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外贸业务协调这门课是中职外贸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从其重要性出发,结合中职外贸专业学生在这门课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课堂低效问题,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找出提高学生课堂效率的对策,以期达到适岗就业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外贸中职生 外贸业务协调 课堂低效原因 对策 自2012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连续几年增长缓慢,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有外部不利的环境因素;另一方面也与中国优势转换、外贸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有关。广大出口企业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都选择了转型升级和加快进程。为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中职学校该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从而培养出一大批适岗的初级外贸人才来满足社会需求,已成为中职学校外贸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中職外贸业务协调课程的重要性1.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在中职外贸教学中,外贸业务协调课程是中职外贸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核心课程,学生只有学好这门课,才会了解外贸的整个流程,熟悉外贸的各种专业术语,才能为后续外贸商函、外贸跟单、外贸单证、国际物流与货运等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最终达到各门课间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从而真正掌握从事外贸实际整个流程的精髓。2.外贸中职生专业素质培养中的地位 外贸业务协调这门课由于涵盖了外贸的整个流程,对中职外贸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同时,由于外贸是一国贸易商与另一国贸易商之间的交易,其风险性和复杂性可想而知,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细心谨慎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还要对国内外的政策变动有敏锐的反应,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对外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使中职外贸专业学生具有对外贸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的能力。二、中职外贸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 通过笔者多年来对中职外贸专业学生的课堂表现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外贸业务协调这门课的时候,兴致都很高,课堂表现活跃,思维敏捷,积极回答问题,与老师课堂互动氛围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作为一门新课,刚开始上的时候学生觉得新鲜;另一方面则是作为外贸专业课中的核心课程,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都想要学好。然而,往往半个学期不到,中职外贸专业学生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以下几种不良的情况。1.想学却听不懂 鉴于外贸业务协调这门课在外贸专业课程中的地位,中职外贸专业学生也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外贸班中的大部分学生特别想学好这门课,但是一部分学生有这样的体会,就是从一开始的时候对这门课兴趣浓厚,很想学,但是,到后来却听着听着就听不懂了,也跟不上了。2.注意力不够集中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注意的能力称为注意力。 "注意"从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心理过程,只有先注意到一定事物,才可能进一步去集训、记忆和思考等。从外贸课堂情况看,一部分中职外贸专业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稍有风吹草动,学生就会转移视线并分散注意力,还有一部分学生持续时间很短,只能维持10分钟左右的时间,之后大脑就进入疲惫麻木的状态,发呆或开小差就成为常态。这样一来就使一堂课的听讲效果大打折扣,往往等学生再回过神来,大多已经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进程,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也不知所云。三、原因分析 从造成中职外贸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上述几种情况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课程本身的原因 中职外贸业务协调课程作为一门外贸专业课,在以前的九年制义务教学中从未触及,课程中有很多的外贸专业术语、众多的贸易惯例、贸易规则让初中刚毕业的中职生难以招架,而且,这门课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记忆背诵,而是要将所有的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在实际案例中进行应用,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赔款、退货、罚款、货物没收等情况,国际贸易货物买卖不仅有自然风险、意外事故还要考虑各种其他因素,这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因此难度系数很高。2.教师的原因 (1)信息化应用低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是很难摆脱"一本教案+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对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远远不够。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老师从传统教学转变到信息化教学是一个华丽的转身,同时也是一次痛苦的磨炼,特别对于年纪较大的老师来说,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教学信息化设备不够完善,有些软件或程序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不够,导致应用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2)课堂创新力缺乏。一堂有效的课堂背后一定有一份精心设计的教学设计,大部分老师由于繁重的学校工作,疲于应付而忽视了对教学阵地的用心经营。当学生面对的是日复一日相同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审美疲劳,对听课失去了兴趣。 (3)私人订制缺位。对学生的分层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学习程度高的学生需要有挑战性的任务,而学习程度低的学生需要知识点的落实巩固,一概而论,势必使这些学生都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4)"满堂灌"。老师习惯传统的"满堂灌",而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是有限的,导致课堂效率低下。3.学生的原因 (1)鲜有复习。班级中连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大部分都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没有对所上内容系统复习或摘抄重点、理清脉络,有些学生连作业也是抄袭的甚至作业不做也不交。 (2)排斥传统教学。相较于普通高中学生,中职外贸专业学生虽然文化基础较差,但智力素质不一定逊色。他们有的思维敏捷,有的动手能力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喜闻乐见,有较强的表现欲,会积极关注外贸形势,热衷于对外贸实践知识。然而,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中规中矩的教学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相反,他们热衷于网络、游戏等。 (3)信心不足。从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来看,大部分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都是由于没有考上普通高中,才无奈选择了中职学校,他们从心理上较难摆脱自卑的情绪和社会舆论带来的失落感,对中职学校缺乏信任,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在中职学校读书得过且过。 (4)学习目的性不强。班级中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毕业选专业的时候,是父母帮忙做的选择,并不是他们喜欢的专业。一部分学生家长自己本身就是在从事外贸专业的,之所以让孩子来校读外贸,就是觉得孩子年纪尚小,来校关几年作为一个过渡期,能学点外贸知识当然最好,没学好,以后自己可以在实践中教,或者让孩子自己在实践中自己摸索,没有对孩子有学业上的要求。这也导致了中职外贸专业的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对自己没有任何要求,在学校过一天是一天。 (5)放任"拦路虎"。在对中职外贸专业学生的调查中,一部分学生课后单独做题不会时往往是不了了之。知识是靠积累的,没理解的知识点日积月累就会成为学生学习外贸专业知识的最大的障碍,最后导致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甚至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四、提高课堂效率的对策 基于上述中职外贸业务协调课程学生的学习现状,结合原因分析,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就显得极为重要,以下为笔者提出的几点提高课堂效率的对策。1.应用"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上短小精悍的视频,单一的环境,对于那些很想学好业务协调课程,但是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容易分心的学生,在课后观看的时候可以聚焦疑难点;其暂停、回放功能使那些跟不上老师节奏的学生,可以多次回看,细细理解和梳理;其时空的无限性使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可以及时求助于视频,并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测。2.应用"微课" 相比"翻转课堂","微课"就显得更为精致,更为生动,对于那些很难提起兴趣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业务协调课后复习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 "微課",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冲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得到及时的帮助,树立自信。3.加入学生的班级微信群和QQ群 现在几乎每个班级都会自发地建立班级微信群和QQ群,学生如果在外贸学习中有问题,可以直接在群里提出疑问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及时而有效。然而,如何规范学生的手机使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4.运用"外贸仿真游戏"软件 在"外贸仿真游戏"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外贸的流程和贸易战的同时,还可以对那些厌恶说教式理论课的学生,在课后复习业务协调的时候,以游戏的形式,寓教于乐,学生在无形之中掌握业务协调中的外贸流程和外贸规则。5.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 应用信息化手段及时评价检测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信息化技术成为外贸教学的辅助手段。6.分层教育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教学任务,达到分层教学,分层提高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让学生有不同的成功体验,增强自信。 综上所述,针对外贸业务协调课程本身的重要性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造成学生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对策,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自信心和对这门课的兴趣,最后达到优化外贸业务协调课程教学的效果。参考文献: [1]杜红娟.如何使中职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更集中[J].中学生导报,2013(29). [2]陈贞芳.新课改下"翻转课堂"在高职班外贸业务协调课程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2015(2). [3]何姝颖.中职生的特点与中职德育课程的建构[J].速读,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