床表现及中后期的病理过程也基本相似,但引起休克的原因各异,根除或控制导致休克的原因对阻止休克的进一步发展十分重要,尤其某些外科疾病引起的休克,原发病灶大多需手术处理。治疗原则应该是: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对原发病灶作手术处理。即使有时病情尚未稳定,为避免延误抢救的时机,仍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进行针对病因的手术。 2.3、扩充血容量 大部分休克治疗的共同目标是恢复组织灌注,其中早期最有效的办法是补充足够的血容量,不仅要补充已失去的血容量,还要补充因毛细血管床扩大引起的血容量相对不足,因此往往需要过量的补充,以确保心输出量。即使是心源性休克有时也不能过于严格地控制入量,可在连续监测动脉血压、尿量和CVP的基础上,结合病人皮肤温度、末梢循环、脉率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情况,判断所需补充的液体量,动态观察十分重要。当然最好在漂浮导管监测肺动脉楔压的指导下输液。 3、休克病人要注意什么尽可能少搬动或扰动病人,松懈病人衣扣,让病人平卧,头侧向一方(如心源性休克伴心力衰竭者,则应取半卧位),有严重休克的,头部放低,脚抬高;但头部受伤、呼吸困难或肺水肿者可稍微提高床头;注意保暖,但勿过热,有时可给热饮料如浓茶或姜汤一杯;有条件的可吸氧。针刺人中、十宣穴,或加刺内关、足三里。密切观察心率、呼吸、神志改变,并作详细记录。 出血,应立即止血。即送医院抢救。 休克病人怎么护理1、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经诊断为休克的病例应立即做好输液准备,建立静脉通路,以确保迅速、有效的补充循环血量,输液常需从两条静脉通路同时输入:一条静脉快速输液,另一条静脉循环滴注各类抗休克需控制滴数的药物。如病情不好转可进行静脉切开加后输液,快速纠正休克。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包括义齿)根据病情常规吸氧(鼻导吸氧氧流量为3~5L/min,面罩吸氧氧流量5~10L/min),间歇吸痰,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加强心脏收缩力,维持有效血液循环。 3、采用去枕平卧 头稍偏向一侧,将下肢适当抬高(角度10°~30°)有利于静脉回流。 4、消除休克的致病因素 如过敏性休克,应避免致敏性药物的再次接触,离致敏原。对于内脏大出血,穿孔要及时治疗去除病因,否则所有抗休克措施很难起效。 休克病人怎样饮食1、伤后1-2天禁食或少进食,第3天开始以少量试餐开始,如米汤、安素等,3-6次/日,每次50-100ml,以后逐步增加牛奶、肉汤等,每日可进3-8餐,以清谈、易消化饮食为宜。 2、1周后可将流汁饮食改为半流汁饮食,进食肉末粥、鱼米粥、蒸蛋、面条等。 3、此后要为要为病人提供充足的热能和蛋白质,多食用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家禽等。 4、忌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醋、胡椒、姜等。忌食螃蟹、田螺、河蚌等寒性食物。忌坚硬、难消化的食物。 以上就是对休克病人怎么护理的介绍,如果你对休克的正确急救措施是什么等有关常见急救方法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休克急救方法安全常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