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室内湿度多少合适 人体感觉舒适的湿度是:相对湿度低于70%。 秋冬季节以及开了空调的室内,湿度通常仅为10%-15%RH,这样的房间呆久了就会使人皮肤紧绷、干燥甚至上火,深感不适。所以冬季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尤其是开了暖气的室内,要保证相对湿度在45%-65%RH,这个范围的湿度内,人体一般是最感觉到舒适的。 合适的湿度让人体舒适感大幅度提升 仅仅从相对湿度来讲,人体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50%,因为在这个湿度范围内空气中的细菌寿命最短,人体皮肤会感到舒适,呼吸均匀正常。 湿度很高,即便是温度不高的环境下,比如说在28℃、相对湿度达90%时,人体就会有气温达34℃的感觉。这是因为湿度大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蒸发量少,人体排泄的大量汗液难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无法畅快地散发,所以就会感到闷热。 室内应当如何增加湿度 使用加湿器 加湿器并不是很贵的电器,而且选择加湿器大小时要根据室内的面积来决定,例如30平方米的室内比较适合每小时400ml的加湿器,50平方米的室内比较适合500ml每小时的加湿器,基本上就是1平米:10ml每小时的意思。 放置绿植 植物多的地方水分就多,所以冬季可以多种植绿植,种可以放在室内的绿植,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能增加空气湿度,例如红掌、绿萝、铁树、一叶兰等,放置在室内的各个角落,使室内的湿度相对平均,注意防蚊虫。 在地面洒水 安装有地暖的北方家庭中,空气湿度经常相对较低,会使人感觉皮肤干燥很不舒服,可以每天在地板上洒一点点水,或者是用湿拖把拖两次地,也可以缓解室内干燥的情况。 放一盆水 这是最简便的增加空气湿度的方式了,在室内放一盆水,空调、地暖的热会加速水的蒸发,让水蒸气散发到空气,就可以增加空气湿度了。用一条毛巾,一半搭在水中,一半漏在空气中,这样加湿的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