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孩子安全感若缺失安慰物让他获得更多安全感


  在安全感的建立上,妈妈的作用大于爸爸。因为宝宝刚生下来时,他觉得妈妈与自己依然是一体的,等到4个月时,他开始想要分离,而分离的主要对象是妈妈。那么,孩子安全感若缺失,安慰物让他获得更多安全感。就让本站的小编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心理关键词:安慰物
  2岁以后,我突然发现,妈咪不再只是属于我自己一个人,于是,我需要一个鲜亮的毛绒玩具、柔软的小毛毯或者类似的东西来部分地替代妈咪,成为妈咪关爱的简易伪装,带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
  行为描述
  从2岁开始,豆豆走哪儿都喜欢带着他的小毛毯。那块已经被磨得有些破旧的小毛毯经常被他拖在地上,沾上灰土,甚至有时候沾上他的小便,简直脏乱不堪。于是,豆豆妈不得不每天晚上把他的小毛毯清洗干净,然后烘干,准备他第二天再用。有一天,豆豆妈好不容易哄着豆豆把那块小毛毯扔在家里,准备去姥姥家,结果走到半路,豆豆突然想起了他的小毛毯,并因此哭闹得不可开交。无论豆豆妈怎么哄怎么呵斥,甚至不得不拍豆豆几下小屁股,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无奈的豆豆妈最终不得不中途改变主意,放弃去姥姥家的打算,大包小包提着打道回府。
  心理分析
  1.安慰物是宝贝获得安全感的一种方式
  类似豆豆这样的情况在2-3岁的宝贝中并不少见。随着宝贝的长大,一般2岁以后,他不得不放弃"妈咪只属于我自己"的幻想,开始接受妈咪也会短暂地离开自己的事实。当妈咪不在身边,尤其当宝贝处在陌生环境的时候,他需要一个与自己紧密关联的物品作为母子依恋的替代品来给予自己安慰,帮助他摆脱那种不安全感。当宝贝对某种物品产生依恋之后,这种物品也能替代妈咪给予宝贝的安全感,从而减少他在陌生环境中产生的焦虑与恐惧的情绪,帮助他更好地适应他所处的环境。
  2.安慰物可以帮助宝贝更自信更独立
  一般来说,宝贝依恋的对象往往是那些柔软的物品,其中最常见的安慰物是宝贝盖的小毛毯,其次是他最喜欢的布娃娃等等。宝贝对安慰物的依恋虽然不能替代对父母的依恋,但宝贝可以随意控制他的安慰物,因此安慰物会带给他一种全新的感受,帮助他认识自己已经"长大"的事实,让他更容易产生一种独立感和成就感,并在控制安慰物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己适应周围环境,控制自己情绪。
  3.安慰物不会对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宝贝从一出生就学会了期待妈咪的声音、相貌,渴望妈咪的拥抱与抚摸,他与妈咪的这种特殊的依恋关系是在与妈咪的不断交往中建立起来的,并因此发展出一种对他人和周围世界的信赖之感。依恋非生命物品只是宝贝依赖妈咪的一种替代物,一样不会对宝贝的心理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他只是宝贝减轻对妈咪的过度依恋,逐步走向独立的一个过渡物。
  一般到4岁左右时,宝贝对安慰物的依赖就会减轻,开始尝试以别的方式,比如偶尔把自己的安慰物落在某个地方来试探在没有安慰物的情况学习控制自己,或者通过别的游戏活动等来缓解自己的恐惧,帮助自己重新建立安全感等等。
  心理疏导策略
  1.淡看宝贝对安慰物的依赖行为
  "恋物"本身不会对宝贝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而"恋物"的源头——安全感的缺失才是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并且真正有可能给宝贝带来消极影响的因素。当宝贝突然对一件他熟悉的物品产生了特别的兴趣,甚至达到须臾不可分离的地步,父母最明智的做法是不要刻意限制宝贝,因为这种限制会更多地强化宝贝的这种行为,不仅于事无补,还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果强行剥夺他的这种需求,甚至会带给他更多的不安全感。
  只要情绪、行为等方面发育正常,宝贝对物品的依恋就不会是异常的。一般来说,多数宝贝只是在特定的时候才需要安慰物,如必须抱着枕头或玩偶、手捻被面才可入睡等等。对于这种情形,妈咪一般无需干涉,更不应生硬地制止甚至强行夺走宝贝的安慰物,只要保证宝贝安慰物的卫生,其他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2.用充满乐趣的活动转移宝贝的注意力
  如果宝贝过分依恋他的小毛毯之类的物品,父母首先要审视自己的行为,寻找宝贝是否因为安全感缺失而导致这种行为。如果是因为安全感缺失,父母要多和宝贝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转移宝贝的注意力,同时更多地亲近宝贝,让宝贝和家庭成员之间建立更加牢固稳定而正常的依恋关系,逐渐削弱他对安慰物的依赖程度。当宝贝从别的活动中获得控制周围环境的能力时,他的自信心就会得到增强,安全感也随之建立起来。
  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另一个根源就是父母的关系是否融洽、稳定、安全。如果你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好处等有关儿童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儿童早期安全教育安全常识栏目。
网站目录投稿:听菡